学术投稿

输液反应之空气栓塞的微课设计与开发

苗泓丽;张迈

关键词:输液反应, 空气栓塞, 微课设计
摘要: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1],越来越多的课程尝试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现从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反思3个方面着手,以空气栓塞为例详细介绍整个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并将微课设计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作为关注点之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口腔卫生方向)门诊与病房实习教学现状的比较

    目的:调查护生(口腔卫生方向)的临床实习教学现状,比较门诊实习护生和病房实习护生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现状的评价,并分析护生实习4个月时影响临床教学评价的因素。方法对101名实习护生(口腔卫生方向)采用临床学习情况反馈问卷调查其对实习教学情况的反馈。结果门诊实习护生对于实习计划性和教师带教方法的评价较病房实习护生的评价低(P<0.05);门诊实习护生对于师生沟通效果和实习4个月时的临床教学总体效果的评价比病房实习护生的评价高(P<0.05);实习期间担任过实习组长的护生与没有担任过实习组长的护生相比,师生沟通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口腔护理专业较喜爱的护生与无所谓的护生相比,两者对于理论小讲课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口腔护理专业较喜爱的护生对小讲课的评价更好。结论护生反映门诊带教与病房相比,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带教方法有待改进。学校应重视护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口腔门诊临床教学模式,并制订更为合理的口腔门诊带教方案和计划,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刘雯;陈凤贞;徐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于影像专业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应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于影像专业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以来影像专业的实习学生24名,将其在放射科的实习采用分科室、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将放射科分为4个小科室,分别为普放(DR)室、CT室、MRI室、介入(DSA)室。一般先安排学生在DR室实习3个月,然后在CT室实习3个月,再在MRI室实习3个月,后在DSA室实习1个月。每个小科室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分理论复习期(约2周)、观摩参观期(2周)、临床实践期(6周)、答疑讨论期(1周)、巩固总结期(1周)。后进行考核并让学生填调查问卷,量化评估学习效果。结果在学习态度方面,62.5%的学生认为利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教学很好;16.7%的学生认为分阶段、分科室实习很有必要;12.5%的学生感到新奇,认为很有创新;8.3%的学生认为流程简洁,对学习很有帮助;没有人认为安排死板,感到有压力。在学习效果方面,所有学生均认为动手能力得到加强;95.8%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87.5%的学生认为教学循序渐进,由简到难,易于接受;83.3%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9.2%的学生认为能够活跃学习气氛;70.8%的学生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6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0.0%的学生认为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仅4.2%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没有帮助。结论现代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很重要,应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可以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可以实现互动学习,可以与临床工作保持密切联系,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动手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继龙;张宏斌;马爱红;彭荣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协作脚本演绎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课例实施与评价

    介绍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采用协作脚本演绎的教学模式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做法,包括脚本的选择、编写完善、审核、排练、表演以及教学评价。协作脚本演绎是一种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可以用来培养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潘兆年;毛静芳;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提高留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我院妇产科从2005年开始对留学生进行妇产科课程的英语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对留学生的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一小结,以期对以后的留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何翔;邢爱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专业学生144名,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另外7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可P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周伟;许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合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4+2分段培养项目为例,经合作院校、行业和企业三方研讨,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合作的建设思路,统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格+专长”中高职衔接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以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际合作、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培养和学生管理5个方面的衔接,为中职护理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途径。

    作者:吴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众眼中的医生职业形象调查

    目的:调查大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了解当前医生的形象现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医生良好职业形象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责任心、诚信、友好等方面对大众(非医疗行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40%左右的大众对目前医生整体印象一般;在谈到有损医生形象的行为时,“收患者红包”、“不尊重患者”、“责任心差”分别以20.4%、19.1%、13.7%居前3位;经大众评分,医生在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方面分别以2.89、3.01、3.12分、3.12分(满分5分)的低分排在后面。结论大众对医生的职业形象满意度总体较低,医生必须加强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医生职业形象。

    作者:何晓晴;郭鹏军;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为丰富现代大学生的医药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综合性大学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方式等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赵辉;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连续性护理案例的内科护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展效果与评价

    目的:基于连续护理案例设计综合实验训练项目,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及创新学习的能力。方法在学生第三学年末进入临床实习前开展连续性护理案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分组演练连续性护理情景,采用组内总结、组间互评、学生自评及教师点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通过运用连续性护理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系统性、评判性地分析问题,同时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自主查阅文献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对整体、连续及长期护理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结论基于连续护理案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若能结合标准化病人及多专业、跨专业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将更加有助于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林蓓蕾;单岩;王静;李月华;张国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肠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大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卫生类高职院校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研究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其教育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合作育人的必要性,从合作育人的理念、内涵及实践方面构建新型的育人机制。

    作者:张云萍;傅玉峰;张红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参加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专业说课比赛的体会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专业说课比赛于2013年11月在浙江海宁举行,笔者经现场抽签确定“手术前护理”作为参赛内容,终获得一等奖。现从重视日常积累、赛前精心准备、赛时张弛有度3个方面谈一下参赛体会。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对我院2011级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毕业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反馈信息,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使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调研表明,我国养生健康产业对养生保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大,我院开设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顺应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需求。然而学生实习单位或岗位与专业对口的较少,学生对行业认知度和对专业热爱度不够,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的教学体系与岗位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还存在差距。我们将加强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等来优化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刘瑶;姚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各所高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与此同时,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分析贫困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建立班级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和心理档案;利用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营造关爱、尊重、悦纳贫困生的校园氛围;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养;结合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贫困生创办自强团队5个方面提出解决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作者:隆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议中药学专业整合教学改革

    以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SCT和高分辨率CT在尘肺征象上的表现

    目前,尘肺的诊断主要依据粉尘接触史及后前位高千伏胸片。近年来,SCT 及HRCT(高分辨率CT)用于尘肺的诊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收集了某金矿企业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80例就诊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SCT 及HRCT 两者结合应用对提高尘肺诊断水平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帆;达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探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短期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2例,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室治疗时间、气短缓解时间和住院周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室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气短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周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气短缓解时间,且能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帆;张东霞;张保丽;杨志杰;高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Microsim模拟病例系统对护生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的探索

    目的:探讨Microsim模拟病例系统对护生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72人)和对照组(74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应用Microsim模拟病例系统进行模拟情景教学。结果实验组94.4%的护生对Microsim模拟病例系统教学模式感到满意。结论应用该系统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罗咏梅;金松洋;黄惠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启示和应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视角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习的构建过程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探讨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搭建案例支架,运用情景模拟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姬顺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班级管理制度精细化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它对中职生来说是学会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对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价值思考及探索结果做简要阐述。

    作者:欧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