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妲
目的: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探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短期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2例,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室治疗时间、气短缓解时间和住院周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室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气短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周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气短缓解时间,且能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帆;张东霞;张保丽;杨志杰;高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小柴胡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经病,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也常采用本方治疗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之证及少阳阳明合病、妇人热入血室等病。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物组成。近些年,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对其的应用研究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通过查阅近5年对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金叶;巴艳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新思路。
作者:米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艺术,将医学专业技能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有机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质,使其在日后工作中更好地弘扬人文关怀精神,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邱慧颖;胡晓霞;杨建民;王健民;徐茂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肠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大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工具,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却不被学生认可,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学习数学也只是单纯应付考试。怎样把医学院校的数学课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呢?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由“学数学”变为“用数学”。数学建模就是“用教学”的直接的一个方法,它让学生从生涩难懂的定理、公式及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医药学中的定性问题定量研究,使医学向着定量、精确、可计算、可预测、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受到教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1-4],具体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宋运娜;何兰;縢辉;王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贫困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准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1680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5.6%,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47.3%,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3.6%。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需要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营养行为,纠正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下简称成教)学生出勤率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成教教学质量的普遍问题。大力发展成教依然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题,而贴近学生实际,保证成教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成教办学水平是改进成教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为此,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管理中是不断完善成教管理机制的根本出发点。1将信息技术用于成教管理的现实性与迫切性1.1成教学生面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成教的发展从初的个人提升阶段到了现在的社会普及阶段。以前的成教学生很多已经是单位骨干,为了提升学历和增长专业知识,他们的主动性非常强,求知欲也特别强,且作为单位骨干来学习,得到了单位的支持,在学习时间上能得到保证,所以出勤率很高,教学质量自然较高。而现在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读中职的学生素质有所下滑,但现在各工作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人才的起点都是大专以上,所以中职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进行学历提升,这种被动的提升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在单位是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导致出勤率低。出勤率低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作为校方,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和学生单位沟通,说明上课时间,希望得到单位支持,起初这种方法有点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办法逐渐没什么效果了。另外,我们也尝试着严格考勤,将考勤与及格率关联,但是补考人数增多,且与我们让学生学知识、掌握技术的教育宗旨相悖。有的学生考及格了,可是因为平时的出勤率太低,总成绩也不合格。这种方法导致学生意见比较大,认为既不科学也不人性化。
作者:袁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每名新生儿在出生72小时后,正常哺乳6次以上,从足跟采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2],目的是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避免永久性的脑损害,使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由于新生儿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难度,而采血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筛查的准确率,故新生儿足跟采血技术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足跟采血成功率,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对120例新生儿应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足跟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佳的采血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渊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院妇产科从2005年开始对留学生进行妇产科课程的英语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对留学生的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一小结,以期对以后的留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何翔;邢爱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美学教育对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牙体雕刻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大专一班学生为对照组,不开设美学基础课程;选取我校2012级大专二班学生为实验组,开设美学基础课程。两组其余课程开设情况一样。一学期后通过TDS扫描仪对两组学生的牙体雕刻作品进行评分,并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牙体雕刻作品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学教育对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牙体雕刻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美学课程。
作者:黄春静;单长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必经阶段,是护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护生把自身在学校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阶段。中专护生在接受3年的专业教育中,有近1/3的时间是临床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何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使他们将学校里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护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技能,这对医院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我院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和中专护生的特殊情况,从中专护生的基本情况出发,科学地制订临床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开展护理上岗前培训与教育,同时严格选拔临床带教教师,不断培养、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改进护理临床带教方法,并不失时机地解决护生就业与实习的矛盾等,以此不断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为各大医院培养及输送合格的护理人员。为了更好地提高中专护生的实习效果,笔者对我院各中专学校的150名实习中后期的中专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问卷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兰;张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围绕培养应用型麻醉专业优秀人才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提高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
作者:赵其宏;张颖;张运淳;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专业学生144名,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另外7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可P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周伟;许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健康评估相关内容的题量和分值进行分析发现,健康评估内容的题目逐年增加,主要侧重于病史采集、身体评估、症状评估、社会心理评估、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章节。现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讨健康评估教学的策略。
作者: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中职护生临床环境评价及困扰因素对实习效果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临床实习环境、提高临床实习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临床环境和实习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总分为(136.51±12.68)分,其临床实习满意度受多重临床实习困扰因素的影响。结论中职实习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较满意,针对中职护生在临床实习时的困扰因素,学院与实习医院可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实习满意度。
作者:王晓冰;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解剖学是医学生早接触的启蒙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应多管齐下,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协调互补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提问,抓好教学实验环节,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王金玉;宋焱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医学院校开设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的特点,将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与相关医学知识进行融合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模式,为医学院校开展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杰;马艳;郑玉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免疫学教学现状及课程特点,讨论如何利用课堂讨论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高职院校免疫学教学现状、课堂讨论的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进行阐述,为今后实施课堂讨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研究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其教育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合作育人的必要性,从合作育人的理念、内涵及实践方面构建新型的育人机制。
作者:张云萍;傅玉峰;张红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