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运娜;何兰;縢辉;王岩
为丰富现代大学生的医药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综合性大学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方式等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赵辉;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针对社会对病理人才的需求,分析病理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遵循“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利用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实时、定期的评估手段,培养具有应用型知识和具体实践能力的病理学人才。
作者:柏青杨;胡南;温秋婷;王绍清;吴淑琴;刘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学生的出勤情况是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照,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动力之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反映,是学校学生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的重要体现[1]。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抓好课堂管理与考勤是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必要条件。高职学生的特点包括: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还有个别学生有厌学逃学的情况,时常发生早退、旷课等现象[2]。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简称护生),应该具有时间观念,如果护士值班时离岗5分钟,危重患者就有可能因延误抢救而造成死亡,因此护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外出,更不能旷课。高等院校依据《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制订了护生考勤标准,对护生迟到、早退、缺课和旷课有详细规定,缺课量与护生的成绩直接挂钩[3]。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护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的发生,我们采取了多项考勤,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邸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映一些知识点较为零散,不便于理解记忆,这是因为没有将各个不同部分的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容易混淆。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用联系并区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找出知识点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并学会融会贯通,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2]。
作者:黄文瑜;黄荣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急救护理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现就建设必要性、思路、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
作者:张晶;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每名新生儿在出生72小时后,正常哺乳6次以上,从足跟采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2],目的是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避免永久性的脑损害,使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由于新生儿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难度,而采血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筛查的准确率,故新生儿足跟采血技术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足跟采血成功率,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对120例新生儿应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足跟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佳的采血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渊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为培养英语水平较高的医学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整合基础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课程模式,优化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探索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建构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作者:王焱;赵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小柴胡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经病,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也常采用本方治疗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之证及少阳阳明合病、妇人热入血室等病。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物组成。近些年,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对其的应用研究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通过查阅近5年对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金叶;巴艳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于影像专业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以来影像专业的实习学生24名,将其在放射科的实习采用分科室、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将放射科分为4个小科室,分别为普放(DR)室、CT室、MRI室、介入(DSA)室。一般先安排学生在DR室实习3个月,然后在CT室实习3个月,再在MRI室实习3个月,后在DSA室实习1个月。每个小科室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分理论复习期(约2周)、观摩参观期(2周)、临床实践期(6周)、答疑讨论期(1周)、巩固总结期(1周)。后进行考核并让学生填调查问卷,量化评估学习效果。结果在学习态度方面,62.5%的学生认为利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教学很好;16.7%的学生认为分阶段、分科室实习很有必要;12.5%的学生感到新奇,认为很有创新;8.3%的学生认为流程简洁,对学习很有帮助;没有人认为安排死板,感到有压力。在学习效果方面,所有学生均认为动手能力得到加强;95.8%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87.5%的学生认为教学循序渐进,由简到难,易于接受;83.3%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9.2%的学生认为能够活跃学习气氛;70.8%的学生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6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0.0%的学生认为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仅4.2%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没有帮助。结论现代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很重要,应用PACS系统、HIS系统和网络资源可以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可以实现互动学习,可以与临床工作保持密切联系,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动手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继龙;张宏斌;马爱红;彭荣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中职《教学》教材建设要求做到中高职衔接、服务专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专业采用的教材理应不同,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家采用的多半是统一的教材,并没有体现现代职教理念。在卫生类《数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以期开发出符合要求的专业《数学》教材。
作者:刘玉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尘肺的诊断主要依据粉尘接触史及后前位高千伏胸片。近年来,SCT 及HRCT(高分辨率CT)用于尘肺的诊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收集了某金矿企业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80例就诊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SCT 及HRCT 两者结合应用对提高尘肺诊断水平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帆;达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医学院校开设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的特点,将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与相关医学知识进行融合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模式,为医学院校开展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杰;马艳;郑玉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实行护生课余时间模拟病区自主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模拟病区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护生技能训练的需要,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蒋燕萍;李姗姗;达朝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药药剂学作为研究课程,对2010级统招中药学本科生6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TT组),2011级统招中药学本科生72人采用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OMT组),两组都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书面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OMT组学生的课堂活跃度、纪律性、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考核成绩等均优于TT组(P<0.05)。结论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适用于中药学本科生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是今后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韩立;郭晓娟;卞华;魏小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上,有两次特殊的机遇:第一次是在民国初年,民族资本经济快速发展,对初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许多教育家和实业家应时代需要,大力提倡职业教育,黄炎培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职业教育思想,成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先锋和模范。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大好时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的社会背景与黄炎培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提高了,但是黄炎培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于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模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牛彦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围绕培养应用型麻醉专业优秀人才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提高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
作者:赵其宏;张颖;张运淳;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着力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构建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品牌。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新思路。
作者:米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随机选取选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本科护生,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0.7%的护生认为课程的开设非常必要和有必要,93.4%的护生认为通过学习能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部分护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及计划等存在一定的不满意。结论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十分必要,但在教学上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袁群;陈燕;易霞;张银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