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叶;巴艳东
介绍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采用协作脚本演绎的教学模式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做法,包括脚本的选择、编写完善、审核、排练、表演以及教学评价。协作脚本演绎是一种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可以用来培养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潘兆年;毛静芳;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中职《教学》教材建设要求做到中高职衔接、服务专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专业采用的教材理应不同,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家采用的多半是统一的教材,并没有体现现代职教理念。在卫生类《数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以期开发出符合要求的专业《数学》教材。
作者:刘玉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着力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构建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品牌。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教与学从来不是独立的,教师和学生就是课堂教学的共同体。近年来,构建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教学理念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同,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外科护理学来说,由于外科护理学内容多而杂,且操作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能构建课堂教学共同体,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杨谦;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42例腰椎滑脱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使用ODI评分法、VAS评分法对疼痛的程度,SUK标准对正侧位X线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0~38个月,所有患者均满意复位,治疗效果优良率100%。结论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作者:梁柱;张学霞;陈俊麒;伊吉平;王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绿色有机化学实验体系。该体系具有物质循环利用、有毒废弃物几乎零排放、不增加实验设备经费投入等特点。
作者:马俊;吴玮琳;曹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善双重应考机制下自考生睡眠质量的方法和有效性,为探索适合双重应考机制下自考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我院2008级高护1、4班(自考班)作为自考实验组,2008级高护2班(自考班)作为自考对照组,2008级高护5班(非自考班)作为非自考对照组。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上述对象睡眠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试。结果自考实验组干预前后总体睡眠质量有显著好转(P<0.05),而自考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睡眠干预对改善职业学院双重应考机制下自考生的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况涛;王洁玉;刘衍素;付能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内蒙古高寒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采用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竞争免疫测定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446例测试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并分析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增长,同型半胱氨酸有增高趋势,22~30岁组与31~40岁组、66~80岁组的Hcy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cy检测值显著高于女性(P<0.05);春季、秋季、冬季男性和女性Hcy检测值均高于夏季,且女性冬季Hcy检测值与夏季Hcy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性别、年龄、季节有关,应使更多人认识到控制Hcy水平非常重要。
作者:王桂芳;陈晓慧;李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后续管理提供循证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抗菌药物在线查询,调查2011年1月—6月及2013年1月—6月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75.65%下降至2013年的60.99%;单一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49.93%上升为2013年的67.65%;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23.22%下降至2013年的8.53%;使用强度由2011年的77.94 DDD下降为2013年的57.18 DDD;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从2011年的25.68%下降为2013年的16.72%。使用金额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五成,2011年是头孢他啶、奥硝唑、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占前三位,2013年是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位居前三。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病原学送检率低,需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李喜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健康评估相关内容的题量和分值进行分析发现,健康评估内容的题目逐年增加,主要侧重于病史采集、身体评估、症状评估、社会心理评估、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章节。现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讨健康评估教学的策略。
作者: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尘肺的诊断主要依据粉尘接触史及后前位高千伏胸片。近年来,SCT 及HRCT(高分辨率CT)用于尘肺的诊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收集了某金矿企业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80例就诊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SCT 及HRCT 两者结合应用对提高尘肺诊断水平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帆;达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理论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很多大学对心理学史的教学非常重视,但在国内还存在课时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刻板、枯燥,很多学生感觉难学、不感兴趣等现象,使得此门课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自主教学模式,选取合适的章节,进行精心准备,在心理学史的课堂上进行学生自主授课的有益尝试,效果良好。
作者:王丽萍;邵淑红;黄车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科生92名,年龄19~22岁。按实习小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6名。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对实验组的部分实践项目(生命体征测量、口腔护理、导尿术、静脉输液)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带教,其他项目(铺床法、无菌技术、灌肠法、注射法)采用传统模式带教。对照组所有实践项目均采用传统模式带教。结果实验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带教项目成绩优于传统模式带教项目成绩(P<0.05);在相同操作项目上,实验组所得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理论成绩以及利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的实践项目成绩比较,除无菌技术这一项两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结论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增强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增强。
作者:余晓云;许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1],越来越多的课程尝试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现从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反思3个方面着手,以空气栓塞为例详细介绍整个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并将微课设计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作为关注点之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作者:苗泓丽;张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小柴胡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经病,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也常采用本方治疗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之证及少阳阳明合病、妇人热入血室等病。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物组成。近些年,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对其的应用研究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通过查阅近5年对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金叶;巴艳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急救护理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现就建设必要性、思路、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
作者:张晶;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习的构建过程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探讨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搭建案例支架,运用情景模拟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姬顺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为培养英语水平较高的医学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整合基础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课程模式,优化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探索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建构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作者:王焱;赵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传帮带”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校2013级护理1~4班随机分为两组,1、2班(112人)为观察组,3、4班(109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传帮带”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应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结果实施“传帮带”教学法的观察组在提高学习兴趣(90.7%)、提升学习效率(96.7%)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传帮带”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实践技能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学习效率等,较传统教学法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各所高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与此同时,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分析贫困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建立班级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和心理档案;利用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营造关爱、尊重、悦纳贫困生的校园氛围;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养;结合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贫困生创办自强团队5个方面提出解决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作者:隆滟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