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华;韦程;王俊利
目的: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评估其教学效果。方法以我院内科基地拟2015年出站的59名规培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教改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分析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及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教改实验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及病例分析成绩更好;而对教师的满意度以及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标准化病人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作者:孙畅;姚文华;徐茂锦;李兆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项目教学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卢怀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相关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了解其认知现状,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错报漏报、提高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443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能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义的医务人员占67.5%(893人),能正确应对工作中遇到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及时准确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者占34.32%(454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程序以及监测等相关制度的知晓率都很低。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水平,端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态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刘汉斌;李学伟;李彤;彭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授课内容具体化、细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改变纯理论教学模式。方法针对工作中常见的现实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领悟PDCA循环的真正含义和精髓,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此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问题,达到教学目的。结论该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尝试应用到更多理论课教学中。
作者:郑卫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对研究生层次培养的认知程度,为开展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9名参加过短期培训班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肿瘤专科护士一致认为目前的短期培训提高了自身临床实践能力,但护理管理、科研能力等有待加强;研究生层次培养是肿瘤专科护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论肿瘤专科护士研究生层次培养,是提高肿瘤专科护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护理学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
作者:初钰华;刘慧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10个班中随机选取5个班作为实验组,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另外5个班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微课授课相关章节考试成绩以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微课授课相关章节考试成绩以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魏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一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一天和干预后一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SAS、SDS得分显著下降。结论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霞;邵兰春;张雪;洪建平;王德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阐述实验室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影响实验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防护措施、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保证实验室空气质量,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戴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腹部手术后患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胃肠功能受到一定抑制,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影响术后恢复。本文就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医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杨爱玲;杨雪梅;豆欣蔓;魏志红;李彦俊;冯雅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新课程和新教学理念给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从诱导、导入、渐进、特教、实做、演练等多种路径,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计算机入门,以便在教学中寻找一条快速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捷径,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刘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基础医学专业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新设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体会和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予涛;张福康;徐志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行为改变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将31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延期复诊或失访患者不采用任何回访形式,对B组首诊后未按时复诊患者则采用电话随访进行远程指导,观察家人参与程度对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患者自评坚持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有觉得麻烦,不习惯,效果不明显对治疗没有信心,条件或环境限制。91.22%的患者认为促使行为改变并长期坚持的方法是有人共同参与,68.24%的患者希望获得及时督促与指导。对失访患者以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远程指导对其行为改变有明显促进作用;家人共同参与可明显促进患者行为改变。结论授权患者及家属,强调自主参与,实现护理服务向家庭的延伸;门诊访谈要有动机性,强化同伴支持;形成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使专业化教育得到长期的有效延续。以上方式可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
作者:柴琼霞;曹小萍;陈艳曙;韩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分析两组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考试平均成绩(84.2±6.5)分,高于对照组的(73.1±5.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2.375,P<0.05)。实验组及格率(91.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6%,t=3.185,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有利于学生尽早熟悉临床,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朱莉静;黄玲;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编写成败得失。方法以3种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为分析样本,在近3届学生和教师中开展调查研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有100%的教师、超过90%的学生认为3本教材的“免疫学”部分均难度太大、内容太多、语言太抽象;超过85%的师生认为3本教材知识量过大。结论在高职高专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尽量使教材的知识量、语言、编排顺序、附录等适应教学实际,以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作者:王剑;汪小榴;吴苏宏;黄荔丰;张海艳;罗秀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笔者指导的学生代表安徽省连续3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都获得三等奖。如何提高比赛成绩?如何改变连续3年获得三等奖的况状?笔者从参赛选手选拔、训练方法以及选手心理素质、人文关怀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以后比赛中获得更好成绩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谢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概念图在成人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011级护理3班(实验组)和4班(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概念图教学法,将两组理论成绩、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了解实验组对概念图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认为制作概念图提高了记忆效率,有利于新旧知识点的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在制作概念图过程中促进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等。结论概念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卉;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生数量逐年减少,三年制高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而五年制高职生源充足,生源质量得到保证并不断提高。由于五年制高职有效教学时间长,能较好地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因此,教学质量明显好于三年制高职。同时,通过比较发现,五年制高职生心态较好,稳定性较强,离职率较低。
作者:王俊英;杨伟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实习是医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将所学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并将影响到医学生对于医学的兴趣以及未来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目前我国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和三年制专科生临床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在这一年中,经过各科室实习,医学生对临床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并掌握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安排和规范化制度,目前我国临床实习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杨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对药物应用护理中“青霉素”的说课设计作一介绍,与同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辛雅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全省20家医院的行政人员、护士及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了解甘肃省医院健康教育现状。结果仅15%的医院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规划和工作计划;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91%的患者非常需要疾病治疗、康复相关的高质量的健康教育。结论甘肃省医院目前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大多数医院没有规范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邱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