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丘开亿;李奎成
ICU是收治各种危重症患者的高风险场所,专业技术精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身心压力较大,待遇差,以致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不断离职.分析其离职原因并采取应对方法.
作者:赵春红;唐海霞;李兰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黑龙江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不合理、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重外部引进轻内部培养等问题,亟待通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努力探索多渠道引智模式,建立动态评估考核机制,构建公平的动态薪酬福利体系,规范人才引后管理,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冷晓宁;孙迎春;齐占朋;孙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及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逐年增加,其中在检验医学实习带教过程中,因带教教师、实习生、带教管理等方面工作不完善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降低带教中存在的风险,避免由带教发生纠纷成为目前教学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作者:李郝;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选取兰州市卫生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MMHI-60量表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从而探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进而为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对策.
作者:成作霖;顾莉莉;王生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从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入手,分析常用实践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阐述全科军医护理操作技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提升教学质量及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多元化护理操作考核体系的思路,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
作者:张弢;尚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医学类科目的学习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通道,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现今的中职卫生院校中,由于中职院校本身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中职卫生院校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创新的措施,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黄远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高职高专开设护理管理学的时间较短,为发挥护理管理学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中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来寻找护理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进而探索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朱爱军;胡春玲;杨娟娟;刘慧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现状的不断反思,发现中医药教学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体现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现主要从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夯实临床基础、提升自身水平等方面,探讨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以适应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作者:王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如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对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药学院医药营销及药品经营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提高质量的相关对策.
作者:王锦淳;刘元芬;韩蕾;张威;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生产实习存在诸多问题,而GMP仿真实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主要介绍GMP仿真实训的特点及其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希望此文有益于药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潘馨慧;张华;刘青广;唐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人文情感缺失是当前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本主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人的两种基本需求,英语教师应以该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生所处阶段的情感特点,在课程中加强人文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变化,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高晓平;赵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造影检查中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发生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特点,为降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造影检查中的使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总结2014年在我院造影检查中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患者,对发生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病例资料,分别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引起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碘造影剂种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患者有26例(0.21%),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2%;男性急性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18%,女性为0.24%;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61±8.6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5.23±8.68)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8.00±8.15)岁;涉及药品包括碘海醇、碘佛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碘普罗胺这几种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各种造影剂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碘普罗胺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急性过敏样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反应为常见.结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为提高造影检查的安全性,需要早期识别相关临床表现并进行干预,以避免或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天伟;曹建勋;王彩琴;董彦福;潘秋燕;杨孝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通过SWOT分析方法,系统完整地分析五年制护理高职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护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项俊之;季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校院合作新模式,在选择合作医院专家作为校外兼职教师、选派年轻专业教师到临床实践、充分利用合作医院的高端设备、引进合作医院报废淘汰设备、共同培训大赛学生选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建设了完善的实训基地.
作者:姜金龙;刘建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学习行为的控制,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等,是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因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696人.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知,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调查问卷的8个维度中,自我努力感得分高,天资感得分低,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按照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在困难情景下的反应—无能为力感的顺序依次递减.同时对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做了4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一年级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二年级学生高;城区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郊区学生高;在班级或校内担任职务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未担任职务的学生高;护理学基础成绩越好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访谈结果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本研究提出8条培养建议,分别是努力帮助学生反复多次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构建有效的鼓励性评价和多元化积极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升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增大实验教师比例;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和校园管理办法;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加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开展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收集开展药学干预前后各200份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药学干预前后住院患者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药学干预后,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无适应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于临床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魏莉;杜柏荣;闫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基础的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作者:杨伟;杨晓芳;马莉;张永瑞;翟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合作班的建设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梳理院校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以期整体提高院校合作班学生综合素质,达到院校合作佳效果.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当前,我国高职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因而重视高职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提出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新思路.
作者:周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造影剂碘克沙醇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应用碘克沙醇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65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造影前后心电图、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当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55%、年龄≥60岁时,造影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造影前(P<0.05),ST段的变化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患者造影前后血压、心率及ST段的变化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碘克沙醇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造影剂,对部分患者的血压、心率有一过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短期内可恢复.
作者:药素毓;王亚痴;张钲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