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护理操作技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张弢;尚艳

关键词:全科军医, 护理操作课程, 多元化考核体系
摘要:从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入手,分析常用实践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阐述全科军医护理操作技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提升教学质量及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多元化护理操作考核体系的思路,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调查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差异调查问卷,对部分带教教师和部分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包括3项一级指标和26项二级指标.结果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在护理操作、护理理论和人文关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带教教师和高职实习护生认为差异大的是护理操作,小的是人文关怀.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认为差别较大的4项为临床考核与临床日常工作、操作对象、操作用物和操作环境.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在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考核与临床日常工作的差异大,人文关怀的差异虽然不大,但是应重视人文关怀教育.

    作者:张向锋;苗茂云;张国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以北京市某卫生学校为例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学习行为的控制,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等,是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因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696人.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知,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调查问卷的8个维度中,自我努力感得分高,天资感得分低,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按照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在困难情景下的反应—无能为力感的顺序依次递减.同时对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做了4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一年级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二年级学生高;城区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郊区学生高;在班级或校内担任职务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未担任职务的学生高;护理学基础成绩越好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访谈结果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本研究提出8条培养建议,分别是努力帮助学生反复多次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构建有效的鼓励性评价和多元化积极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升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增大实验教师比例;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和校园管理办法;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加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强化教学信息站内部督导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成效

    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信息站是学生评教的有效抓手.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梳理教学信息站工作的不足之处,通过建立信息站内部督导体系,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反馈质量,将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作者:张静;孙晓楠;刘莹;蔡红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合学生特点的中职病原生物学教学创新分析

    在医学类科目的学习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通道,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现今的中职卫生院校中,由于中职院校本身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中职卫生院校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创新的措施,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黄远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口腔修复体高端制作技术CAD/CAM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目的 为顺应行业发展,使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与就业单位无缝对接.方法 选取5家实习就业单位的5名主管技师及40名专业技师进行企业人才结构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调研制订教学路线,编写大纲、教材及教辅材料并进行教学实施、评价.结论 应加强口腔修复工艺人才CAD/CAM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从各方面提升CAD/CAM教学能力.

    作者:张翠翠;徐曼;王晶;杜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终患儿父母心理支持研究进展

    临终是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1]. 患者临终对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尤其是患儿的父母,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患儿去世后,父母经历的情感、行为、认知、心理和生理的应激会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2]. 因此做好对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工作尤为重要.现将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职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对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药学院医药营销及药品经营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提高质量的相关对策.

    作者:王锦淳;刘元芬;韩蕾;张威;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角色扮演法在助产心理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即将进入实习的学生116名,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过九成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角色扮演法适合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助产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

    作者:曹娇娇;刘慧;李焱;马晓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检验医学实习带教的风险管理

    随着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及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逐年增加,其中在检验医学实习带教过程中,因带教教师、实习生、带教管理等方面工作不完善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降低带教中存在的风险,避免由带教发生纠纷成为目前教学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作者:李郝;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ST-T段改变、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及血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安全性尚可.

    作者:马育鹏;王国泰;马琳;李一佳;李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的探讨

    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6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高希春;钱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基于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护理操作技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从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入手,分析常用实践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阐述全科军医护理操作技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提升教学质量及全科军医岗位任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多元化护理操作考核体系的思路,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

    作者:张弢;尚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学院校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医学院校具有学制长、学业繁重及专业就业方向窄的特点,因而医学院校毕业班学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班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毕业班学生,现对首都医科大学2016届预防班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毕业班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为毕业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蒋淑琴;庞元凤;施致雄;王晖;富奇;牛丕业;黄沛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应用Seminar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应用Seminar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Seminar教学法.使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于实习前和实习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实习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TDI-CV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习后,观察组CTDI-CV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使用Seminar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黑龙江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不合理、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重外部引进轻内部培养等问题,亟待通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努力探索多渠道引智模式,建立动态评估考核机制,构建公平的动态薪酬福利体系,规范人才引后管理,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冷晓宁;孙迎春;齐占朋;孙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文情感在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中的建构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

    人文情感缺失是当前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本主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人的两种基本需求,英语教师应以该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生所处阶段的情感特点,在课程中加强人文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变化,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高晓平;赵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本科院校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合作班的建设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梳理院校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以期整体提高院校合作班学生综合素质,达到院校合作佳效果.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96例正常患者做比较,分析比较二者的卵巢体积(OV)、卵泡数目(FN)、卵巢间质内血流收缩期峰值(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的卵巢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卵泡直径2~9 mm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P<0.05),卵巢间质内血流收缩期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巢间质内血流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方案

    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探讨构建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构建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对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进行开发和构建.

    作者:刘永红;王蓓;张宜欣;苏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对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初产妇370例,观察母儿结局.将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186例作为实验组,不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18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产妇活跃期1小时、2小时及3小时末梢血糖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活跃期血糖相对平稳;活跃期末两组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脐血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能缩短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活跃期产程,可以减轻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内分泌的改变,改善新生儿血糖,对母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赵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