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任静

关键词:临床实践阶段, 医学生, 廉洁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
摘要:廉洁是医学专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加强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医疗腐败,还能够培养医学生伦理品德.从实践出发,阐述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开展廉洁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实施对策,进而构建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平台,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角色扮演法在助产心理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即将进入实习的学生116名,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过九成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角色扮演法适合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助产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

    作者:曹娇娇;刘慧;李焱;马晓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针灸推拿学教学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以及针灸推拿学的学科特点,通过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生群体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认为在针灸推拿学的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块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来设计课堂形式和教学环境,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搬到课堂上,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确实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尹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我院2014年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造影检查中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发生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特点,为降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造影检查中的使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总结2014年在我院造影检查中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患者,对发生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病例资料,分别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引起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碘造影剂种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患者有26例(0.21%),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2%;男性急性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18%,女性为0.24%;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61±8.6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5.23±8.68)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8.00±8.15)岁;涉及药品包括碘海醇、碘佛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碘普罗胺这几种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各种造影剂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碘普罗胺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急性过敏样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反应为常见.结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为提高造影检查的安全性,需要早期识别相关临床表现并进行干预,以避免或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天伟;曹建勋;王彩琴;董彦福;潘秋燕;杨孝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方案

    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探讨构建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构建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对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进行开发和构建.

    作者:刘永红;王蓓;张宜欣;苏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检验医学实习带教的风险管理

    随着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及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逐年增加,其中在检验医学实习带教过程中,因带教教师、实习生、带教管理等方面工作不完善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降低带教中存在的风险,避免由带教发生纠纷成为目前教学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作者:李郝;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专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深化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班开设了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由班主任实施教学活动,并要求各班科任教师积极配合落实教育.但当前的传统节日文化校本德育课程教学不够生活化,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该课程教学现状开展深入调研,并对实施好该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积极探究.

    作者:杜高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283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2名)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由护生根据情景,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培训标准化患者、进行情景模拟、讨论与总结;对照组(141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和护生练习相结合.比较两组教学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并在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干预后,实验组CTDI-CV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认知成熟度维度外,其余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教学干预前(P<0.05);教学干预后,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护生学习效果,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玉梅;张立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以北京市某卫生学校为例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学习行为的控制,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等,是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因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696人.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知,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调查问卷的8个维度中,自我努力感得分高,天资感得分低,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按照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在困难情景下的反应—无能为力感的顺序依次递减.同时对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做了4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一年级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二年级学生高;城区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郊区学生高;在班级或校内担任职务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未担任职务的学生高;护理学基础成绩越好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访谈结果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本研究提出8条培养建议,分别是努力帮助学生反复多次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构建有效的鼓励性评价和多元化积极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升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增大实验教师比例;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和校园管理办法;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加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的探讨

    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6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高希春;钱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绿色化学在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实验中的探索和应用

    结合河北科技大学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情况,从实验教材编写、实验安排优化、绿色实验室建设以及规章制度完善等方面,探讨在药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化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

    作者:景永帅;张丹参;戎欣玉;谢英花;杜红霞;栗章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终患儿父母心理支持研究进展

    临终是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1]. 患者临终对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尤其是患儿的父母,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患儿去世后,父母经历的情感、行为、认知、心理和生理的应激会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2]. 因此做好对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工作尤为重要.现将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应用Seminar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应用Seminar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Seminar教学法.使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于实习前和实习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实习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TDI-CV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习后,观察组CTDI-CV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使用Seminar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合学生特点的中职病原生物学教学创新分析

    在医学类科目的学习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通道,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现今的中职卫生院校中,由于中职院校本身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中职卫生院校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创新的措施,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黄远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师资培养新思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当前,我国高职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因而重视高职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提出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新思路.

    作者:周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PBL教学法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在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以动手能力培养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及教师为引导进行启发式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从而达到提高机能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的效果.

    作者:李超彦;王桂叶;张志国;李德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本科院校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合作班的建设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梳理院校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以期整体提高院校合作班学生综合素质,达到院校合作佳效果.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在高职作业治疗技术课程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的探讨

    模块化教学方法在作业治疗技术中的应用尚属空白.作业治疗技术课程包括多个内容板块,每个板块之间相关性甚小,教学内容相对独立,且都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实操性,非常适宜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其教学向规范化发展.

    作者:张雪;丘开亿;李奎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学习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发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客观评价大学生目前生活、学习的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部分在校大学生以问卷+文献调研的方法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专业学生上课记笔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生课后复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逃课情况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看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逃课现象较普遍,部分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持消极态度.

    作者: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沈静;王茜;陈明明;杨艳琼;郝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卫生士官任职教育中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卫生士官任职教育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以部队任职岗位需求为主导,以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军事职业教育.自主学习是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对学习实施监控,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过程.从卫生士官学员的学习现状、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三方面探讨任职教育中对卫生士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芳;刘彩茹;王江雁;时兰春;仇艳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 就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疾病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根据临床提供的资料,选择烟台市芝罘区幸福社区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83例,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郎晓辉;陈清;李嘉琳;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