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全麻维持方法对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王敏;林世清;王益敏

关键词:全麻维持方法, 老年患者, 肝脏部分切除术, 苏醒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方法对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吸入组(S组);异丙酚TCI组(P组);预先采用异丙酚TCI后改为七氟烷吸入组(PS组);预先采用七氟烷吸入后改为异丙酚TCI组(SP组)。术毕分别记录4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时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嗜睡及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P组、SP组比较,PS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P组、SP组、PS组比较,S组患者EA及POVN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S组、SP组、PS组比较,P组患者术后嗜睡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先采用异丙酚TCI与七氟烷交替维持麻醉比预先采用七氟烷交替维持及单独使用七氟烷或异丙酚维持,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苏醒质量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体会

    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养是把研究生培养成临床医师的重要阶段,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全面的诊治能力为目标,不断提升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复合型的老年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李雷;杨荣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一年以上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向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所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在工作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武强荣;于一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植物α-亚麻酸的生物活性与功效

    亚麻酸是机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α-亚麻酸与健康及疾病的关系,主要对植物α-亚麻酸的生物活性与功效做一综述。

    作者:李先辉;张洁;李超;谌新兴;杜紫阳;覃科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体育教师深受慢性咽炎、皮炎、颈椎病、静脉曲张、运动性损伤和焦虑心理等的困扰,影响体育教师的健康和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对改善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毛建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大班教学中的探索性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大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护理专业本科生分为两组(教改组和普通组),分别采用改良PBL大班教学模式和传统LBL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学生评价反馈,对比观察教改组和普通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教改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得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84.6%的学生对改良PBL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部分章节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可尝试应用。

    作者:郭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专业护士培训模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专业护士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制订培训计划,对小组的护士采取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注重实践训练、护理与应急能力训练,定期予以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取护士长评价、护士自评、护士互评三方评定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护理核心胜任力中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培训前都有显著提高(P<0.01);护士自我效能感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专业培训可以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冯晓瑜;周玉兰;曹迎春;陈莉;邓英;段敏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打破学习空间、资源的局限性,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中职学生对生药学学习的积极性,将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应用于生药学教学中,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思考中。

    作者:李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在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师生的通力配合和校际间的相互交流。从学生、师资、教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在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过程的组织、考核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赵惠茹;杨阳;靖会;杨黎彬;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专科护士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专科护士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对2013、2014年两届专科护士运用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可极大地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学员普遍反映对此模式的查房教学效果满意。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可以运用于心内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查房教学中。

    作者:缪爱凤;钱红继;王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主要平台。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尝试将党团组织活动延伸到学生公寓,并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并付诸实践,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和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者:石善儒;赵明;王悦;李如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影响,以便探索适合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60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研究对象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受试对象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骨质疏松运动知识、钙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夏凡林;龚懿;王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级药学本科班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班,将2013级药学本科班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应用探索性实验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在传统实验教学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学习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在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探索性实验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结论探索性实验教学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基本能力考核等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20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00名)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10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平时综合测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梁园园;张涛;康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以案例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76人)和实验组(7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以案例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佟玉荣;焦金梅;肖焕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翻转课堂对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对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分别设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班实行翻转课堂。所有护生在完成外科护理学指定内容的学习后,完成评判性思维量表和课堂满意度的测评。结果实验班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和学习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班(P<0.05或P<0.01)。结论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大专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课堂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全麻维持方法对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方法对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吸入组(S组);异丙酚TCI组(P组);预先采用异丙酚TCI后改为七氟烷吸入组(PS组);预先采用七氟烷吸入后改为异丙酚TCI组(SP组)。术毕分别记录4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时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嗜睡及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P组、SP组比较,PS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P组、SP组、PS组比较,S组患者EA及POVN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S组、SP组、PS组比较,P组患者术后嗜睡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先采用异丙酚TCI与七氟烷交替维持麻醉比预先采用七氟烷交替维持及单独使用七氟烷或异丙酚维持,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苏醒质量高。

    作者:王敏;林世清;王益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半夏为“呕家之圣药”的内涵浅析

    半夏自古被称为“呕家之圣药”,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呕吐证。通过查阅文献,概述古代文献典籍中对半夏止呕功效的记载,综述半夏的化学成分和现代临床应用,以期为半夏止呕功效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园;闫琦;夏贤莉;程素倩;刘仁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从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背景、项目开发、实施结果和讨论等方面阐述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彭文蔚;丁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Excel软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年限计算中的应用

    目的: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有关报考年限的条文规定制作成Excel电子表格,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清晰掌握考试政策中的资格年限。方法应用Excel表格的函数插入、表格绘制、美化等功能制作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板,在单元格更改区域输入时间并按照倒推法比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年限。结果通过Excel软件制作的比对表得出的结果符合报考年限条件规定的可以正常申报,比对结果不符合报考年限规定的则需待资格年限符合规定条件后才可进行申报。结论使用Excel软件制作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版,可以快速、直观、正确得到比对结果,避免考生因不能透彻理解政策而耽搁报考时间,且能够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取的积极性,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作者:李芳;赵梦遐;贺盛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目的: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某月全部专家门诊的有效挂号数据18559条,分别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4个方面比较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患者的候诊时间差异。结果预约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29.6分钟,现场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68.7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挂号方式患者的候诊时间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有关(P<0.05)。结论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应积极加大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力度,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赵莲娣;宋国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