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梁园园;张涛;康白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护理专业, 基础医学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基本能力考核等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20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00名)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10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平时综合测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目的: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某月全部专家门诊的有效挂号数据18559条,分别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4个方面比较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患者的候诊时间差异。结果预约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29.6分钟,现场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68.7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挂号方式患者的候诊时间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有关(P<0.05)。结论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应积极加大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力度,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赵莲娣;宋国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护理教育有别于其他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护理职业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与人或者人性与人性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有“人文情怀”的维系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大的价值。然而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呈不稳定的趋势,包括在校受教育的护生在内的护理人群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下降,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对护理职业所持有的“人文情怀”或“职业情感”有关[1]。因此,如何在护理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护生走向临床岗位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情感,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杰;王家翠;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Excel软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年限计算中的应用

    目的: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有关报考年限的条文规定制作成Excel电子表格,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清晰掌握考试政策中的资格年限。方法应用Excel表格的函数插入、表格绘制、美化等功能制作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板,在单元格更改区域输入时间并按照倒推法比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年限。结果通过Excel软件制作的比对表得出的结果符合报考年限条件规定的可以正常申报,比对结果不符合报考年限规定的则需待资格年限符合规定条件后才可进行申报。结论使用Excel软件制作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版,可以快速、直观、正确得到比对结果,避免考生因不能透彻理解政策而耽搁报考时间,且能够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取的积极性,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作者:李芳;赵梦遐;贺盛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应用课前微课学习资源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微课学习资源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的产物,其特点符合高职护生认知规律。应用护理学基础课前微课学习资源,从转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管理能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探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廖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医学新生睡眠质量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选取某省属医科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学业倦怠及睡眠质量现状,并探讨医学新生睡眠质量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医学新生的学业倦怠水平提供应对策略。

    作者:倪婧;陈维娟;罗光宇;万宇辉;李迎春;黄芬;操基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和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内容,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普遍存在的不足和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径。

    作者:于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从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背景、项目开发、实施结果和讨论等方面阐述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彭文蔚;丁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谈病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的基础医学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切实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病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完成该项任务的必要途径。

    作者:雷雨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认真落实,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形象。

    作者:施龙华;毕玉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高职护理专业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

    为使护理专业青年教师能更快地胜任教师工作,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导师制带教模式尤其是高质量的导师带教团队会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顺利。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春艳;汪蔓;袁翠红;王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

    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对于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思维导图这一多功能工具运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同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李静;李潇;龚慕辛;李朝霞;翟永松;贺蕊;吴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中引入TBL教学法的初探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制订学习目标、组织团队学习和效果评价,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实施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TBL教学模式可以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中逐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陈彻;王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院校学生的择业观正处于转折时期,新的成熟的择业观尚未真正确立,职业评价、选择比任何时候都变得复杂,中职院校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李晓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倾斜,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成因分析,针对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考评机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应措施,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姜源;张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院校合作模式下助产专业知识理解的质性研究

    深入了解院校合作模式对助产专业学生理解核心专业知识的影响,为助产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提供参考。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接受过院校合作模式临床教学和临床见习的助产专业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院校合作模式下的临床教学和临床见习能促进助产专业学生对核心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作者:陈羽保;苏银利;谭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温州护士学校2015级普通护理中专两个班设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解剖学理论考试成绩,并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对照组为(65.3±7.52)分,实验组为(76.8±6.83)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特质总分干预前对照组为(277.31±29.105)分,实验组为(274.51±24.95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81.71±24.591)分,实验组为(309.38±17.5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作者:金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ICU轮转护士培训方法

    目的:探讨ICU轮转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制订培训计划,对于拟聘升高一级职称的护士在ICU培训3个月,实行轮流带教,采取参与式教学、医护配合式教学、双向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结果经过3个月的培训与考核,30名拟聘升高一级职称的护士均顺利通过轮转考核,理论考核成绩(85.00±8.60)分,操作考核成绩(90.45±5.85)分。结论 ICU轮转护士培训能提高年轻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能提高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建构主义理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校2014级护理专业专科5、6班学生为实验组,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3、4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

    作者:任冬;许凌峰;刘敏;魏娜;刘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辅导经验的探讨

    以笔者连续3年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培训指导的经验为出发点,着重从组织机构建立、训练团队组建、参赛选手选拔、训练模式改革、赛后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技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作者:郭艳玲;王琳;班宇;蒲小猛;夏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