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中引入TBL教学法的初探

王晶;陈彻;王勇

关键词:TBL教学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 理论课程
摘要: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制订学习目标、组织团队学习和效果评价,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实施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TBL教学模式可以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中逐步推广使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新兴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融入血液科临床见习的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血液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萍;黄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生药学教学与2015版《中国药典》的结合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专业课,生药鉴定是生药学的核心内容,其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中国药典》。在生药学的教学中,结合2015版《中国药典》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与增补,利用2015版《中国药典》让学生深入了解药学领域各专业的知识点,通过《中国药典》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让学生了解生药质量标准发展动向,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2015版《中国药典》讲授生药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范卫卫;张磊;李丽丽;毛东东;陈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专科组长值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专科组长值月工作总结,阐述组长值月工作方法、目的、职能,体现组长值月工作模式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重要性。通过组长值月的工作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适应现代手术室管理要求。通过专科组长值月工作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组长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且提高了专科组长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以及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使手术室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增强了责任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的同时,使护理人员能力得到提升,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陆伟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Excel软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年限计算中的应用

    目的: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有关报考年限的条文规定制作成Excel电子表格,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清晰掌握考试政策中的资格年限。方法应用Excel表格的函数插入、表格绘制、美化等功能制作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板,在单元格更改区域输入时间并按照倒推法比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年限。结果通过Excel软件制作的比对表得出的结果符合报考年限条件规定的可以正常申报,比对结果不符合报考年限规定的则需待资格年限符合规定条件后才可进行申报。结论使用Excel软件制作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版,可以快速、直观、正确得到比对结果,避免考生因不能透彻理解政策而耽搁报考时间,且能够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取的积极性,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作者:李芳;赵梦遐;贺盛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建构主义理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校2014级护理专业专科5、6班学生为实验组,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3、4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

    作者:任冬;许凌峰;刘敏;魏娜;刘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的应用性分析

    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遵循“从临床中来,到教学中去,再回归临床”的原则,具有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以急救任务为导向,以图表式急救护理流程为框架,将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融入急救流程之中,可以促进急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三维无缝隙案例教学的发展,有效解决护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徐雯;向克兰;王青丽;殷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高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基于高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梁金香;童安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汉中市4个社区15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根据拟订的健康教育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个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此来判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实验组患者对放弃偏咸的饮食习惯、坚持规律地运动锻炼以及按医嘱规律服药行为的采纳率较对照组高(P<0.05)。(2)体格检查指标: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促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相关行为,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刘义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技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作者:郭艳玲;王琳;班宇;蒲小猛;夏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对接的创新研究--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章节为例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具备护理专业技能,能对患者按护理程序实施优质护理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不断地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并不断创新,打破固有的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

    作者:许婷;骆峻;丁彩华;朱晓艳;吕广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中引入TBL教学法的初探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制订学习目标、组织团队学习和效果评价,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实施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TBL教学模式可以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中逐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陈彻;王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级药学本科班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班,将2013级药学本科班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应用探索性实验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在传统实验教学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学习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在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探索性实验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结论探索性实验教学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创业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方式,结合当前形势分析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现阶段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同时强调高职医学院校需加强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

    作者:丁衍文;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倾斜,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成因分析,针对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考评机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应措施,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姜源;张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生实习前后对标准预防技术认知情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后对标准预防技术的认知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习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标准预防理论知识正确率的平均值由实习前的70.0%上升到实习后的73.0%,卫生手消毒知识正确率的平均值由实习前的84.2%上升到实习后的90.8%,口罩、手套使用知识正确率的平均值由实习前的66.1%上升到实习后的80.8%。结论虽然实习后护生的标准预防理论知识,手卫生知识,口罩、手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多数高于实习前,但仍不能完全达到临床标准预防的要求,学校、医院要加强对护生标准预防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郭诗丽;练荣丽;汪颖;高亚兰;朱林朋;曾灿;黄宝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和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内容,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普遍存在的不足和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径。

    作者:于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人体结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结构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对课程中大体结构的学习是结合解剖标本来巩固的,而微细结构的学习就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强化。在教学中尝试利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开展人体结构课程的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彬;韦素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温州护士学校2015级普通护理中专两个班设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解剖学理论考试成绩,并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对照组为(65.3±7.52)分,实验组为(76.8±6.83)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特质总分干预前对照组为(277.31±29.105)分,实验组为(274.51±24.95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81.71±24.591)分,实验组为(309.38±17.5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作者:金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独立专业决策能力在中职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培养初探

    独立专业决策能力是合格检验工作者应具备的技能。就我校临床检验专业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检验专业课程教学,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多样化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联用的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专业决策能力。

    作者:刘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高职护理专业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

    为使护理专业青年教师能更快地胜任教师工作,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导师制带教模式尤其是高质量的导师带教团队会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顺利。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春艳;汪蔓;袁翠红;王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