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高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梁金香;童安荣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不同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基于高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新兴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融入血液科临床见习的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血液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萍;黄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认真落实,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形象。

    作者:施龙华;毕玉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强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动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观察学生听课情况,检查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促进了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终提高了大学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林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专科组长值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专科组长值月工作总结,阐述组长值月工作方法、目的、职能,体现组长值月工作模式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重要性。通过组长值月的工作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适应现代手术室管理要求。通过专科组长值月工作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组长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且提高了专科组长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以及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使手术室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增强了责任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的同时,使护理人员能力得到提升,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陆伟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影响,以便探索适合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60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研究对象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受试对象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骨质疏松运动知识、钙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夏凡林;龚懿;王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探讨

    根据目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的教学现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作者:孙月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创业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方式,结合当前形势分析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现阶段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同时强调高职医学院校需加强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

    作者:丁衍文;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级药学本科班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班,将2013级药学本科班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应用探索性实验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在传统实验教学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学习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在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探索性实验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结论探索性实验教学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高职护理专业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

    为使护理专业青年教师能更快地胜任教师工作,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导师制带教模式尤其是高质量的导师带教团队会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顺利。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春艳;汪蔓;袁翠红;王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高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基于高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梁金香;童安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主要平台。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尝试将党团组织活动延伸到学生公寓,并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并付诸实践,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和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者:石善儒;赵明;王悦;李如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生药学教学与2015版《中国药典》的结合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专业课,生药鉴定是生药学的核心内容,其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中国药典》。在生药学的教学中,结合2015版《中国药典》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与增补,利用2015版《中国药典》让学生深入了解药学领域各专业的知识点,通过《中国药典》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让学生了解生药质量标准发展动向,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2015版《中国药典》讲授生药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范卫卫;张磊;李丽丽;毛东东;陈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的应用性分析

    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遵循“从临床中来,到教学中去,再回归临床”的原则,具有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以急救任务为导向,以图表式急救护理流程为框架,将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融入急救流程之中,可以促进急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三维无缝隙案例教学的发展,有效解决护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徐雯;向克兰;王青丽;殷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医药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为使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自觉自愿地遵守和维护医药企业的管理制度,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快速转换,在医药企业文化的授课中,通过对企业文化一般概念的学习,着重介绍“人民群众健康高于一切”这一医药企业的文化核心,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使得学生深刻感受医药企业文化的氛围,了解医药企业的文化特点。

    作者:李扶昆;陈宇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目的: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某月全部专家门诊的有效挂号数据18559条,分别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4个方面比较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患者的候诊时间差异。结果预约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29.6分钟,现场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68.7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挂号方式患者的候诊时间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有关(P<0.05)。结论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应积极加大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力度,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赵莲娣;宋国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

    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对于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思维导图这一多功能工具运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同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李静;李潇;龚慕辛;李朝霞;翟永松;贺蕊;吴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一年以上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向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所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在工作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武强荣;于一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生护理操作实训细节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护理操作实训细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个班护生为实验组,在护理操作实训细节管理中应用思维导图;4个班护生为对照组,未使用思维导图。其中实验组利用思维导图,将选取的护理操作实训内容制作成彩色塑封卡片并固定,在授课时借助思维导图卡片讲解操作要领,并按照思维导图的流程示范操作。结果实验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细节管理得分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认为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快速掌握操作要点。结论思维导图能够促使护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通过加强细节要点的练习,有助于提高护生护理操作实训细节管理水平。

    作者:周寒寒;洪震;翟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结合宜昌三峡地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从人才培养层次、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提高农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作者:孙光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警示输液贴在静脉用药过程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观察警示输液贴在特殊药物中应用的效果,减少和避免输液不良事件及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从2015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本院草堂病区老年内五科在应用静脉特殊药品时,使用警示输液贴,即在药瓶上贴红色字体输液贴(上面有打印出来的床号、姓名、用药等),并观察应用后的效果。结果使用警示输液贴后,病人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使用警示输液贴前(P<0.01);使用警示输液贴后,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使用警示输液贴前(P<0.05)。结论使用警示输液贴,有利于预防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可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提高病人及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刘燕;李交;马天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