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琼;任玉嘉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专科护士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对2013、2014年两届专科护士运用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可极大地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学员普遍反映对此模式的查房教学效果满意。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可以运用于心内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查房教学中。
作者:缪爱凤;钱红继;王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信息化教学打破学习空间、资源的局限性,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中职学生对生药学学习的积极性,将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应用于生药学教学中,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思考中。
作者:李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亚麻酸是机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α-亚麻酸与健康及疾病的关系,主要对植物α-亚麻酸的生物活性与功效做一综述。
作者:李先辉;张洁;李超;谌新兴;杜紫阳;覃科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从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背景、项目开发、实施结果和讨论等方面阐述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彭文蔚;丁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基于“天使之城”网络学习平台高职护生的学习感受及体验,为现代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深入访谈法,了解13名高职护生对“天使之城”学习空间的学习体验。结果采取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得出5个主题:便捷,增强师生、生生沟通交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便于理解知识,具有时空滞后性。结论对“天使之城”学习空间的学习,有助于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在病原生物及免疫学课程中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自选考试和必选考试。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学生的肯定。
作者:梁卉;周敏;皮克;欧阳坚;杨英;闻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中融入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教学干预对高职护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高职院校2012级6个班级共26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融入人本主义教学观。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共情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的共情能力指标得分及人文关怀品质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共情能力指标得分差值和人文关怀品质指标得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中融入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教学干预既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作者:刘丽琼;任玉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同理心是指能具洞察力的觉察个案的感觉和情绪及情绪背后的意义,并将所感受到的与个案分享[1]。从护患关系的角度来讲,同理心要求护理人员能敏锐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重视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和位置理解患者的立场和初衷,并及时给予患者真正需要的回应,让患者了解到你愿意为他着想,感受到关怀、尊重。将同理心应用于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中,对培养护生换位思考、关爱患者等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菊;张先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师生交流、小组学员交流并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以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作者:杨宝华;张爱华;李琳;彭玉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遵循“从临床中来,到教学中去,再回归临床”的原则,具有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以急救任务为导向,以图表式急救护理流程为框架,将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融入急救流程之中,可以促进急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实践三维无缝隙案例教学的发展,有效解决护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徐雯;向克兰;王青丽;殷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某月全部专家门诊的有效挂号数据18559条,分别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4个方面比较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患者的候诊时间差异。结果预约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29.6分钟,现场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68.7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挂号方式患者的候诊时间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有关(P<0.05)。结论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应积极加大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力度,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赵莲娣;宋国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制订学习目标、组织团队学习和效果评价,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实施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TBL教学模式可以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中逐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陈彻;王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互动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动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观察学生听课情况,检查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促进了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终提高了大学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林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主要探讨“逆向思维”教学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逆向思维”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及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超声及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该方法可以缩短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过渡时间。
作者:乞艳华;姜珏;蔡东阁;李谦;刘娜;余珊珊;周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为使护理专业青年教师能更快地胜任教师工作,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导师制带教模式尤其是高质量的导师带教团队会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顺利。导师制带教模式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春艳;汪蔓;袁翠红;王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为使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自觉自愿地遵守和维护医药企业的管理制度,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快速转换,在医药企业文化的授课中,通过对企业文化一般概念的学习,着重介绍“人民群众健康高于一切”这一医药企业的文化核心,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使得学生深刻感受医药企业文化的氛围,了解医药企业的文化特点。
作者:李扶昆;陈宇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从本科医学教育到临床实践工作的过渡及培训作用,但由于各地区及医院培训制度的差异,目前在培训制度的建立、培训的内容及教授、培训成果的考核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差异。结合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特点和本单位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经验,提出在我国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医学教育和临床培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谢颖颖;方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护生的职业理想培养是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它贯穿于护生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护理职业理想是护生对未来护理职业生活的规划、追求和期望,它将直接影响护生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就[1]。解剖学是护生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解剖教学阶段也是护生形成职业理想的启蒙阶段。以解剖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阐述护理职业理想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探寻影响护生职业理想形成的因素,并紧密联系护理解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运用“专业转换、内容渗透”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护生在学好解剖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救死扶伤、乐于奉献、服务患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
作者:刘求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以青少年儿童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全新的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加强学生表面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珠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体育教师深受慢性咽炎、皮炎、颈椎病、静脉曲张、运动性损伤和焦虑心理等的困扰,影响体育教师的健康和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对改善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毛建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