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旧产程标准改善自然分娩的临床对照研究

张翰儒;刘博;王德贵

关键词:产程标准, 剖宫产率, 分娩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与2015年1月产科分娩中心待产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药物镇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分娩的197例为旧产程组,2015年1月分娩的193例为新产程组,对比两组在剖宫产、产时医疗干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新产程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及安定使用率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中转手术及产钳助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新产程标准作为临床指导,既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又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现状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促进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赣南医学院一至三年级30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医学生成人依恋倾向与人际困扰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人际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显著相关,是影响其人际关系的重要变量。

    作者:裴志珍;张灵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医课程学习现状及对策

    中医药因低廉的价格成本、安全性、显著的疗效优势,在基层、农村很受欢迎。作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中医知识。本文从中医课程教学现状着手,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危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药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企业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但是随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实施,也暴露出部分问题,影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周振华;骆航;李玉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

    分析化学作为高职医学院校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一套适合分析化学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笔者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畅谈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引入一些新的评价参数,设计评价量表,充分体现评价体系多元化和过程化。

    作者:白亚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开腹手术后采用多头腹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部切口愈合时间及裂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安静、翻身、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部切口裂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翻身、咳嗽时VAS分值、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手术后使用多头腹带能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腹部切口裂开,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丽;王莉薇;刘萌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留守少年儿童健康状况、增强其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7个地市1380名10~12岁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河南省7个地市的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在测试项目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除耐力项目的1分钟跳绳留守少年儿童好于非留守少年儿童外,其他项目指标非留守少年儿童均好于留守少年儿童。

    作者:南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四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信效度较好的中文版学业倦怠量表-学生版和学业投入量表为基础,结合临床药学本科生特点,设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调查问卷。采用此问卷对某校一、二年级226名四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随堂调查,并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学生中,162名(71.7%)存在学业倦怠,143名(63.3%)存在学业投入不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就业前景、缺乏监督、高考结束放松期、情感问题是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F=3.480,R2=0.375, P<0.05);学习动力、上网情况、家庭经济条件、情感问题、社团活动是学习投入不足的影响因素(F=3.531,R2=0.325,P<0.05)。结论低年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存在明显的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不足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引导和适度矫正。

    作者:楚婷;秧茂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应对能力干预对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对能力干预对提高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38例肝癌患者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应对能力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得分明显提高,可理解性、易控制性、有意义性3个维度得分和SOC-13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和自我管理环境3个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对能力干预可提高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抗病能力,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

    作者:何影;李欢;曾喜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技能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与职业防护技能掌握情况。方法对课题班共1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职护生一致认为学校没有专门开设护理职业安全教育课程;有23.2%的护生完全不知道护理职业安全内容,有51.5%的护生认为学校现有的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内容与课时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护生职业防护技能掌握率整体偏低。结论中职卫校应开设护理职业安全教育课程,或在现有条件下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以改善目前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现状。

    作者:蒋羽霏;文晖;蒋桂梅;赵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我校升格后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校首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了解我校从中职升格为高职后,教师课堂教学胜任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方法采用自制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调查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平均得分85.35分,得分率高的项目是教学态度,得分率低的是教学方法。结论我校临床护理教师能胜任高职课堂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对教师进行严格选拔外,还应加强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与板书结合应用。此外教师还要加强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

    作者:罗永红;王婷婷;张玉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校院合作推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学生、学校、医院和社会多方共赢。本文详细阐述我校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存在问题以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作者:唐省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1名医护人员使用电子设备时的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11名医护人员共有888项次反馈,其中643项次反馈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占72.4%;职业、性别、年龄和学历是影响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相关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医疗数据信息泄漏。

    作者:郭琴;谢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视阈

    健康中国理念的倡导,健康服务产业的兴盛,是卫生类高职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经营性的理念观察学校发展,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的框架,研究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

    作者:薛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事困难气道管理培训7年体会

    困难气道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临床危象,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相关培训和研讨在各地广泛开展。由于各地条件和技术的差异,其困难气道管理理论与实战技能参差不齐。我院面向全国举办困难气道管理学习班已有7年时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较成熟的困难气道管理理念,现对教学过程中学员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郑俊奕;王可佳;罗艳霞;陈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2015—2016学年学习循证医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STATA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的评价为:满意:76.0%,较满意:21.9%,不满意:2.1%。影响循证医学教学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授课的准备及条理性、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及互动。结论针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循证医学教学效果。

    作者:陈颜夙;孙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构建与实践--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结合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实践,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李俊平;聂立勇;王林玲;何雪君;廖伊茜;朱兰寸;马廷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高专院校“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例

    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学模式,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载体,进一步验证该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教学实践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从课堂氛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看,该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邱艳明;杨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课程建设及探索

    针对当前医学教育状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核心,设计多种教学模块,优化学科资源,构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增加学生专业信息量、促进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

    作者:麻微微;周催;苑林宏;余焕玲;李鹏高;席元第;吕晨艳;肖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社会对康复医疗需求增加,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康复治疗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与国际接轨康复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做初步探讨。

    作者:陈庆庆;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总结出“3+2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仅满足高职高专职业素质教育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