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6年17期文献
  • 小组讨论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探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应用小组讨论法的目的及设计要点。通过基于小组分析、讨论的小组讨论法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了创造性思维。

    作者:李志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阐述自己对课程把握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基础护理学教学为例,分别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条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课程创新等方面介绍说课设计,以期为本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朱晓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临床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内容多、作用机制复杂、理论性强,仅以单一教学模式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曾富佳;丁丽娜;张珏;张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探索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章为例介绍Sandwich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将2014级护理1班作为实验组(Sandwich教学组),2014级护理2班作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采用期末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Sandwich教学法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平均分为84.37分,对照组学生平均分为78.72分)。结论 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起胜;黄娟;杨艳;刘彬;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翻转课堂在健康史采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

    通过课前完成学习任务、课中情景模拟、课后综合训练,在健康史采集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及实际效果。

    作者:曾贵峰;寇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与式学习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参与式学习、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纷纷走进语文课堂,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提高了其人文素养。

    作者:龚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生药学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两种“旅行”中学到真知

    针对生药学教材千篇一律的内容格式、相似且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以“旅行”发现为依托,合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创设两种情境,实现既定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校内课堂上跟着教师去“旅行”;利用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到野外和实训基地去“旅行”,在愉悦的心境下自主学习。

    作者:傅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讨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设方向。课程内容:以医学生培养为中心,融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于一体;教学方法: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辅助教学;考核方法:采取多元化考核方法,融日常、网络、实践考核于一体。

    作者:聂广桥;张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伤科学教学适应基层人才需求的探析

    从精简教学任务、突出重点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教学,重视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练习方面探讨中医伤科学教学如何适应基层卫生人才需求。

    作者:邹来勇;汤群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医课程学习现状及对策

    中医药因低廉的价格成本、安全性、显著的疗效优势,在基层、农村很受欢迎。作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中医知识。本文从中医课程教学现状着手,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危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临床课程PBL教学体会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长沙医学院20所附属及教学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部分临床课程采取PBL教学,并针对PBL教学相关内容进行考试。PBL教学班成绩高于非PBL教学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PBL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周毅;谭珊;徐赛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思维导图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我校2014、2015级临床本科班中随机抽取152人作为实验组、156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授课时采用思维导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形式。以教学效果评价表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思维导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对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可协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增进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敖华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系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系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系统教学法,通过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并与常规教学法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8.4%)、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更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系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深受学生欢迎。

    作者:贺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论多媒体授课对提高推拿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为提高学生推拿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授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方式,收到较好效果。现结合推拿学三大实训项目:经络腧穴定位、推拿手法及推拿辨证治疗,谈一些教学体会。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微课设计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医用化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理论知识抽象,若不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学生学习会有很大困难。微课作为近年来逐渐普及的现代教学形式,在高职教育中广受好评。根据医学专业特色和职业教育目标,以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为例,探讨如何采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陈晓姣;杨智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档案袋法评价方式在临床寄生虫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为改变我院专业课考试单一模式,使考核能够更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我们在2012级检验专业临床寄生虫检验教学中采用档案袋法评价方式。通过收集实验组学生信息表、论文、实验佐证照片、作品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该评价方式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张浩;郭俊杰;吕丽艳;孙艳;姚淑娟;吴丽娜;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四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信效度较好的中文版学业倦怠量表-学生版和学业投入量表为基础,结合临床药学本科生特点,设计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调查问卷。采用此问卷对某校一、二年级226名四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随堂调查,并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学生中,162名(71.7%)存在学业倦怠,143名(63.3%)存在学业投入不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就业前景、缺乏监督、高考结束放松期、情感问题是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F=3.480,R2=0.375, P<0.05);学习动力、上网情况、家庭经济条件、情感问题、社团活动是学习投入不足的影响因素(F=3.531,R2=0.325,P<0.05)。结论低年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存在明显的学业倦怠和学业投入不足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引导和适度矫正。

    作者:楚婷;秧茂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留守少年儿童健康状况、增强其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7个地市1380名10~12岁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河南省7个地市的留守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在测试项目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除耐力项目的1分钟跳绳留守少年儿童好于非留守少年儿童外,其他项目指标非留守少年儿童均好于留守少年儿童。

    作者:南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1名医护人员使用电子设备时的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11名医护人员共有888项次反馈,其中643项次反馈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占72.4%;职业、性别、年龄和学历是影响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相关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医疗数据信息泄漏。

    作者:郭琴;谢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西藏某高校学生感冒用药知识认知及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西藏大学学生对感冒的认知情况和用药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感冒是否有自愈性方面,男生回答正确率为88.0%,女生回答正确率为80.1%;对用药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2.1%;大学生存在不良用药行为,不良用药率为52.1%。结论大学生对感冒及相关用药知识的认知存在误区,有不良用药等问题。

    作者:杜员员;胡秀丽;郑凯华;玉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技能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与职业防护技能掌握情况。方法对课题班共1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职护生一致认为学校没有专门开设护理职业安全教育课程;有23.2%的护生完全不知道护理职业安全内容,有51.5%的护生认为学校现有的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内容与课时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护生职业防护技能掌握率整体偏低。结论中职卫校应开设护理职业安全教育课程,或在现有条件下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以改善目前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现状。

    作者:蒋羽霏;文晖;蒋桂梅;赵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现状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促进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赣南医学院一至三年级30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医学生成人依恋倾向与人际困扰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人际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显著相关,是影响其人际关系的重要变量。

    作者:裴志珍;张灵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陕西省西咸地区养老护理员现状调查与培训思考

    调查陕西省西咸新区18家养老机构123名养老护理员基本情况。结果显示,养老护理员队伍存在年龄、学历等结构不合理现象,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少,养老护理员技能差、持证率较低、流动性大、缺乏系统培训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善养老护理员现状的建议。

    作者:孟园;冯小菊;刘喜文;李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定西市幼儿园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病因、诱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定西市幼儿园医务科就诊并诊断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患儿53例,取其阴道口阴道分泌物行白带常规检查、一般细菌培养。结果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96.23%,以清洁度Ⅱ为主(90.57%),3~5岁为高发年龄段。结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以棒状杆菌和霉菌居多,局部对症治疗与全身联合治疗该病效果好。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2015—2016学年学习循证医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STATA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的评价为:满意:76.0%,较满意:21.9%,不满意:2.1%。影响循证医学教学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授课的准备及条理性、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及互动。结论针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循证医学教学效果。

    作者:陈颜夙;孙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高职院校护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水平。方法采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量表对某高职院校368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98.54±14.26)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价值观量表得分为(80.36±27.25)分。结论学校及医院有必要加强护生职业认同教育,提升护生职业价值感。

    作者:郭慧东;郭慧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学生智能手机沉迷与非适应性认知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沉迷与非适应性认知的关系,为探寻大学生手机沉迷干预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湖州师范学院35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手机沉迷问卷和非适应性认知量表(DOCS)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沉迷问卷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在手机使用的持续性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在手机使用的技术性维度上得分高于女生;人文专业学生在手机使用的冲突性维度上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手机沉迷与非适应性认知呈正相关,社会性满足、逃避与退缩是影响手机沉迷突显性、持续性、戒断性和冲突性的重要变量,孤独/消沉、减少冲动的控制是影响手机沉迷技术性的重要变量。结论大学生智能手机沉迷与非适应性认知关系密切,应及时对其进行认知干预,形成对手机使用的合理认知。

    作者:田秀菊;陈汉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我校升格后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校首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了解我校从中职升格为高职后,教师课堂教学胜任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方法采用自制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调查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平均得分85.35分,得分率高的项目是教学态度,得分率低的是教学方法。结论我校临床护理教师能胜任高职课堂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对教师进行严格选拔外,还应加强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与板书结合应用。此外教师还要加强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

    作者:罗永红;王婷婷;张玉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烟台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高年级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目的:了解烟台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青春期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选取2015—2016年烟台市龙海小学和幸福小学四、五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女生,对其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青春期健康知识来源于学校开设课程的占40.15%,来源于家庭的占28.25%;44.61%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怀孕,85.87%的学生不知道青春期是否会怀孕,25.65%的学生不会正确处理性冲动;56.13%的学生不会正确处理性骚扰。结论大部分烟台市外来务工子女了解青春期健康知识,但对两性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大青春期健康知识尤其是两性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躁动的青春期。

    作者:赵全红;韩美玉;刘志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医学基础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以及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总体评价,探索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强化医德教育、渗透哲学思想教育、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模式、强化人文课程教育作用。

    作者:段正秀;佈仁托娅;刘慧博;宾巴;娜仁图雅;袁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学院校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9个院(系)2010—2013级医学本科生中随机抽取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不同年级学生及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大四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高,农村与城市户口学生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引导,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作者:徐敏纹;王琪;靳蕊;吴璞琦;姚蕾;刘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及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及兼职动机以及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兼职人群与学校提出建议和参考。方法根据专业和年级,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及兼职现状以及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50.6%的学生有过兼职经历或正在兼职。农村学生兼职所占比例高于城镇学生,女生兼职比例高于男生,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超过半数的父母家人对待学生兼职的态度是由自己决定,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以缓解经济压力和增加社会经验为主。结论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兼职行列,学生的兼职动机主要来自于家庭及生活环境,希望通过兼职缓解经济压力、锻炼自己,使自己早日融入社会。

    作者:冯雪;黄众;袁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药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企业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但是随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实施,也暴露出部分问题,影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周振华;骆航;李玉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总结出“3+2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仅满足高职高专职业素质教育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校院合作推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学生、学校、医院和社会多方共赢。本文详细阐述我校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存在问题以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作者:唐省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0年国家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师。笔者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宏;储成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学专科院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探索

    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决定着高校竞争的成败。针对目前医学专科院校传统教学理念多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多重知识轻技能,实践教学队伍地位尴尬,不能适应高校发展与竞争的步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措施内容包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分级管理,责权明晰;科学定岗,分工明确;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潜能。旨在鼓励实践教学人员安心工作,提高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学校、提高学校竞争力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构建与实践--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结合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实践,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李俊平;聂立勇;王林玲;何雪君;廖伊茜;朱兰寸;马廷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视阈

    健康中国理念的倡导,健康服务产业的兴盛,是卫生类高职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经营性的理念观察学校发展,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的框架,研究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

    作者:薛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社会对康复医疗需求增加,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康复治疗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与国际接轨康复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做初步探讨。

    作者:陈庆庆;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时代要求的高校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卫生管理领域凸显诸多问题。国家、社会、民众对卫生服务要求渐高,对卫生服务管理者的素质、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承载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改革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适应时代发展出发,提出卫生管理人才培育路径,为完善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作者:张鹏程;涂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激励理论看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及策略分析

    从职业倦怠与激励理论入手,分析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作者:储爱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双语教学在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中的实践

    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国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我校药学本科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的部分章节开展双语教学。本文就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马秀娟;张晓冬;高方圆;陈基快;袁伯俊;陆国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高专院校“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例

    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学模式,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载体,进一步验证该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教学实践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从课堂氛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看,该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邱艳明;杨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法律相关课程对提高中医院校学生医事法律素质的作用研究

    医事法律素质培养可直接影响中医院校学生适应医学实践发展的能力及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通过阐明法律相关课程在中医院校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毕业后对临床工作的帮助及中医院校学生医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法律相关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目前中医类院校法律相关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刘杨;韩艳玲;苗宇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职护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对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各类医院及护理机构对护理专业技能教学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专业教师临床护理实践缺乏,各类医院及护理机构对护理专业技能教学需求很高。就如何对中职护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培养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李秀青;孙新华;张梅;赵静;王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校园活动对中职德育的影响--以临夏州卫生学校系列校园活动为例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临夏州卫生学校系列校园活动为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马庆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在分析图书馆存在问题和读者用户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我国灾难救援护士培养研究进展

    对国内外灾难护理学教育进展进行研究,分别从有效院前急救的需要、灾难救援工作特点的需要等方面阐述地方医院灾难救援护士再培训的必要性。

    作者:麦剑荣;陈乐怡;黄廷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反腐新常态下医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构建

    廉洁教育能促进医学生抵御社会转型期的负面消极影响,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医德修养,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医疗腐败,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势在必行。在反腐新常态下,通过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多重平台和载体,营造校园廉洁文化氛围,为培养具备良好医学伦理道德与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卫生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鞠永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根据高职实践教学的本质特性,结合目前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备突出职业能力的中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作者:蒋桃;黄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高职医学院校医学实验课能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及笔者医学实验带教经验,介绍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我校药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已在4届药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在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实训效果。本文将通过对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的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综合实训效果。

    作者:邢志霞;崔燕兵;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智能手机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智能手机日渐强大的功能和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冲击。为将智能手机有效合理地应用于药用植物学教学,从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朱芸;王翔飞;李鹏;王琪;唐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实践研究

    对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介绍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评价方法,阐述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程家蓉;曲中堂;蒋文;田树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家兔呼吸运动调节的实验改进

    现以“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为例,总结课上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王雪颖;米丽娜;韦龙生;杨铮;王金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微课在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

    产科实训一直是产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探讨将微课应用于产科学实训教学,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产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赵万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在护生心肺复苏技能训练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对护生心肺复苏技能训练的作用。方法从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大专班中随机抽取9个班共111名护生,采用普通模拟人和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训练,分别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从操作的评估、呼救与记录时间、按压位置、上臂伸直、上臂与病人胸壁垂直、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频率、吹气量和总成绩来看,护生采用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练习比普通模拟人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从性别角度来看,采用普通模拟人练习,女生上臂伸直、人工呼吸频率、吹气量得分低于男生,且差异有显著性;采用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男生按压频率、人工呼吸频率、吹气量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网络版交互式急救系统能纠正护生的错误操作,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技能。

    作者:王尉;王为民;战明侨;贾世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旧产程标准改善自然分娩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与2015年1月产科分娩中心待产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药物镇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分娩的197例为旧产程组,2015年1月分娩的193例为新产程组,对比两组在剖宫产、产时医疗干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新产程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及安定使用率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中转手术及产钳助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新产程标准作为临床指导,既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又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

    作者:张翰儒;刘博;王德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593例住院患者术前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3例标本中检出阳性6例,阳性率1.01%,其中男性两例,阳性率0.70%,女性4例,阳性率1.30%,男性阳性率低于女性。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中有妊娠史3例,输血史2例,冷抗体1例。因此,在输血患者中发现妊娠期妇女应予以高度重视,保证输血安全。593例中,汉族561例,阳性率0.89%;藏族32例,阳性率3.13%。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时应将不规则抗体筛查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张会玲;马强虎;王新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1例患者乳腺钼靶检出钙化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分布等特点,并与超声、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钼靶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钼靶检出率100.00%,超声检出率11.27%;钼靶检出良性钙化39例(97.50%),恶性钙化28例(90.32%);超声检出良性钙化8例(20.00%),恶性钙化0例(0.00%)。结论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芝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注个体幸福强化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性功能”为本位是不完善的,关注个体幸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强化积极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提升教育者综合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改善教育外在环境4个方面来实现。

    作者:高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11例多发性硬化病相关性视神经炎治疗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11例多发性硬化病(MS)相关性视神经炎(ON)患者的治疗,提高对ON与MS相关性的认识,探讨ON和MS的关系,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本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以ON为首发症状的MS患者11例(13眼),年龄18~57岁,平均(41.43±2.52)岁;发病时间2~42 d,平均(16.74±4.25) d;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果10例(12眼)治疗效果满意,1例不满意。结论对于以ON为首发症状的MS相关性ON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为首选方案,发病4周内治疗效果好。 MRI是检出MS高敏感性的理想方法。

    作者:苏莉;刘永民;刘永红;王亦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应对能力干预对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对能力干预对提高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38例肝癌患者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应对能力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得分明显提高,可理解性、易控制性、有意义性3个维度得分和SOC-13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和自我管理环境3个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对能力干预可提高肝癌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抗病能力,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

    作者:何影;李欢;曾喜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开腹手术后采用多头腹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部切口愈合时间及裂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安静、翻身、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部切口裂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翻身、咳嗽时VAS分值、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手术后使用多头腹带能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腹部切口裂开,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丽;王莉薇;刘萌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究64层螺旋CT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果

    目的: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109例行64层螺旋CT诊断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4层螺旋CT对卵巢肿瘤类型的诊断情况,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层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性为87.86%、假阴性率为10.20%、假阳性率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0.16%、阴性预测值为89.58%。结论64层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一例腹茧症并发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

    针对腹茧症并发肠梗阻患者,应做好手术护理,给予营养支持,保持输液管道畅通,及时口服乳果糖,不宜过早拔除胃管,做好引流管及胃管护理、石蜡油胃管注入及中医针灸护理,采取舒适体位,重视口腔卫生,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刘淑琴;郑硕;魏邦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35例,缺血性脑卒中25例。3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20例(57.1%);2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10例(40.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比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夏艳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评价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85名学生分为14个学习小组,分别采用模拟面试结合典型案例讨论和PPT汇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两种教学形式,并对两组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更倾向于灵活多变的组合教学形式,认为“提炼问题”和“分析资料”较难,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结论多种形式组合的研究性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廖月霞;刘恒旸;渠吉皊;陈曦;秦阳;袁媛;郝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实训教学的影响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是各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既能提高学生综合操作能力,又对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作者:凌玲;江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四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行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急需延长学制,增加理论课时,改革培养模式,重构四年制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变高职生综合素质不高、职业能力不足现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作者:倪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以“肌内注射”为例

    为培养医院所需的技能型护理人才,针对中职生特点,我校以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为试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理论,将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就工作”“毕业就上岗”的准备,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现状及建议

    目的: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提供建议。方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89人,调查其是否具备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及开展现状。结果混合式学习相关信息:80.5%的学生有电脑,容易获取网络资源;44.2%的学生有网络学习习惯。混合式学习开展现状:96.1%的学生喜欢混合式学习,51.2%的学生曾经或正在采用混合式学习,95.9%的学生曾进行过在线学习。学生的主观意愿:8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混合式学习,认为开展混合式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混合式学习易用性:61.7%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没有困难,有信心顺利进行混合式学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开展混合式学习期望较高,已具备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应积极推广该学习模式。

    作者:吴晓琴;梁少英;冯小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高专护理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特色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我校护理专业有近百年的历史沿革,做好专业调研,提炼特色,科学定位是关键。在特色专业建设措施方面,把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构建科学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评价和实训室建设,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使专业建设凸显特色。

    作者:望永鼎;刘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标准化病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创新临床护理考核方法,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实习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设定的情景下对高仿真无线模拟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填写问卷,由带教教师评价护生操作的正确性及规范性。结果通过该项考核,护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升了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标准化病人联合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临床护理考核得到护生认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罗艺;曹小萍;孙孝君;韩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总结我校十年来本科护理教育办学经验,找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革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办学定位,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专业特点和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龙苏兰;刘霞;左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多,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作者:向俊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

    分析化学作为高职医学院校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一套适合分析化学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笔者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畅谈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引入一些新的评价参数,设计评价量表,充分体现评价体系多元化和过程化。

    作者:白亚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采用文献回顾法、理论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适合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不断提升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该评价体系初步确立了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24项,可广泛用于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价。

    作者:杨龙;滕雪萍;黄勇;班克杰;孙忠亮;王章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四大基本鉴定方法的生药学实验考核机制改革

    围绕四大基本鉴定方法对传统生药学实验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全方位开展专业技能培养,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生药学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模式,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使学生掌握的技能更加全面,实现了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

    作者:董巍;郭丽娜;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以期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Blackboard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构建急救护理学网络课程,并应用于二年制护理专业2014级急救护理学教学。结果网络课程各模块访问率均在10%以上;在线评价显示学生对网络课程整体设计、资源呈现及对学习的帮助作用均较认可;2014级学生期末笔试成绩高于2013级,其中客观题成绩两个年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网络课程对急救护理学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焦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学统计中常用的χ2检验在SPSS软件中的实现途径

    χ2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医学研究者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分析方式,效率较低;也有部分研究者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但由于研究目的和设计方式不同,不同资料形式的χ2检验在软件操作步骤和分析结果解释上容易混淆。本文通过实例,采用SPSS软件,以图解的形式对常用的χ2检验方法进行介绍,供医学研究者参考。

    作者:褚启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助产专业《人际沟通》教材的特色及教学建议

    阐述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人际沟通》(第3版修订版)编写的背景,分析其内容结构和特色,并对教学提出建议。

    作者:李姗姗;张志钢;孙矗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分子生物学操作课程改革实践

    针对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澳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借鉴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职教体系,对分子生物学操作课程进行改革实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余永红;马建荣;方春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顺应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探索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充分调研,把握全科医生岗位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制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临床过程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以“两个服务、一个融合”原则修订课程标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三提高”;建立并推进自主见习制度,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创新教材,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开展课证融合,改革考试制度;建设并及时更新基础医学课程网站,搭建学生学习及师生及时沟通的平台。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基础医学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马瑜红;郭遂成;刘荣志;李玲;胡清茹;夏西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课程建设及探索

    针对当前医学教育状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核心,设计多种教学模块,优化学科资源,构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增加学生专业信息量、促进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

    作者:麻微微;周催;苑林宏;余焕玲;李鹏高;席元第;吕晨艳;肖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急救意识养成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分析急救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院前急救、急诊救护、重症监护确定为三大学习情境,打破原有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选取课程内容的模式,精选突出急救护理岗位能力培养的11个常见的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任务。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将校内学习、演练、评价与岗位见习、感悟、参与相结合进行教学。

    作者:齐秀桂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母婴护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要理清建设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并与用人单位合作,做到资源与临床一线无缝对接,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作者:朱桐梅;潘青;艾梅;马荣华;张秋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建议,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服务体系。方法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共35家养老机构3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民政部门主管领导、卫计委主管领导、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养老机构院长和有关专家。结果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方面,饮食的要求高(35.2%);在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方面,41.0%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定期检查的服务;在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老年人对心理护理以及文娱活动这两项的需求较高(52.5%)。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建议调查显示,83.4%的老年人希望养老机构能提供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结论邯郸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正在启动,应健全“医养结合”相关制度,推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一体化资源配置,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作者:党瑞英;周燕;徐亮;刘凤丽;程冉冉;王芳;王雪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事困难气道管理培训7年体会

    困难气道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临床危象,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相关培训和研讨在各地广泛开展。由于各地条件和技术的差异,其困难气道管理理论与实战技能参差不齐。我院面向全国举办困难气道管理学习班已有7年时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较成熟的困难气道管理理念,现对教学过程中学员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郑俊奕;王可佳;罗艳霞;陈鸶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