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急救意识养成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齐秀桂

关键词:急救意识, 急救护理, 岗位工作任务
摘要:分析急救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院前急救、急诊救护、重症监护确定为三大学习情境,打破原有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选取课程内容的模式,精选突出急救护理岗位能力培养的11个常见的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任务。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将校内学习、演练、评价与岗位见习、感悟、参与相结合进行教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母婴护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要理清建设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并与用人单位合作,做到资源与临床一线无缝对接,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作者:朱桐梅;潘青;艾梅;马荣华;张秋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35例,缺血性脑卒中25例。3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20例(57.1%);2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10例(40.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比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夏艳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微课在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

    产科实训一直是产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探讨将微课应用于产科学实训教学,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产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赵万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0年国家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师。笔者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宏;储成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我校药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已在4届药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在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实训效果。本文将通过对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的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综合实训效果。

    作者:邢志霞;崔燕兵;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总结出“3+2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仅满足高职高专职业素质教育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现状及建议

    目的: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提供建议。方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89人,调查其是否具备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及开展现状。结果混合式学习相关信息:80.5%的学生有电脑,容易获取网络资源;44.2%的学生有网络学习习惯。混合式学习开展现状:96.1%的学生喜欢混合式学习,51.2%的学生曾经或正在采用混合式学习,95.9%的学生曾进行过在线学习。学生的主观意愿:8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混合式学习,认为开展混合式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混合式学习易用性:61.7%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没有困难,有信心顺利进行混合式学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开展混合式学习期望较高,已具备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应积极推广该学习模式。

    作者:吴晓琴;梁少英;冯小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智能手机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智能手机日渐强大的功能和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冲击。为将智能手机有效合理地应用于药用植物学教学,从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朱芸;王翔飞;李鹏;王琪;唐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2015—2016学年学习循证医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STATA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的评价为:满意:76.0%,较满意:21.9%,不满意:2.1%。影响循证医学教学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授课的准备及条理性、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及互动。结论针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循证医学教学效果。

    作者:陈颜夙;孙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思维导图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我校2014、2015级临床本科班中随机抽取152人作为实验组、156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授课时采用思维导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形式。以教学效果评价表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思维导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对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可协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增进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敖华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社会对康复医疗需求增加,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职康复治疗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与国际接轨康复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做初步探讨。

    作者:陈庆庆;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旧产程标准改善自然分娩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与2015年1月产科分娩中心待产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药物镇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分娩的197例为旧产程组,2015年1月分娩的193例为新产程组,对比两组在剖宫产、产时医疗干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新产程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及安定使用率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中转手术及产钳助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新产程标准作为临床指导,既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又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

    作者:张翰儒;刘博;王德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论多媒体授课对提高推拿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为提高学生推拿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授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方式,收到较好效果。现结合推拿学三大实训项目:经络腧穴定位、推拿手法及推拿辨证治疗,谈一些教学体会。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视阈

    健康中国理念的倡导,健康服务产业的兴盛,是卫生类高职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经营性的理念观察学校发展,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的框架,研究卫生类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背景。

    作者:薛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多头腹带在预防开腹手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开腹手术后采用多头腹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部切口愈合时间及裂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安静、翻身、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部切口裂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翻身、咳嗽时VAS分值、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手术后使用多头腹带能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腹部切口裂开,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丽;王莉薇;刘萌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评价以小组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85名学生分为14个学习小组,分别采用模拟面试结合典型案例讨论和PPT汇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两种教学形式,并对两组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更倾向于灵活多变的组合教学形式,认为“提炼问题”和“分析资料”较难,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结论多种形式组合的研究性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廖月霞;刘恒旸;渠吉皊;陈曦;秦阳;袁媛;郝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11例多发性硬化病相关性视神经炎治疗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11例多发性硬化病(MS)相关性视神经炎(ON)患者的治疗,提高对ON与MS相关性的认识,探讨ON和MS的关系,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本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以ON为首发症状的MS患者11例(13眼),年龄18~57岁,平均(41.43±2.52)岁;发病时间2~42 d,平均(16.74±4.25) d;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果10例(12眼)治疗效果满意,1例不满意。结论对于以ON为首发症状的MS相关性ON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为首选方案,发病4周内治疗效果好。 MRI是检出MS高敏感性的理想方法。

    作者:苏莉;刘永民;刘永红;王亦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时代要求的高校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卫生管理领域凸显诸多问题。国家、社会、民众对卫生服务要求渐高,对卫生服务管理者的素质、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承载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改革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适应时代发展出发,提出卫生管理人才培育路径,为完善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作者:张鹏程;涂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家兔呼吸运动调节的实验改进

    现以“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为例,总结课上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王雪颖;米丽娜;韦龙生;杨铮;王金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构建与实践--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结合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L9(34)实验设计优化三颗针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精制工艺的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实践,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李俊平;聂立勇;王林玲;何雪君;廖伊茜;朱兰寸;马廷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