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视频在油镜使用实训中的应用优势

钟芝兰;陈惠业

关键词:显微镜油镜, 自制视频, 实训
摘要: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自制显微镜油镜使用教学视频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减轻教师工作量,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符合教学创新要求。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学龄前儿童母亲儿童慢性肾脏病认知及早期预防行为分析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母亲儿童慢性肾脏病(CKD)认知情况和早期预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儿童CKD的研究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兰州市城关区10所托幼机构3~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CKD及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情况,分析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肾病史与早期预防行为得分的关系。结果母亲CKD知晓率为60.05%,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率为32.14%。多数母亲经常或偶尔在儿童饮食、饮水、用药及尿液观察等方面预防肾脏病;绝大多数母亲能经常有意识避免儿童在重金属、农药、高温、电磁辐射、被动吸烟等有害环境中暴露。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肾病史以及对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率对其抚养行为等级有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母亲普遍缺乏CKD及儿童隐匿性肾脏病认知和早期预防行为,应全面开展儿童CKD健康宣教,改变早期抚养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以降低儿童CKD患病率。

    作者:李艳芬;胡晓琴;邱皓;尉芝苗;裴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学历教育运行模式及启示--“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德国培训团研修报告

    本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学历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介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质量管理和学科认证方式及德国工商会的任务与作用,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感悟。

    作者:许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国学教育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国学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的总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情操,帮助其树立高尚的品格,而且能端正学生专业态度,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使之成为有博爱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文化传承者与专业精英。基于此,分析研究国学教育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的意义及路径,以期为护理专业教学提供更好的方法和借鉴。

    作者:庞红梅;孙一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阐述实验实训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构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内容及内涵进行探讨。

    作者:郑璐璐;付达华;王二丽;陈桐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高职助产专业改革的思考

    我国助产专业发展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已引起国家卫计委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家开始重视助产专业人才培养,2014年进行助产本科教育试点,但目前招生仍以中、高职层次为主。在新形势下高职助产专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以适应社会变革和职业需求,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高职助产专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助产专业改革的设想,以期提高助产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玉蓉;黄华山;邹坤;王荣俊;周晓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麻渣中总皂苷的实验条件研究

    目的:为此次课题做好前期研究工作,确定皂苷提取的佳条件。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剑麻总皂苷,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以胆固醇沉淀法为定性依据,研究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佳实验条件:提取次数为2次,乙醇浓度为95%,水浴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2 h。结论本次实验为从麻渣提取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数据,也进一步完善了此次课题的前期研究内容。

    作者:莫伟文;叶婉桂;杜建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完善服务体系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该县25个卫生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对妇幼卫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妇幼卫生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专业职称较低,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高,健康管理及疾病普查率相对较低;儿童保健及管理工作还需加大力度。结论要加快妇幼卫生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加大妇幼健康管理工作力度,促进卫生服务工作发展。

    作者:张银霞;曲红梅;魁发瑞;马维正;赵晶;赵国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液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探讨在血液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贺艳杰;李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探索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以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等方式确定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模型要素条目、行为表现,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包含6个维度36项行为指标。结论构建了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同时为指导教师选拔、测评、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李雨昕;杨茜;罗珊;龚存勇;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毕节市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毕节市卫校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护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卫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参加2014年护考的学生204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0.29%,总均分为(2.10±0.51)分,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92%。结论毕节市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轻度心理问题占绝大多数,学习压力感是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

    作者:黄蓉;张荣;张兴平;黄艳;刘珊;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小课教学优化多种教学模式比较

    通过对比3种实习小课教学模式,总结分析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主动探讨型学习及传统教学结合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教学模式,是本科临床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小课值得提倡的优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晋瑞;杨全新;陈欣;孙泓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与生涯未定向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和生涯未定向原因。方法针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采用生涯因素量表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本科生生涯定向确定量表得分为(3.24±0.42)分,生涯定向安适量表得分为(3.65±0.39)分;生涯未定向原因前3位为自我认识、科系因素、环境资讯;护理专业大二学生生涯定向安适程度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男生生涯定向安适程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生涯未定向原因上,大二和大三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在自我认识、焦虑犹豫、双趋冲突、抉择时机、外在阻力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结论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不理想,并且存在多种生涯未定向原因。护理院校应重视开展护理专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针对性强的护理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

    作者:党卓;贺子珈;于银玲;张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深圳市沙井街道居民《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调查深圳市沙井街道居民对《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认知及态度,促进辖区落实《控烟条例》相关规定。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式抽取16个社区,共146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辖区居民《控烟条例》重点知识知晓率不高;非户籍居民的知晓率低于户籍居民;居民文化程度越低,条例重点知识知晓率越低;居民控烟得分与条例支持程度、相关处罚认同程度与劝阻吸烟行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广播、楼宇广告、杂志、手机短信等途径获取条例知识的居民较少。结论辖区应通过手机短信、楼宇广告等多种途径,以非户籍与低文化程度居民为重点宣传对象,加强控烟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对条例实施的支持程度,保证条例顺利实施。

    作者:林佰敏;吕惠中;郭仲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总结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儿213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同时选取常规护理患儿3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例(3.29%),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0例(8.9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和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娄小丽;刘琼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浅谈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教育方法及解决措施,为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以达到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作者:叶万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属于医工结合专业,课程门类多,专业内容丰富。传统医学教育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三阶段式、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间重复交叉现象明显。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围绕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影像诊断、疾病治疗等问题进行追溯性教学,减少了各学科间内容的重复,强化了基础教学和临床的联系,渗透了知识和技能。以器官系统定位为中心的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是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个重大课程改革项目。

    作者:姚建新;殷燕;刘冬梅;姚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论“隐性因素”在高职基础护理技能比赛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重视形体、礼仪、普通话、气场、应变能力等“隐性因素”在高职基础护理操作比赛中的作用,是赢得高水平比赛的关键。方法以国家级护理技能比赛中涉及的5项基础护理操作为研究载体,将24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注重“隐性因素”的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培训方法。从操作成绩、精神风貌和学生自我评价3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隐性因素”在全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果敢能力。结论在高职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中注重“隐性因素”,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变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专家对高职护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看法与建议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专家对高职护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看法与建议,为完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山东省9所医院的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结果高职护生就业主要是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应重点培养、方向培养,不建议宽泛式培养;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护理职业价值观十分重要,应重视培养正确职业价值观,加强实践培训,注重实习就业指导,并增加相关课程学时。结论高职护理教育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岗位特点和护理专业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完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加强高职护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作者:郑硕;苗茂云;杨志丽;刘淑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中专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探索

    根据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堂教学效果,为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作者:姚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对实践教学的推动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是巩固教学成果,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激励机制。通过参与比赛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应变能力,促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使大赛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实践教学。

    作者:刘忠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