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Unity3D的三维模拟针刺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张伟;张淑苗

关键词:Unity3D, 三维模拟, 针刺, 虚拟现实
摘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Unity3D开发环境中,在虚拟人体上标注穴位、经络等信息,并通过操作实现虚拟针刺训练,帮助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掌握穴位、经络等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发布在Windows和Android平台,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版本。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完善服务体系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该县25个卫生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对妇幼卫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妇幼卫生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专业职称较低,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高,健康管理及疾病普查率相对较低;儿童保健及管理工作还需加大力度。结论要加快妇幼卫生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加大妇幼健康管理工作力度,促进卫生服务工作发展。

    作者:张银霞;曲红梅;魁发瑞;马维正;赵晶;赵国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员育人导师制”为例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党员育人导师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就“党员育人导师制”实践中“导什么”“怎么导”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

    作者:张彬祥;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探讨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效果,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6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两组脑血管病复发率及再次就诊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复发率和再次就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脑血管病复发率及再次就诊率,并可作为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预防策略之一。

    作者:任宝龙;张振帅;党慧英;赵晓燕;周欣;杨新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于Unity3D的三维模拟针刺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Unity3D开发环境中,在虚拟人体上标注穴位、经络等信息,并通过操作实现虚拟针刺训练,帮助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掌握穴位、经络等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发布在Windows和Android平台,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版本。

    作者:张伟;张淑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探索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以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等方式确定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模型要素条目、行为表现,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包含6个维度36项行为指标。结论构建了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同时为指导教师选拔、测评、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李雨昕;杨茜;罗珊;龚存勇;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程化药学服务背景下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改革初探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由于药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该课程时困难重重。在全程化药学服务背景下,急需对该课程重新定位,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审核及调配处方、提供合理用药咨询以及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药学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魏来;胡煜明;王玉霞;谭敏;钟华美;涂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务人员应用医院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医院数字图书馆知晓率及信息资源使用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74.9%的医务人员知晓医院有数字图书馆,医技人员知晓率、使用率高于临床一线医师和护士,使用目的主要为专业学习、科研和撰写论文,61.0%的人员认为目前医院数字图书馆不能满足个人学习需要,经常登录(每周5次以上)的人员仅占15.7%。结论医务人员医院数字图书馆知晓率、使用率不高,应拓展平台,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作者:骆书秀;吴显儒;禤丽萍;甘家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细胞迁移研究

    目的:了解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人表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在试验组培养基中加入KGF,于48、96、144 h后观察表皮细胞的迁移距离,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KGF可有效促进表皮细胞迁移。144 h后,试验组细胞迁移的距离几乎是对照组的2倍。结论 KGF是一种特异性较强、能够促使上皮细胞迁移的生长因子,应对其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学历教育运行模式及启示--“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德国培训团研修报告

    本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学历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介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质量管理和学科认证方式及德国工商会的任务与作用,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感悟。

    作者:许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卫生职业院校药理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药理学是卫生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加强药理学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改革药理学教学模式,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做了探讨。

    作者:魏宝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学龄前儿童母亲儿童慢性肾脏病认知及早期预防行为分析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母亲儿童慢性肾脏病(CKD)认知情况和早期预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儿童CKD的研究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兰州市城关区10所托幼机构3~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CKD及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情况,分析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肾病史与早期预防行为得分的关系。结果母亲CKD知晓率为60.05%,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率为32.14%。多数母亲经常或偶尔在儿童饮食、饮水、用药及尿液观察等方面预防肾脏病;绝大多数母亲能经常有意识避免儿童在重金属、农药、高温、电磁辐射、被动吸烟等有害环境中暴露。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肾病史以及对儿童隐匿性肾脏病知晓率对其抚养行为等级有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母亲普遍缺乏CKD及儿童隐匿性肾脏病认知和早期预防行为,应全面开展儿童CKD健康宣教,改变早期抚养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以降低儿童CKD患病率。

    作者:李艳芬;胡晓琴;邱皓;尉芝苗;裴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出院后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12月收治的200例初次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增加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生存质量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5.15±11.23)分,对照组为(56.50±12.93)分,P<0.05;干预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习惯、复诊随访得分及依从性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饮食均衡及正规服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主观健康感受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干预组再次住院率及急诊访问率明显下降。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龚放华;杨燕妮;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属于医工结合专业,课程门类多,专业内容丰富。传统医学教育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三阶段式、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间重复交叉现象明显。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围绕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影像诊断、疾病治疗等问题进行追溯性教学,减少了各学科间内容的重复,强化了基础教学和临床的联系,渗透了知识和技能。以器官系统定位为中心的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是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个重大课程改革项目。

    作者:姚建新;殷燕;刘冬梅;姚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研究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研究的必要性、科学化特点3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途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寻更加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唐俊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总结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儿213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同时选取常规护理患儿3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例(3.29%),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0例(8.9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和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娄小丽;刘琼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浅议特色学校护理专业教学环境建设

    特色学校就是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具有较高办学水平、育人效果显著且整体风格独特的学校。基于此,需要从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着手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从而形成符合中职护理校园的特色环境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在实践中形成自身特色。

    作者:吴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团队合作模式在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队合作模式在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506名学生设为对照组,2011级536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在实习前的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法,实验组采用团队合作训练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两种训练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对操作训练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团队合作模式运用于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专科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操作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操作练习的满意度,受到学生欢迎。

    作者:龚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于药学类专业学生角度的中高职衔接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药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对河南省药学类中高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问题。结果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及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满意度不高,认为专业实践课时偏少,课程设置重复,中职生升学途径不通畅。结论中高职衔接有利于学生实现升学,但目前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仍存在不足,学生升学途径还待进一步拓宽。

    作者:杨显辉;陆艳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卫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能力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文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复方白鲜皮抗菌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复方白鲜皮抗菌凝胶剂,并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复方白鲜皮抗菌凝胶剂中白鲜碱的含量。方法以白鲜碱为指标成分控制含量,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白鲜皮和苦参混合物浓缩液,确定了以1.0%卡波姆-940、1.0%冰片、10%甘油、5%乙醇、0.2%聚山梨酯80、0.1%羟苯乙酯、1.35%三乙醇胺为处方组成,通过外观和稳定性观察实验确定复方白鲜皮抗菌凝胶剂制备工艺。结果凝胶剂外观性状为淡黄色晶莹透明状胶体,气微清香;pH值约为6.7;稳定性试验表明本品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本品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手足癣主要致病真菌的抑菌试验表明该制剂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除菌率为71.8%。结论本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分析方法可用于控制白鲜皮抗菌凝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周爱媚;汪妍;方圆圆;陈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