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学龄儿童近视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孙莉;张文芳;杨乐欣;鲁建华;田静;酒旭东;邓铂林;杜媛媛

关键词:学龄儿童, 近视, 流行病学调查, 舟曲县
摘要:目的:调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汉族及藏族学龄儿童的近视状况及影响当地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舟曲县学龄儿童进行标准视力检查、验光检查等,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已有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调查对象中近视的有432人,当地近视患病率为17.02%。男生近视患病率低于女生(P<0.05);汉族近视患病率高于藏族(P<0.05);6~7岁儿童近视患病率为7.21%,8~9岁儿童近视患病率为10.76%,10~11岁儿童近视患病率为17.95%,12岁及以上儿童近视患病率为31.99%,不同年龄段儿童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儿童近视与性别、民族相关,近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近视相关的因素为父母近视、每日看电视时间、每日写作业时间、阅读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无痛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进行无痛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3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操作后研究组的MAP、HR、SPO2均较对照组高(P<0.05),注射部位疼痛、头晕恶心及心率减慢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宫腔镜诊治患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种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P、PBL、CP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将24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较3组规培医师考试成绩和对各自所采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3组规培医师在理论笔试、医学人文方面的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史采集、临床操作、病例分析方面,CP与PBL双轨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综合成绩也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规培医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与PBL单一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双轨教学能互补,更好地培养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文静;李亚琴;赵瑜;夏敏;曹兰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肾上腺素急诊抢救重度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中小剂量肾上腺素抢救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急诊抢救的120例重度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肾上腺素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方案:给予氨茶碱联合甲强龙;肾上腺素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肾上腺素组在治疗20分钟及30分钟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其中常规治疗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治疗20分钟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氧饱和度在治疗30分钟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肾上腺素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治疗10分钟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氧饱和度在治疗20分钟后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肾上腺素应用于急诊抢救重度哮喘患者,具有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寅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

    目前,在中职学校各专业都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课,有许多内容使中职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以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为依据,在文化课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学校应开展主要行业对本门文化课需求特点的调查,把握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本门文化课知识点、能力点的特殊要求。本文将对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做一些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同高职教育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存在明显短板,这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阐述实施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职业道德与素质缺失的原因,探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提出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

    作者:徐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2-3]。如休克早期不及时救治,常会因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朱琳;王升旺;张浩;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当前医患关系下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及改善对策

    目的:通过了解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讨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对策,以完善我国当前医学生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程岭红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量表[1]以及USLR量表[2]对部分医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总体上较好,但在责任心的各个方面均差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其中专业因素、报考医学院校的原因、是否为独生子女、社会实践完成方式、学校是否开展责任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因素这些方面均对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影响。结论注重社会实践、改善学校教育体系、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正面引导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作者:许丹妮;王冰洁;赵立文;沈海龙;郝吉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职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精神障碍对人类的困扰日益增多,医护人员掌握更多的精神专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以及课程特色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罗劲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现状论教师角色地位

    教师角色在医学教育案例教学中与传统教学差异较大,一堂匠心独具的案例分析课与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息息相关。教师不仅是医学教学案例的创造者、修改者和设计者,也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掌控者、聆听者和引领者。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社区医师脑卒中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将CBL结合PBL教学法应用到社区医师的脑卒中急救培训中,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80名社区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向两组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对教学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教学效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CBL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牟晓洋;吴晓辉;李栋良;张光亮;伍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问题

    近几年,我校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有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特长,同时也有比家庭健全学生更复杂的人格,使管教工作难度加大。他们这些“小众”群体往往会自动组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引导成功,他们的教育问题会改善很多,所以很有必要研究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每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唐鹏;田齐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体外对膀胱癌EJ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并对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的具体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谢雨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慕课背景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地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需要借鉴慕课的优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并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静;诸欣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课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微课具有形式多样、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等特点,近年来作为新型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外科手术学是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操作技能、手术整体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内容、特点,以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为立足点,结合微课的优势,讨论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利用优良的学习资源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本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辨证施护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利于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萍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形势喜人。但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已直接困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探讨如何对在读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种职业能力。

    作者:向俊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X线检查技术课程改革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影像检查技术及相关岗位,包括X线检查技师、CT检查技师、MRI检查技师、超声操作员、影像核医学检查技师等。 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重要位置。针对X线检查技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改革原有学科体系,将X线影像仪器设备的成像原理、工作原理、设备管理和检查技术等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构建X线检查技术新课程。校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依据X线检查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为X线检查技术岗位培养“技术精炼,理论扎实,素质优良”的X线操作技师。

    作者:任津瑶;马敬研;陈丽霞;葛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病理学专业重要的后备力量,如何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生教育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快速掌握行业新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以及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合格病理学人才。

    作者:崔晓宾;陈云昭;刘春霞;李锋;党鸿蔚;王良海;索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职医学生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现状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高职部分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医学生焦虑总的发生率为56.9%;焦虑发生率在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高职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职医学生焦虑现状不容乐观,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