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X线检查技术课程改革

任津瑶;马敬研;陈丽霞;葛超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X线检查技术, 课程改革
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影像检查技术及相关岗位,包括X线检查技师、CT检查技师、MRI检查技师、超声操作员、影像核医学检查技师等。 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重要位置。针对X线检查技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改革原有学科体系,将X线影像仪器设备的成像原理、工作原理、设备管理和检查技术等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构建X线检查技术新课程。校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依据X线检查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为X线检查技术岗位培养“技术精炼,理论扎实,素质优良”的X线操作技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高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进而从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手段3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高职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适应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作者:肖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议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三严三实”

    联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在育人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进行讨论,提出以严格自警、自律和实在服务学生为着力点,努力做到严以修身,终身学习;严以用权,一视同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谋事要实,“等待花开”;创业要实,情感育人;做人要实,不做“老好人”。通过本职工作落实“三严三实”,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袁惠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三维解剖软件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知识在骨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骨科学教学中应用三维解剖软件可以促进基础解剖知识与临床相结合,为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对三维解剖软件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的骨科学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少数民族中职生如何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阐述少数民族中职生要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就要看清形势、认识自我,练就技能、完善自我,抓住机遇、展示自我。

    作者:黄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本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辨证施护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利于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萍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开放问题探析

    我国地方高校在心理学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开放程度不够、开放类型过于简单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深入分析其背后存在的主要原因,从健全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及创新开放模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叶飞;张斌;谢静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WPBL教学法)在西部地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实用性和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至2015年间由本院负责教学的护生62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59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以《外科护理学》(第三版)高职高专护理专用教材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及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为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以普通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实验组采用W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教学后传统考试和临床情境考试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护生教学评价量表的评分。结果实验组传统考试和临床情境考试的平均成绩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在“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在“能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增加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WPBL教学法可应用于西部地区的外科护理学教学,并能取得明显效果,相较以普通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WPBL教学法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比传统教学法具有优势。

    作者:王小燕;龙玉琴;李菊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微课程教学内容保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耦合性特点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以医学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构建适应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邹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针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并为干预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9年7月—12月和2013年7月—12月行疝气手术、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合计181份,分别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填写《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结果两组住院天数短的均为乳腺手术,分别为(8.25±2.63)天和(8.60±2.83)天;两组疝气手术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两组乳腺手术和甲状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使用率均降低到0.00%,两组疝气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3种手术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替唑、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米诺、头孢唑肟、奥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等,使用时间>72小时的占84.38%,干预后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唑林和头孢替安,使用时间均<24小时,均是在围术期使用,而术后未使用。结论本次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选药品种更加合理,预防用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滕铁楠;李晓凤;李静;关笑寒;丁知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职医学生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现状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高职部分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医学生焦虑总的发生率为56.9%;焦虑发生率在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高职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职医学生焦虑现状不容乐观,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建立试题库,强化实践教学。

    作者:雷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评估慕课课程联合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评估慕课课程联合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114名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7名)和对照组(5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慕课联合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方法。学期末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期末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支持、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慕课联合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方法进行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还能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进高校优质护理资源共享,优化护理生源。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芪提取物对实验性ARDS大鼠PaCO2及PaO2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ARDS大鼠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影响,探讨黄芪对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射油酸,造模成功30分钟后分组,黄芪提取物治疗组(包括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黄芪提取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4天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并检测指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各组动物的PaO2以及PaCO2。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清中PaCO2较空白组高(P<0.05);黄芪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西药组血清中PaCO2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中PaO2较空白组低(P<0.05);黄芪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西药组血清中PaO2较模型对照组高(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可以改善肺组织的损伤情况,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刘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钻研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并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以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在师资培养、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和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尚喜雨;黄川峰;马瑜红;刘荣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比较教学法在穿脱隔离衣和手术衣项目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一所医学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1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比较教学法进行穿脱隔离衣和手术衣项目的操作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中88%以上的护生认为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求同辨异的思维能力,其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唐布敏;邹立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外科护理学实训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从日常考核、实训报告、技能考核及考核反馈等方面完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程红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体外对膀胱癌EJ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级中职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考点、强化记忆、归纳总结、习题训练等辅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能够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及应对各种考试的能力,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作者:韩金华;郭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癌治疗中靶向肽在递送siRNA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肺癌治疗中靶向肽在递送siRNA中应用的价值,旨在提升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除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外,还应用必要的靶向肽,并将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肽可以起到递送siRNA的作用,能增强靶向性,从而增强肺癌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红莲;刘辉;马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抛锚式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抛锚式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3级护理301班作为实验组,应用抛锚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将2013级护理302班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完成后,对两组进行阶段测试,并进行成绩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抛锚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使学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