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根据不同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因材施教思想为指导,将课程特征和各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安排中医学课程的讲授时间,设计重点的教学内容,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李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单样本t检验为例,对医学统计教学重点和难点“假设检验中的重要概念功效和P值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为进行假设检验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秦国友;赵耐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比较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一所医学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1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比较教学法进行穿脱隔离衣和手术衣项目的操作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中88%以上的护生认为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求同辨异的思维能力,其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唐布敏;邹立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关键,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基层的贯彻者,同时教师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本着“服务有思路,服务有切入,服务有平台,服务有效果”的基本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标,推进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建设,建立包括服务思路、服务平台、台账制度、反馈机制、奖惩机制等内容的常态长效化的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工作机制。
作者:李琴;任立平;许子华;董会霞;毕晓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融入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通过解密“救命密码”、组建救护预备队、榜样引领、心肺复苏术急救培训、技能比赛、红十字志愿活动等实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周晓红;裴华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职中与高职整合后,财务管理需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为整合期形成统一体、稳步健康运行发展提供科学有序的财务保障。
作者:周中秋;曾子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联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在育人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进行讨论,提出以严格自警、自律和实在服务学生为着力点,努力做到严以修身,终身学习;严以用权,一视同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谋事要实,“等待花开”;创业要实,情感育人;做人要实,不做“老好人”。通过本职工作落实“三严三实”,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袁惠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包括实训基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作者:朱以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建立试题库,强化实践教学。
作者:雷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职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介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策略。
作者:孙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方法自编问卷调查46名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班的大专护生,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结果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班护生普遍反映校内培训效果有待改进,授课计划不完善,教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校内培训与临床见习衔接不紧密等。结论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完善授课计划,提高专业师资队伍水平,让护生尽早接触临床和掌握老年专科护理的知识及技能,培养高素质的老年专科护士。
作者:梁惠连;孔德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从日常考核、实训报告、技能考核及考核反馈等方面完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程红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近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断增加,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对近几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行系统回顾,阐明现代医学治疗NAFLD的机理。
作者:王一强;姜德民;张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的技巧,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融洽沟通,不但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张玉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说专业”形式介绍本校药学专业的建设内涵和改革思路,旨在推动专业建设发展与改革,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为探讨深部肿瘤重离子治疗摆位技术和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进行深部肿瘤重离子治疗的患者63例,利用体膜、头颈肩膜、真空垫等附件,将患者固定于治疗床上进行放射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恰当的摆位技术和方法,可满足重离子治疗硬件设备的特殊要求,提高摆位和治疗精度,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作者:杜瑞琴;孙世龙;王旭隆;张秋宁;欧阳水根;刘志强;魏玺仪;杨进福;基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微课程教学内容保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耦合性特点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以医学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构建适应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邹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预防医学人才非常必要。拟对预防医学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将TBL引入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设想施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实验课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邓宇;徐斌;孙炜;刘巍;高倩;王芳;刘扬;席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微视频是相对较短、具有连续画面的视频片段,录制时长约为5~10分钟,方便下载传输,也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及时查看学习,画面直观生动,将文字、声像元素融为一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复杂、抽象、枯燥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减少实验操作错误次数,在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桂莲;武佳;吴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精神障碍对人类的困扰日益增多,医护人员掌握更多的精神专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以及课程特色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罗劲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