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平;彭攸灵;李辉
阐述少数民族中职生要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就要看清形势、认识自我,练就技能、完善自我,抓住机遇、展示自我。
作者:黄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的技巧,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融洽沟通,不但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张玉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前,在中职学校各专业都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课,有许多内容使中职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以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为依据,在文化课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学校应开展主要行业对本门文化课需求特点的调查,把握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本门文化课知识点、能力点的特殊要求。本文将对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做一些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示教式实践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然而,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和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不仅能提高诊断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还可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理静;钱红;李小琳;徐国耀;李玉娴;胡柯;贺兼斌;陈智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说专业”形式介绍本校药学专业的建设内涵和改革思路,旨在推动专业建设发展与改革,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性化护理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于治疗护理前及治疗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及自理能力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论述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作者:李亚磊;肖娟;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2-3]。如休克早期不及时救治,常会因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朱琳;王升旺;张浩;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习护生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融教学性、比赛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临床技能培训,也是检验各医院教学培训成果的舞台。我院作为教学医院,组织实习生参加了各高校的技能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从竞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给我们的临床教学和培训带来反思,以利于今后在临床教学及技能训练中改进,为实习护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美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深化实践实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基础医学教育的热点,在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改革及探索性实验设立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意识及创新能力。
作者:李超彦;刘会民;张志国;李德恒;王桂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诊中小剂量肾上腺素抢救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急诊抢救的120例重度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肾上腺素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方案:给予氨茶碱联合甲强龙;肾上腺素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肾上腺素组在治疗20分钟及30分钟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其中常规治疗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治疗20分钟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氧饱和度在治疗30分钟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肾上腺素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治疗10分钟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氧饱和度在治疗20分钟后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肾上腺素应用于急诊抢救重度哮喘患者,具有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寅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强调把学习置于问题中,让学生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小组讨论,包括如何有效获取信息、如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通过PBL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以小组作为考核单位,并根据公平民主的原则让小组对每位成员进行测评,这样可以有效推动小组的学习。
作者:杜冠魁;肖曼;蔡望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平行对照法,比较传统教学法和“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授课中的差别。方法在总结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学生编戏(预习及编写操作过程)、拍戏(录制学生操作过程)、评戏(教师和学生一同观看现场拍摄的视频,并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收尾(教师归纳总结及学生小组练习)四步“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的3项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科学思维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颜琴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单亲家庭大学生通常会出现心理异常,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现通过对甘肃医学院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单独访谈,分析引起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叶晓芹;郑强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各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甘肃省不同等级医院部分在岗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及职业相关资料问卷和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均分为(37.17±6.78)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高,医院等级越高、职务越高、正式编制的本科学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高等学位教育的推广、护士用工形式的统一和同工同酬制度的落实,能够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张萍;孙晓明;陈红琢;蒲小金;裴一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建立试题库,强化实践教学。
作者:雷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我国地方高校在心理学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开放程度不够、开放类型过于简单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深入分析其背后存在的主要原因,从健全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及创新开放模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作者:王叶飞;张斌;谢静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P、PBL、CP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将24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较3组规培医师考试成绩和对各自所采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3组规培医师在理论笔试、医学人文方面的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史采集、临床操作、病例分析方面,CP与PBL双轨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综合成绩也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规培医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与PBL单一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双轨教学能互补,更好地培养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文静;李亚琴;赵瑜;夏敏;曹兰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影像检查技术及相关岗位,包括X线检查技师、CT检查技师、MRI检查技师、超声操作员、影像核医学检查技师等。 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重要位置。针对X线检查技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改革原有学科体系,将X线影像仪器设备的成像原理、工作原理、设备管理和检查技术等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构建X线检查技术新课程。校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依据X线检查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为X线检查技术岗位培养“技术精炼,理论扎实,素质优良”的X线操作技师。
作者:任津瑶;马敬研;陈丽霞;葛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