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创新发展的人才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宁丹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力资源, 人才培训
摘要:本文在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才现状、培养培训问题基础上,对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构建具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特色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新模式,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发展、适应需求、丰富内容、多元形式的制度性、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特色性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类成教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策略探析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成教生自身特点,使得其学习绩效水平偏低.依据成教生特点和网络自主学习优势,提出成教生网络自主学习策略,以期为成教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和毕业率提供借鉴.

    作者:张怀斌;谢清华;马丽英;高宗华;黄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甘肃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实证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分析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研究甘肃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良好案例,并提出职业教育发挥和提升自身服务社会能力的策略.

    作者:高峻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学情现状与应对策略探析

    就甘南藏族自治州4所中职学校近年入校中职生整体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从学生家庭背景、基础文化素质、养成教育情况、情感应激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学情不容乐观.提出一系列科学适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本地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促进甘南州中职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健康、科学、有序开展.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依托省级医学实验示范中心平台,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钱翠娟;姚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存在课程设计与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理论和实验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实施多种教学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增设综合性实验等解决措施,提高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谢书阳;李有杰;岳真;商文静;王萍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校企融合建立“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充分发挥校企(院)合作优势,探索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穿校企合作实施5个对接: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医药卫生岗位需求的对接,教学环境与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工作环境的对接,教师教学能力与工作实践能力的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从而建立“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牛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实践教学探究

    根据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专业特点进行生药学教学改革.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对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进行调整,突出生药的临床应用,注重学科前沿问题的分析与讲解,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达到生药学教学改革目的.

    作者:张春平;陈谱;乔红;段静雨;李岩;么焕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技术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探析

    构建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品分析综合能力的有益尝试,该体系包括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和药物分析工职业素养4个层次.其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进行项目化教学,以实践教学企业为依托,以岗位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包莉;徐群;申海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在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在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7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分为对照班(34名)和实验班(36名).两班均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老年护理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引入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班教学效果.结果 理论知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P<0.001);实验班94%以上的学生认为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对扩展理论知识,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启发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帮助较大.结论 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能提高老年护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培养.

    作者:邢秋燕;孙晓晖;张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稀释性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稀释性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2012年6月前入院者为常规母乳喂养组(对照组),2012年6月及以后入院者为稀释性母乳喂养组(干预组).对照组于出生15 min~72 h出现肠鸣音后常规喂母乳,干预组于出生后15min~72 h出现肠鸣音后予以稀释性母乳喂养,观察两组NEC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822,P<0.05);3∶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275 P<0.05);2∶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145,P>0.05);1∶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 =0.922,P>0.05).结论 稀释性母乳喂养能降低早产儿NEC发生率,且母乳稀释浓度不同,喂养效果不同.

    作者:万改红;孙桂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暴力沟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非暴力沟通为构建新时代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方式参考.教师可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让爱融入师生关系,用爱去解决师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与真诚,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莫颖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以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为背景,积极探索中职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分阶段实施,渐进式培养,使学生在取得中职护理专业毕业证的同时,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服务人才.

    作者:符秀华;陈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实习护生进行随访与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发生率高、处理情况差.结论 医院和学校要将安全防护知识、技能融入到学校课程教学与带教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

    作者:陈飞燕;帅卫;莫奇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LBL+PBL整合教学法在高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微观抽象、深奥复杂、学生不易理解的学科.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科特点与内容,通过实验将L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姜源;张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法制保障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与边区卫生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并促进了边区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边区建设做出贡献.1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1.1边区医菊卫生工作起步陕甘宁边区大部分地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由于战争影响和社会经济条件落后,这些地区的医药卫生条件极差,仅陕甘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建有随军医院.

    作者:张佺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消肿方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 了解自拟消肿方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肿方汤剂,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12 h、1d、2d、3d、4d、5d、7d伤肢肿胀、疼痛、感觉、末梢脉搏恢复等情况,测量伤肢筋膜室内压,比较伤肢消肿率.结果 治疗组筋膜室内压24 h后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伤肢消肿率24 h后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拟消肿方通过抗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减轻再灌注损伤、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发挥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作用.

    作者:田继东;田卫东;吴朔;冯康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级医学影像专业4个自然班13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67)和研究组(n=70),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研究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并通过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评价内科学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内科学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能够明显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理静;钱红;李小琳;徐国耀;周婷;胡柯;龙沙;李玉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卫生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调查研究

    为顺利推进卫生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建设,对广东医科大学学生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及相关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度、期望度、教学感受、授课效果和期末考试情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卫生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是值得推广的;同时应当注意教师质量、授课模式、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专业词汇及教学趣味性这些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郭莲仙;周雅娴;赵行;麦展华;唐焕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 探究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实习的5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和对照组(以传统讲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每组25名.通过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实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眼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眼科学实习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底煜;刘鹤南;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学视角,针对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围绕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着重论述医院文化建设与心理学的联系,对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做一探讨.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