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珊
目的 分析采用3种不同教学模式在提高医用放射防护学见习课教学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单一LBL法、单一PBL法、PBL+LBL法,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单一LBL法和单一PBL法教学效果显著低于PBL+LBL法教学模式.结论 PBL和LBL教学法相结合,对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扎实基本功的医学影像学临床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阳;唐天友;姚元虎;刘桂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推拿专业视障学生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推拿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院校已逐渐开展且效果较理想,针对视障学生生理特点、学习规律及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推拿专业实践教学,可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视障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
作者:李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某高校学生饮用水消费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检测,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调查200名学生饮用水消费习惯.同时,抽取校园内200份饮用水样品(包括直饮水、桶装水、饮料及现制现售水),进行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选择直饮水、现售水、桶装水及饮料的人各占57.2%、20.7%、11.8%、10.3%,不同生源地学生饮用水消费结构差异有显著性(x2=10.43,P<0.01).各类型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和综合指标合格率分别为30.5%和28.5%,均显著超标(x2=27.24、27.94,P<0.01).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与季节相关,夏季饮用水合格率(17.6%)与其他3个季节(30.6%、29.4%、44.9%)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8.80,P<0.05);春、夏、秋3季各类饮用水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冬季饮料和现制现售水合格率(均100.0%)远高于直饮水与桶装水(44.8%、21.4%),存在显著性差异(x2=10.48,P<0.05).通过加热、添加合氯消毒剂可减少微生物污染.结论 海口某高校学生饮用水消费结构以直饮水为主,且存在城乡差异,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以直饮水和桶装水尤为严重,应加强卫生监测与管理.
作者:吴琳;王鹏;文少白;阎国钢;李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问卷对中职生4种基本能力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职生基本能力普遍较低.笔者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中职生基本能力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找到培养中职生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彬;罗艺徽;覃梦岚;黎海祥;李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在明确教材建设理念的基础上,确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划分、任务驱动、联系实际、理实一体”教材建设思路.
作者:朱秋丽;孙雪萍;刘陶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根据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充分发挥校企(院)合作优势,探索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穿校企合作实施5个对接: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医药卫生岗位需求的对接,教学环境与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工作环境的对接,教师教学能力与工作实践能力的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从而建立“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牛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民办高校男护生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因素,为今后稳定男性护理队伍、减少男护士流失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某民办高校大一到大四的男护生100名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选择态度、职业满意度、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标准、职业偏见性影响男护生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规划方向.结论 国家应提高对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度,高校应加强对男护生职业生涯指导,减少男护生职业流失率.
作者:张佩;刘芳;陈瑞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储备科、教、研及临床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科研能力培养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综观目前医学科研,仍暴露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薄弱、科研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这些是摆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决策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分析医学研究生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及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作一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蓝丹;李登峰;高宗燕;宁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OVCF患者200例(241个椎体),体位加手法复位后分别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彤术(PKP)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X线片测量.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6~10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27个椎体(13.5%)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高黏度骨水泥PVP组骨水泥渗漏率5.21%,PKP组骨水泥渗漏率16.66%.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鄢卫平;柳直;牛喜信;王玉泉;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慕课发展迅速,我国许多知名高校加入了慕课平台.高职高专医学教育部门应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看待慕课,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及应用,以慕课为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慕课在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作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就甘南藏族自治州4所中职学校近年入校中职生整体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从学生家庭背景、基础文化素质、养成教育情况、情感应激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学情不容乐观.提出一系列科学适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本地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促进甘南州中职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健康、科学、有序开展.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药学概论是为高等医学院校非药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考查课程之一.我们针对学生开展了该课程的相关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课程认知度,从考核模式、教学方式、授课教师情况3个方面提出推进药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借鉴.
作者:王丹;张秋华;王雅光;夏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针对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和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构建基础、应用和研究性三位一体的新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
作者:吴允凯;杨帆;宋梦梦;解永岩;汪显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对我校相关教师、学生、行业专家及附属口腔医院医疗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资源需求情况,针对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上资源开发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需要.
作者:潘福勤;刘建辉;王万里;宋双荣;季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重视和突出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将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进行了以下探索:建立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和应用实训教学管理系统.
作者:苏芳静;范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院中校”办学模式在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在校生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第三学期初及开展“院中校”办学模式一学期后(第三学期末),分别对入选的188名学生进行核心能力测定,比较两组护生的核心能力.结果 第三学期末两组护生核心能力均高于第三学期初,差异有显著性;第三学期末实验组护生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开展一学期的专业课程教学后,护生的核心能力均有所提高;“院中校”办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高职护生护理核心能力.
作者:汤艳;朱蓓;肖佩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15年张掖市南关社区3 6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对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5年3-7月来我院普查的南关社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查中检出妇科病1 541例,占42.57%.已婚妇女常见病前5位依次为外阴及阴道炎症、乳腺疾病、宫颈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和子宫肌瘤.结论 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体检,未病先防,规范治疗,降低患病率,提高治愈率,促进妇女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校15名在三级医院实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访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目前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用物、新理论的应用、知识的更新以及病房与实验室、真实病人与模拟病人等方面.结论 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更新教材内容,注重教材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减少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作者:张向锋;苗茂云;索海英;张国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与边区卫生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并促进了边区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边区建设做出贡献.1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1.1边区医菊卫生工作起步陕甘宁边区大部分地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由于战争影响和社会经济条件落后,这些地区的医药卫生条件极差,仅陕甘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建有随军医院.
作者:张佺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微观抽象、深奥复杂、学生不易理解的学科.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科特点与内容,通过实验将L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姜源;张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