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陈井芳;宁香香;袁葵;黄金银;方仕婷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些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路径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
作者:王春梅;邱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在我院新生儿科轮转的规培医师1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模式;将2015年在新生儿科轮转的规培医师18人作为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总体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
作者:董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在要求医学院校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明确提出坚持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要求,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性强的学科教育中[1-2].临床案例中有丰富的用药知识,药理学可以间接利用临床案例教学落实这个要求[3-5].在向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PBL教学法后,江汉大学教务处批准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的药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并比较了学生对于两者效果的反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少剑;汤凌燕;周国勇;艾永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教学法运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班的护生220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式常规实训教学,研究组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实训教学,对比两组综合技能提升情况.结果 实训后,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临床综合能力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优良的护生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训练内容感兴趣的护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教学运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能够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
作者:欧喜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以一位文科专业大一女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过程为例,以人为中心疗法和合理情绪的整合疗法展开咨询,通过10次咨询,该生能够有较好的领悟和转变,咨询收到较好效果.通过研究此个案,展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的成因、表现、评估和心理咨询的方法,旨在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路海华;艾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分析化学是中职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制订出实用性及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分析化学课程组进行校内教与学的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较全面地了解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在此基础上制订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戴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S-1口服+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及栓塞.两组均为6周进行一次介入治疗,连续2次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4.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易为晚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邵鹏;胡玮;余新林;王骏臣;米登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1.1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含义“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把财务管理工作量化、细化,加强对经济活动每一细节的核算、监督和考核.一方面通过高效率、低消耗运营模式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准确、及时地反映资金往来,为单位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院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探索健康服务专业群的建设方法,在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冯华;赫光中;张存丽;邢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订单班学生实习前按照订单医院岗位需求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在综合训练前后比较两组学生各方面的成绩,在学生实习两个月后比较临床带教教师对两组实习生的综合技能评价.结果 综合训练后,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学生除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进入订单医院实习两个月后,除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实验组学生其他项目教师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岗位能力综合训练对订单班学生尽快符合订单医院的操作标准、快速融入岗位工作有显著作用,可缓解学生从学校到订单医院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综合护理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实习质量.
作者:陈玲;王秋桐;安洁;杜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育人功能弱化,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失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育人功能的有效举措.
作者:周凤雄;黄小凤;罗海燕;郭文涛;巩立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和生存率的逐年下降,肿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以其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肿瘤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提供根本依据.在传统病理学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NCCN指南的学习,在巩固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使病理学研究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肿瘤,更好地掌握临床肿瘤个体化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朱华卫;李萍;何融泉;夏爽;李祖云;冯振博;陈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学生化学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提出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授课模式、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高吉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从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分类,探讨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指出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提出护理风险在急诊科的重要性并探讨防范措施,从而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素质和急诊急救护理的质量.
作者:骆焕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背景、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高等预防医学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介绍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大医学观”、“大卫生观”背景下,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全科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初步尝试与探索,以期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作者:张晶;靳曙光;孙维琦;李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名护理教师参与TSP培训,编写教学病例,对观察组学生用TSP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课堂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普遍TSP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TSP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李吉明;丁晶晶;赵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社团模式已成为中职学校的迫切需要.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铁路卫校为例,分析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中等学校学生社团发展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张蝶;徐小东;彭斌莎;胡跃飞;徐小晴;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共1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给予对照组岗前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培训,观察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菌操作落实合格率为96.4%、护生服务态度合格率为98.2%、三查七对落实合格率为90.9%、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6%、护理满意率96.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够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而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的载体,其综合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决定着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针对教育部医药卫生类新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大力加强卫生职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卫生职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卫生职业院校新专业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作者:谭菁;唐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