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实践与思考

冯华;赫光中;张存丽;邢小燕

关键词:健康服务, 专业群, 校企合作
摘要:我院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探索健康服务专业群的建设方法,在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学生化学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提出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授课模式、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高吉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NCCN指南在病理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和生存率的逐年下降,肿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以其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肿瘤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提供根本依据.在传统病理学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NCCN指南的学习,在巩固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使病理学研究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肿瘤,更好地掌握临床肿瘤个体化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朱华卫;李萍;何融泉;夏爽;李祖云;冯振博;陈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铁路卫校为例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社团模式已成为中职学校的迫切需要.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铁路卫校为例,分析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中等学校学生社团发展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张蝶;徐小东;彭斌莎;胡跃飞;徐小晴;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护理学生自我和谐与容纳他人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职护理学生自我和谐与容纳他人程度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容纳他人量表》(Acceptance of Others)对240名中职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护生考试科目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中职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和容纳他人评分偏低;(2)中职护生自我和谐情况和容纳他人程度存在相关性(r=0.576,P<0.0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容纳他人程度存在相关性(r=0.731,P<0.01),容纳他人程度与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3)中职护生自我和谐情况和考试成绩存在相关性(r=0.468,P<0.05),和在校期间的综合测评存在相关性(r=0.892,P<0.05),中职护生容纳他人程度和综合测评存在相关性(r=0.627,P<0.01),和考试成绩无显著相关性(P>.05).结论 中职护生自我和谐情况和容纳他人程度显著相关,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容纳他人程度越高,综合测评成绩越好.

    作者:曾丽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平凉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龋病和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一样,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需重点预防的3种疾病之一[1].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乳牙是儿童的咀嚼器官,乳牙患龋不仅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影响食物吸收和儿童体格的生长发育,也对孩子心理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因此,做好学龄前期龋病的预防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2015年,平凉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对辖区的2400名幼儿患龋情况调查汇报如下.

    作者:张利香;王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VB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在传统的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以教为主”的讲授方法,信息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好.案例教学采用的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反思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作者:马金凤;赵强;朱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S-1口服+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及栓塞.两组均为6周进行一次介入治疗,连续2次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4.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易为晚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邵鹏;胡玮;余新林;王骏臣;米登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负压引流器对腹腔引流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负压引流器对腹腔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行腹腔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在腹腔引流过程中,实验组使用改良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袋进行引流,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引流效果、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对照组高13.5%.结论 改良负压引流器在临床中使用便捷,对腹腔引流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腹腔引流术后切口的愈合.

    作者:田菁;刘玮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开发与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旨在使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打造“六个一流”,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者:谭丹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模式在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基地进行培训的学生共80名,分为传统带教组及PBL带教组,各40名学生,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PBL带教组出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提高其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范雪;宋涛;候雪琴;董建;杨凌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论中职护理学基础运用微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部分学生变成“低头族”.现引入微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效果.

    作者:莫全娜;赵紫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专业教育教学层面控制“9+3”中职生流失的对策研究与实践——以护理专业为例

    控制学生流失是未来几年我省中职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1].从2013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开始实施“9+3”中职教育以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人文关怀教育3个方面来控制学生的流失,中职生第一学期的流失率从2013级、2014级的10.0%左右降至2015级的1.1%.

    作者:陈晓斌;戴琳;周德浩;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作用研究

    根据目前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状况,以培养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为核心,探讨流行病学课程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指出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麦剑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绍东;路欣;徐鹏;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解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知识的传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对解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作者:王正东;王美辰;颜南;王效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虚拟医学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虚拟医学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班和B班.A班实施传统实验教学,B班实施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时两班考试成绩和教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班生理学实验总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A班(P<0.05),且教育环境总体评估优于A班(P<0.05).结论 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可有效改善生理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惠文;赵成瑞;高胜利;祁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以中医藏象学说试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中医藏象学说,分别从心主神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主疏泄、肺主治节等方面论述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职业生涯的源泉、职业倦怠的缓解,提示在医学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除注重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外,还应注重其与高校、医院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提高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医疗水平.

    作者:王洪彬;崔建美;孙娜;武淑娟;李旗;马树祥;齐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独立学院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格局下,独立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改革针灸学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董珍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的现状分析

    以某校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对实施生存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及分析,并探索适合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