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解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王正东;王美辰;颜南;王效杰

关键词:解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知识的传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对解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元评价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目前,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法,可以将评价主动权向学生转移,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差异性评价等促进评价功能的发挥.

    作者:黄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以就业打造卫生职业院校民生工程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突破口,想办法、找出路,打造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就业思路和就业模式,用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吴殿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调研和课程标准的制订

    分析化学是中职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制订出实用性及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分析化学课程组进行校内教与学的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较全面地了解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在此基础上制订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戴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典型案例视频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技能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探讨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带教中采用典型案例视频配合实践操作带教实习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0年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76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研究组采用典型案例视频带教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讲解并随着带教教师工作的方法,每组实习两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操作考核、笔试计分来评价实习效果.结果 研究组实习后操作考核成绩和笔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实习后操作成绩和笔试成绩高于实习前(P<0.01),研究组对教学效果各项评价指标非常满意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医学本科生在耳鼻咽喉科实习时采用典型案例视频加实践技能操作带教模式,可以快速提升其耳鼻咽喉科操作技能及专科检查技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

    作者:齐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专业教育教学层面控制“9+3”中职生流失的对策研究与实践——以护理专业为例

    控制学生流失是未来几年我省中职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1].从2013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开始实施“9+3”中职教育以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人文关怀教育3个方面来控制学生的流失,中职生第一学期的流失率从2013级、2014级的10.0%左右降至2015级的1.1%.

    作者:陈晓斌;戴琳;周德浩;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数字资源阅读在细胞培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逐渐普及,数字资源阅读的优势日趋明显.生物技术行业是需要大量信息和技术的行业,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在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资源阅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地了解生物技术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作者:杨鑫;刘娜;周郦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情景剧在新护士心理素质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对情景剧在新护士心理素质岗前培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宁波某三级甲等医院108名新护士的心理素质情况进行调查,再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训新护士,心理素质岗前培训教师根据岗前培训课程,将与临床贴近的心理个案改编为心理情景剧,由培训教师团队进行情景剧演示,从而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在心理素质岗前培训中应用情景剧,使感觉工作有压力的新护士人数比例下降(P<0.05),且使认为能掌握沟通技巧、能够认识/接纳自己、具有团队意识、能有效管理情绪的新护士比例升高(P<0.05).结论 在新护士心理素质岗前培训过程中应用情景剧,能够明显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岗前培训的质量,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何萍;陈井芳;宁香香;袁葵;黄金银;方仕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五年制医学生药理学教学中两种案例教学法的比较及应用

    我国在要求医学院校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明确提出坚持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要求,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性强的学科教育中[1-2].临床案例中有丰富的用药知识,药理学可以间接利用临床案例教学落实这个要求[3-5].在向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PBL教学法后,江汉大学教务处批准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的药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并比较了学生对于两者效果的反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少剑;汤凌燕;周国勇;艾永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名护理教师参与TSP培训,编写教学病例,对观察组学生用TSP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课堂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普遍TSP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TSP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李吉明;丁晶晶;赵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村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背景、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高等预防医学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介绍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大医学观”、“大卫生观”背景下,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全科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初步尝试与探索,以期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作者:张晶;靳曙光;孙维琦;李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模式成为我国医改发展的新方向,为医学院校探索医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提供新的渠道和途径.构建“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校从构建课程教育体系、搭建孵化平台、组建师资队伍、理顺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担负着构建新型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政;李艳艳;吴珊珊;李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独立学院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格局下,独立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改革针灸学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董珍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医学生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研究及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项功能为一体,通过师生互动探讨、相互启发、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效果.经过实践应用证明,教学效果显著,成果突出.

    作者:张颖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双困生”深度辅导工作探析——一则心理咨询案例带来的启示

    “双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心理咨询外,辅导员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他们的深度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因为在心理学方面专业及人员的优势,针对“双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心理问题,应该建立“双困生”档案并且配合一定的预警机制,并根据深度辅导的原则和方式深入开展辅导工作,同时能够有一定的问效和督导机制来督促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作者:杨培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的现状分析

    以某校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对实施生存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及分析,并探索适合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校内中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校内实训基地既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和必需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立足校企合作的视角,结合中药实训基地,从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优化、校内实训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加强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许良葵;聂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在新专业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卫生职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卫生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而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的载体,其综合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决定着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针对教育部医药卫生类新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大力加强卫生职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卫生职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卫生职业院校新专业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作者:谭菁;唐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才华的施展开辟广阔的天地.针对当前我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甘肃省社区护士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对甘肃省七大市州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护士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社区护理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社区护士素质及社区护理教育质量,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做到社区、院校及学生三方受益.

    作者:王彩霞;赵昭子;刘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