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周琴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优良方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E、S两组,每组44例.E组行2%利多卡因15 ml+0.75%布比卡因15 ml+氟哌啶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硬膜外连续泵注.S组行芬太尼1 mg+氟哌啶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皮下连续泵注.结果:两种方法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和皮下术后镇痛均是优良的术后镇痛方法,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腹腔手术镇痛更佳,而皮下镇痛适用于非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作者:程振伦;周保定;王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年龄、性别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82例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者84例,发病率为46.2%,发生与年龄的关系不大,而与性别、长期疾病困扰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李文辉;周琴 刊期: 2007年第25期
2005-04~2007-03住院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403例,对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6例(78.42%),女87例(21.58%),年龄26~85(61.66±11.04)岁.其中按年龄分段为<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
作者:吴敏;王天朝;潘家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外科处理.方法:对19例肺炎性假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外科处理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虽有一定特征,但与肺癌不易鉴别.结论:对肺炎性假瘤及肺部不明性质的肿块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作者:张磊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传统疗法认为尽快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而阿托品的用量一直是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题,且护理劳动强度大.我科近几年采用长托宁代替阿托品治疗AOP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单智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反复缺血事件发作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男,73岁.在历经冠状动脉支架术(2003-02-19)及颈内动脉支架(2007-02-06)术后发生再次脑缺血事件于2007-02-24收入我科.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30 a,一直口服缬沙坦80 mg/d,美托洛尔25 mg,2次/d降压.2000年患者曾患左侧枕叶脑梗死,2002-09、2003-05、2006-03患者多次因脑供血不足入院治疗,期间多次查颈部血管彩超示左侧颈部血管硬化斑块形成.
作者:钱晓明;张瑗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我院产后出血6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03~2005-03分娩总数2 583例,发生产后出血62例,发生率2.4%.年龄小19岁,大43岁.孕周为28~41周,其中初产妇49例(79.03%),经产妇13例(21.07%).产后出血少550 ml,多4 000 ml.
作者:冀淑英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硬膜外镇痛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800例剖宫产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术后镇痛组(n=400)和对照组(n=400).于手术后在产科监护病房(MICU),镇痛组硬膜外持续泵输注入镇痛液(布比卡因150 mg、芬太尼0.4 mg、0.9%的生理盐水72 ml,液总量100 ml),输注速率2 ml/h.对照组不做任何镇痛处置.观察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及初乳和肛门排气时间.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生命体征两组除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显著性外,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初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MICU硬膜外镇痛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景辉;李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为解决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而实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6年间的114例患者进行湿润膏湿敷和龙胆紫涂擦两组对照治疗.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带状疱疹既减轻患者的疼痛又缩短病程.结论:湿润烧伤膏有止痛生肌作用,阻止疱疹面积的扩散和减少渗出,使疱疹早期结痂而愈合.
作者:庞跟娣;李玉凤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化疗后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至10×109/L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自拟心理反应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 对化疗后的10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怀疑、拒绝、有自杀倾向等.结论: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后心理反应较独特, 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正性改变, 积配合治疗.
作者:李彩芳;向红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藻酸双酯钠是从海藻中提取的类肝素制剂,临床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脂症.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喉头水肿女,42岁.因脑梗死给予藻酸双酯钠静滴,于用药第6天,静滴结束后突然出现舌尖发木,并迅速出现咽部不适,发音困难,间接喉镜见声带充血水肿.给予对症治疗后,次日患者说话发音正常.本品能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促使血浆外渗,导致喉头水肿.因此,使用本品要掌握适应证、禁忌证[1].
作者:张新;孔军;王洪秀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十堰市人群钙营养的现况以及我们的对策.方法:以2 107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成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BAP)来判定钙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人群总缺钙率为28.72%,其中男性为27.66%,女性为30.60%,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60岁和≥60岁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群缺钙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更加严重.应定期进行钙营养状况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钙剂,以确保身体健康.
作者:聂鑫;王晓征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本文对银杏叶片加小剂量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轻中度哮喘患者72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年龄(30±11)岁;对照组36例,年龄(33±12)岁.
作者:白智勇;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胆囊腺肌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胆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胆囊灰褐色,胆囊壁增厚.在胆囊颈部见1.2 cm×4.0 cm灰白增生组织.镜下该区呈腺肌瘤样增生,大量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形成, 上皮下见增生变厚的平滑肌,诊断为局限型胆囊腺肌瘤.术后并发胆瘘,两周后自愈.结论:胆囊腺肌瘤是一种胆囊瘤样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胆囊腺肌瘤有癌变可能,手术切除胆囊是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刘峰;陶加忠;邱泽宝;周发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中预后令人比较满意的一种疾病,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基本手段.尽管处理时有关术式选择和手术范围存在一些分歧,但是,甲状腺再手术时难度增大、并发症多是一致公认的.临床上常有甲状腺癌短期再手术的病例,现对我院1995-01~2005-04短期内甲状腺癌二次手术2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成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尿液检查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疾病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能引起血液生化成分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有意义.尿液检查还可以用于药物、兴奋剂的监测和健康检查.尿液检验为无创性,取材方便.
作者:桑桂华;孙秀红;王丽晶;孙智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药物热摘要如下.1 头孢呋辛钠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2次/d,用药约5 min后,患者体温逐渐升高,达38.6 ℃,用药后约30 min,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降至36.4 ℃,下午再次滴注本品时,体温又上升,高达39 ℃,次日改用头孢他啶后,体温一直正常[1].
作者:沈伟民;李成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比较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切除手术中拔牙与不拔牙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患者根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同意拔牙的作为一组,不同意拔牙的作为另一组.术后5 a内追踪复查.结果:拔牙组17例,术后复发2例;不拔牙组25例,术后复发4例.二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说明拔牙或不拔牙在治疗牙龈瘤中的效果基本一样.故建议在患牙条件许可时,尽量采用不拔牙的手术方法治疗牙龈瘤.
作者:唐以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对热敏感,56 ℃ 30 min能灭活.病毒在室温下较稳定,经4~7 d后能部分灭活但仍可能复制.研究发现, 医生在工作过程中,被HIV污染的针头和针尖,单纯一次性刺入皮肤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如果医生暴露的黏膜,包括眼结膜、口腔和鼻黏膜,接触了HIV污染的体液,其感染HIV的几率是0.09%.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肠梗阻也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并发肠梗阻二者症状重叠,极易漏诊、误诊.现将误诊3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军;肖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