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模式教学在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纪维;高巨;龙丰云;胡乃琴;葛亚丽

关键词:麻醉学,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摘要:分析麻醉学的专业特点以及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碎片化协同整体化双模式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方式,探讨双模式教学在明确实习目标、培养多学科联合的临床思维、快速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轻微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肝脏疾病威胁着人类健康,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被认为是影响肝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预计未来10年,HE患者将持续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1]。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指肝病患者表现出可测量的认知缺陷,且在经过神经病学检测和家庭回访后,并没有发现具体的精神病表现,只被检测出神经心理学或者神经生理学异常[2]。 MHE被认为是HE的前驱状态,在对HE的治疗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前,学者都将眼光放在了MHE的筛查和干预上。笔者对MHE的流行病学特征、筛查、治疗及干预进行综述。

    作者:谢韬;赵丹;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因此,加强医院临床实习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我院近年来不断拓展实训基地,对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建设途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苏淑贤;王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重构高职医古文课程的理论维度

    一些新兴的教育理念都源于对传统的批判与重构。传统医古文课程在新知识观审视下发掘出巨大价值,必然会使教育者的学生观和课程观发生根本转变。本文从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3个维度对高职医古文课程重新审视,从而为在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实现该课程的重构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吕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设计与构建

    在当前教育信息网络化环境下,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必要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服务平台和网络资源平台,并进一步阐述该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姚玉献;王燕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临床思维和能力、增强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意识及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也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升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黄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专科生反思性学习体会

    目的:总结护理专科生反思性学习体会,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引导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对口专科护理90名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性学习;同一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9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性学习效果,比较两组考试成绩。结果反思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与传统带教方式相比,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反思性学习有助于护理专科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子轩;俞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示教操作步骤,以教材内容为主,辅以教学录像,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和临床实习获得[1]。这种教学模式有其自身优点: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受教学场地和教学空间的限制,教学缺乏灵活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探讨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桥梁课程,因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内容,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课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措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作者:崔秀娟;聂金桃;夏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微课设计的探讨

    实施微课教学有助于改善高职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为使微课教学更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和习惯,对微课教学目标、内容架构、教学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君;程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认知同化过程探究

    认知同化理论科学反映并揭示了学生认知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强调在教学中注重新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从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基于认知同化理论,探究护理英语教学中涉及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对于普通英语和护理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及护理英语自身教学与课程体系完善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采用成组抽考法进行操作考核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成组抽考法进行操作考核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部分班级,采用成组抽考法和个人考核法两种方法对护理学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成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组抽考法可以代替个人考核法。

    作者:刘娟;陈梓珊;蔡颖菁;叶少芝;吴宝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主体参与理论的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探究

    医学生道德教育采取主体参与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感和亲近感,通过观念的改变搭建医学生主体参与范式平台,促使医学生道德教育从他育走向自育、由外塑走向内求,形成以自育为主、他育为辅的道德教育范式。

    作者:李明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比较法在讲授M受体阻断药中的应用研究

    比较法为药理学教学常用方法,灵活运用此法可有效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代表药及同类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本文以M受体阻断药为例,探讨比较法在讲授该节内容中的应用。

    作者:苗久旺;田慧芹;于宜平;贾彦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erbB-2基因蛋白检测对胃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35例胃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erbB-2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切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7%、9.4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erbB-2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是判断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闵静;许三林;戴一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厚积薄发与因材施教--关于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神经外科研究生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研究生期间应从体力、心智和专业知识技能积累3个方面做好准备,其中以谦虚、尊重、合作为核心的心智培养尤为重要;同时导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张宏伟;于春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再造颞下颌关节盘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再造是近几年出现的修复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再造颞下颌关节盘的实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现就组织工程再造颞下颌关节盘提出的背景、细胞来源、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美静;杨敏;王利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学学科知识体系与发展方向

    自我国护理学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其具有了独立发展空间,获得了更多政府支持。但在该背景下,护理学学科知识体系仍处于转型期,存在不少问题。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作者:栾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礼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义是礼的灵魂。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开展礼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和睦思想、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仁爱教育、塑造良好形象。高校应在课堂教学、专门的礼仪教育以及各项活动中,注重对传统礼义精神的深入阐释,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营造尊礼、行礼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作者:马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作者:林家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信息化技术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介绍如何创新卫生职业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实施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包括使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导学案,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微视频、建设精品资源课程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此外,有效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措施还包括平板电脑、多点触控式虚拟解剖台和电子交互白板的使用。

    作者:袁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