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献;王燕军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因此,加强医院临床实习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我院近年来不断拓展实训基地,对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建设途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苏淑贤;王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微格教学培训班,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新护士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新护士及指导教师对培训认同度均较高,新护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是行之有效的,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可成为临床护士技能培训的新型模式。
作者:王琼;谢秀霞;闫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中职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新课题,从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出发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运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实验考核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王虎;杨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义是礼的灵魂。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开展礼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和睦思想、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仁爱教育、塑造良好形象。高校应在课堂教学、专门的礼仪教育以及各项活动中,注重对传统礼义精神的深入阐释,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营造尊礼、行礼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作者:马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生道德教育采取主体参与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感和亲近感,通过观念的改变搭建医学生主体参与范式平台,促使医学生道德教育从他育走向自育、由外塑走向内求,形成以自育为主、他育为辅的道德教育范式。
作者:李明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统药学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亟待改革。笔者拟从多个方面讨论人才培养改革,从而提高药学服务人才素质和就业质量。
作者:莫镇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组织工程再造是近几年出现的修复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再造颞下颌关节盘的实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现就组织工程再造颞下颌关节盘提出的背景、细胞来源、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美静;杨敏;王利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组、课前实验方案设计、课堂教学、成绩评定4个环节完成实验教学。教学效果表明,TBL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天然药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
作者:高广春;黄嬛;黄越燕;黄雄;杨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当前教育信息网络化环境下,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必要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服务平台和网络资源平台,并进一步阐述该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姚玉献;王燕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及积极性偏低,自我约束力不强,问题学生较多,所以要想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班主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杜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且表现特殊的群体,经过国家多年来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贫困生各方面尤其是物质方面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其心理问题仍较严重。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不完善问题,提出采用事前预防、事中治理、事后追踪并充分体现以贫困生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心理援助机制,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作者:邱致燕;黄阳;张斌;王叶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及常见原因,为制定相关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针刺伤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4个临床科室的128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8%的医护人员曾经历过针刺伤,其中39.4%的人经历过3次或以上针刺伤;23.6%的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时,23.0%的发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时,20.9%的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2.5%的医护人员认为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38.4%的认为在于工作繁忙,26.3%的认为在于处理针头方法不当;实习及轮转护士、专科护士、医生3个群体中,实习及轮转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为96.3%。结论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有待加强;实习及轮转护士是针刺伤高发人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院配备完善的设施和足够的医护人员,完善各项流程和制度,加强培训和管控,特别是强化实习及轮转护士的培训与督导,将对降低针刺伤和防范职业暴露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薛芙珍;李颖;高文芳;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院中办班,医教结合模式”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比较,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72.3%的学生对“院中办班,医教结合模式”表示认同,其中对教学改革表示满意的占40.8%,25.7%的学生认为个别医生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5.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实验组理论成绩低于对照组,但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综合成绩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教学实施“院中办班,医教结合模式”,在技能操作方面优势明显,但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与医院还需不断探索。
作者:蒋伟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药剂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单调枯燥,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法融入药剂学课堂教学中,旨在建设具有特色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华;陈文;应雪;姚新城;李乐;祝世发;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德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德育,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巧妙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本文就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做一简述。
作者:蒋宏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当前中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注重个人发展、就业观念更新、职业意识较强特点,同时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色彩浓重、价值取向矛盾问题。在建议和对策方面,本文认为要加强中医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重视诚信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者:陈佳宜;李明希;王羚郦;龙泳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桥梁课程,因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内容,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课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措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作者:崔秀娟;聂金桃;夏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课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整群随机抽样,以护理1309班和护理1311班为研究对象,将两班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9)。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后,对两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并调查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法评价较高,学习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课应用于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
作者:刘寒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学人才,全面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校在2012年提出了“打造实践学校”的建设目标和办学思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了“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坚持以育人为核心、德育为先导、实践为重点、学生成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经过3年的发展,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加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更加到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将我校在专科阶段实践学校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潘润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CerbB-2基因蛋白检测对胃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35例胃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erbB-2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切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7%、9.4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erbB-2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是判断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闵静;许三林;戴一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