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纯钰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特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干预提出建议.
作者:郑晓波;吴晶;王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能够有效降低SAP患者HMGB1、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娟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生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级护理本科生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围绕提高核心能力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核心能力各维度(除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及理论、操作、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及综合能力.
作者:刘蔚;覃勤;马春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MOOC)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慕课的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方式,打破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可以将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因此,在校课堂学习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又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高金利;周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校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学生生源素质不高、人文素养偏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等情况,如何使学生在大学3年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个人政治意识、提升人文素养是每名班主任面对的一个难题.在高职高专视角下论述作为一名医学类护理专业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管理.
作者:贺旭;汤艳;彭娟;李香;王伟;赵宏;刘英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进行实习的护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专生90人,大专生3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每组中专生45人,大专生1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集中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生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和沟通能力成绩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患者对对照组护生的满意度也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带教教师对观察组护生实践能力各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应用于护生的临床实习中,可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吴银瓶;吴明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名词术语多,内容零散,信息量大,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大多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起来内容繁杂抽象, 在实验课时对理论知识大多已没有印象,理论与实践分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弓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实践和应用[1]. 为了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课题组选取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作者:尹金鹏;杨显国;王辉;崔娟;王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颁布和高危孕产妇数量的增加,助产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才能胜任临床工作.助产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助产实训课程,加强对助产专业学生技能的训练,培养合格的助产士,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主要从助产学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助产学实训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朱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全面提升及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华留学,留学生教学成为高校广为关注的内容.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水平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近年来留学生教学工作实践,对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促进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萨丽波;李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狄波-普维拉在卵巢巧克力囊肿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分为尿激酶加无水乙醇治疗(A组)和尿激酶加狄波-普维拉治疗(B组),治疗后2~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复查,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中、治疗后的临床反应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 除因疼痛终止治疗的人数比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治疗中及治疗后各项临床不良反应的人数比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进行尿激酶冲洗后囊内灌注狄波-普维拉治疗,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明显减少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不良反应.
作者:杨东霞;管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结合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提出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构建以医学课堂为中心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生命教育基地,同时结合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机构等,使学生能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作者:于丹丹;刘海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针对中职院校课堂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发生课堂突发事件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预防和紧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作者:赵文考;黄薇;杜苗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中职教育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现主要阐述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翻转课堂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提高.
作者:鞠志涛;王方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药品生产技术为例,从实践层面探讨基于课程标准的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教学设计体系,并对教学实施机制和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冒玉娟;陈晓兰;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妇产科工作具有责任重、精神压力大、服务对象特殊、服务内容隐私性强等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妇产科患者对医疗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妇产科医生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满足时代所需.
作者:徐雅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是以单纯录像、大体标本和切片为主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只注重观察标本(疾病的病理变化),而与临床联系较少.为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报告、精心设计病案、创设合理有效的学习情境、实验考核与临床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王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当前藏族地区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突出表现为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中缺少听、说训练,对学生定位错误现象比较常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解决藏族地区学生英语教学问题的关键.
作者:景爱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是医学院校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将全过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然而传统的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存在教考合一、考试出题频繁等不足.通过确定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确定试题来源、明确试题库结构与题量,并运用Acess软件实现组卷,建立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标准化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立娟;夏翃;宋曼殳;王友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合作的深入,到华留学的医学留学生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开设MBBS课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适合外国留学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目前外国留学生的特点、神经病学教学模式及主要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带教体会,从师资培养、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留学生的神经病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鲍娟;张媛媛;赵晓红;赵青;谈跃;杨勇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引导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此教学方法侧重实践、结合临床,能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实践技能型医学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黄健;吴柄东;黄啸林;付书彩;李小慧;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