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考;黄薇;杜苗苗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能够有效降低SAP患者HMGB1、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娟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名词术语多,内容零散,信息量大,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大多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起来内容繁杂抽象, 在实验课时对理论知识大多已没有印象,理论与实践分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弓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实践和应用[1]. 为了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课题组选取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作者:尹金鹏;杨显国;王辉;崔娟;王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网络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与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一个班设置为观察组(99人),另一个班设置为对照组(95人),观察组实施网络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药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淑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倾向于经济资助,往往忽略对贫困生心理、思想、发展等需求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既要做好经济资助,又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林培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4级普通护理专科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1个班63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另1个班63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潘纯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引导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此教学方法侧重实践、结合临床,能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实践技能型医学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黄健;吴柄东;黄啸林;付书彩;李小慧;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医患微信群在COPD出院患者院外后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流程,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患微信群进行院外后续指导治疗.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CAT评分、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CAT各项指标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通过医患微信群,可以提高COPD患者院外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洪泉;林爱琴;胡建平;贾宝辉;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各种形式,指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对策.
作者:李莉;张燕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针对中职院校课堂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发生课堂突发事件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预防和紧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作者:赵文考;黄薇;杜苗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颁布和高危孕产妇数量的增加,助产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才能胜任临床工作.助产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助产实训课程,加强对助产专业学生技能的训练,培养合格的助产士,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主要从助产学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助产学实训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朱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体系存在着专业知识分割、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根据中本贯通医学应用型专业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以临床实际工作为逻辑主线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符合医学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何钟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其所需职业能力分析面向中药制药技术行业, 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共享实训设备、师资和课程开发成果等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群的整体建设水平及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张杨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人文教育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医学人文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主要论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其树立医学人文价值观的因素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作者:李奎刚;王晨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继续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成教学生发展的特点.为提高成教学生的培养质量,有效解决成教学生的学习困难,对我校继续教育学院150名成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成教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成教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应策略,希望能够为解决成教学生的学习困难、增强学习效果提供借鉴.
作者:张怀斌;秦国民;马丽英;高宗华;李嘉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也是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时短,学生学习基础差,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多媒体教学、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教与练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出有效开展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
作者:张景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结合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提出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构建以医学课堂为中心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生命教育基地,同时结合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机构等,使学生能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作者:于丹丹;刘海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改善医学留学生的营养学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营养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交流和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介绍留学生营养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和经验,为其他高校进行留学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催;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李鹏高;席元第;吕晨艳;蔡夏夏;杨春;肖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药品生产技术为例,从实践层面探讨基于课程标准的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教学设计体系,并对教学实施机制和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冒玉娟;陈晓兰;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校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学生生源素质不高、人文素养偏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等情况,如何使学生在大学3年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个人政治意识、提升人文素养是每名班主任面对的一个难题.在高职高专视角下论述作为一名医学类护理专业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管理.
作者:贺旭;汤艳;彭娟;李香;王伟;赵宏;刘英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开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推广并应用.语文课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应紧跟社会的新形势,在课堂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语文知识运用到所学专业和生活当中.巧妙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作者:英亚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