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刚;王晨艳
探讨T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TBL教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显示:T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谢志平;韩云峰;贾月辉;李雯婷;李省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康乐县人民医院见习的66名中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报到时间分为传统组和多元组.传统组(34人)使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多元组(32人)使用多元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多元组中医理论考核能力型题成绩和总成绩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中医理论考核记忆型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 在中医专业临床见习带教工作中应用多元化带教模式,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和水平,值得在中医专业临床见习带教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仲小龙;王宇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校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学生生源素质不高、人文素养偏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等情况,如何使学生在大学3年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个人政治意识、提升人文素养是每名班主任面对的一个难题.在高职高专视角下论述作为一名医学类护理专业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管理.
作者:贺旭;汤艳;彭娟;李香;王伟;赵宏;刘英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扩大专科特色中医护理在综合医院的应用范围,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技能和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30个临床护理单元的50名护理人员作为项目开展前后的研究对象,同时在项目开展前后分别选取50名患者进行调查.项目开展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项目开展后采用常规护理和专科特色中医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调查项目开展前后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特色中医护理技能的认知情况、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在项目开展后,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项目开展前(P<0.01);项目开展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高于项目开展前(P<0.01);项目开展前住院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为18662人次,项目开展后为33685人次,较项目开展前接受中医护理的住院患者增加80.5%.结论在综合医院开展专科特色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值得在综合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靳绮;高桂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妇产科工作具有责任重、精神压力大、服务对象特殊、服务内容隐私性强等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妇产科患者对医疗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妇产科医生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满足时代所需.
作者:徐雅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网络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与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一个班设置为观察组(99人),另一个班设置为对照组(95人),观察组实施网络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药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淑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倾向于经济资助,往往忽略对贫困生心理、思想、发展等需求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既要做好经济资助,又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林培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开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推广并应用.语文课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应紧跟社会的新形势,在课堂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语文知识运用到所学专业和生活当中.巧妙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作者:英亚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限制会阴切开在巨大儿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比较其实施前后母婴的结局.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照组,238例)和2013年1月—2015年6月(观察组,295例)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单胎头位巨大儿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行会阴切开181例,观察组行限制会阴切开158例.比较不同方法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结局(会阴切开和会阴裂伤)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会阴Ⅱ°裂伤、Ⅲ°裂伤、Ⅳ°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产伤(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等)发生率以及产妇42天盆底肌力测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测可能为巨大儿的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应该由有经验的助产士进行动态、持续、准确的评估,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会阴切开率,但在有严格会阴切开指征时,必须行会阴切开术,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琳;伊同英;吴岐珍;周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4级普通护理专科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1个班63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另1个班63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潘纯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药品生产技术为例,从实践层面探讨基于课程标准的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教学设计体系,并对教学实施机制和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冒玉娟;陈晓兰;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MOOC)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慕课的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方式,打破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可以将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因此,在校课堂学习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又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高金利;周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生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级护理本科生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围绕提高核心能力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核心能力各维度(除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及理论、操作、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及综合能力.
作者:刘蔚;覃勤;马春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是医学院校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将全过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然而传统的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存在教考合一、考试出题频繁等不足.通过确定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确定试题来源、明确试题库结构与题量,并运用Acess软件实现组卷,建立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标准化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立娟;夏翃;宋曼殳;王友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也是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时短,学生学习基础差,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多媒体教学、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教与练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出有效开展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
作者:张景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终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吴桂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全面提升及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华留学,留学生教学成为高校广为关注的内容.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水平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近年来留学生教学工作实践,对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促进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萨丽波;李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体系存在着专业知识分割、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根据中本贯通医学应用型专业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以临床实际工作为逻辑主线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符合医学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何钟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改善医学留学生的营养学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营养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交流和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介绍留学生营养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和经验,为其他高校进行留学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催;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李鹏高;席元第;吕晨艳;蔡夏夏;杨春;肖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结合云计算技术与微课教学的特点,提出微课教学云平台的总体架构,探索在云平台下更适合高职专业特点的微课教学模式,并从时间的合理性、学科适用性等4个方面分析其在实施中要解决的问题,旨在推动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作者:陈安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