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华;李珍;缪清
目的 了解大学生视力及不同性别大学生眼镜消费偏好情况,结合视光知识及原理进行分析,为在高校园区进行眼镜营销、专业验光等眼视光专业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漳州市高等院校大学生1242人,通过前期调研制订大学生视力及眼镜消费偏好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视力及眼镜消费偏好调查.结果 漳州市高等院校大学生近视率为80.5%,男生(88.5%)与女生(75.8%)近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生在选购的眼镜类型、选购眼镜时期望的促销活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选购的眼镜价格、选购眼镜时期望得到的服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漳州市大学生近视率非常高,眼镜需求市场非常大,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眼镜消费偏好方面存在差异性.结合高校眼视光专业特色,在高校园区开展眼镜营销、专业验光等眼视光专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应针对不同性别大学生采取不同营销方式.
作者:徐文鑫;吴苏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结合高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如科学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积极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以及合理化评价目标达成情况等,以提高高职班级管理实效.
作者:刘世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校2015级农村医学专业4个班共200名学生,依据学生班级分为模拟教学组(100名)和常规教学组(100名),模拟教学组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模拟教学实验课,常规教学组不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对两组学习质量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模拟教学组学生学习质量考核评分为(96.32±2.65)分,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的(79.10±5.01)分;模拟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7.00%)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56.00%).结论 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中利用学生周记并通过写周记评语的形式与学生沟通思想、建立情感,值得在各类学校推广.
作者:任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微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对提高学生专业探索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起到推动作用.但想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需合理设计微课,力求制作精良,合理选择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各类新鲜蔬菜宏量营养素含量的差别和95%置信区间.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中七大类151种新鲜蔬菜宏量营养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新鲜蔬菜宏量营养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能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脂肪、不溶性纤维.蛋白质均值95%置信区间为1.96~2.70 g/100 g,脂肪均值95%置信区间为0.25~0.42 g/100 g,碳水化合物均值95%置信区间为6.53~9.09 g/100 g,不溶性纤维均值95%置信区间为1.42~1.86 g/100 g,灰分均值95%置信区间为0.75~0.96 g/100 g,能量均值95%置信区间为34.65~48.67 kcal/100 g.结论 各类新鲜蔬菜宏量营养素含量不同,应多吃各类蔬菜,取长补短,平衡膳食.
作者:袁媛;张卫东;袁征;张伶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课前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4个班,共204人,随机将两个班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另外两个班作为研究组,采用课前参与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学生对本组所用教学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实施课前参与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及素质.
作者:鹿梅;王尉;郭传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空脏器穿孔的超声诊断特点,观察并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中空脏器穿孔超声诊断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超声诊断实习的学生11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人数均等.实验组以多元化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带教.结果 带教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测验与操作考核,实验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中,实验组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中空脏器穿孔超声诊断带教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临床带教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值得推广.
作者:杨梅;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86.67%),观察组专科护理质量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4.44%).结论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母婴及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及医疗纠纷发生率,适合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改玲;任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PBL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的目的 在于培养临床一线技能型人才,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规培教学中符合当前教学实际需要.
作者:焦虹;肖兴军;朱雨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以生、制药材为切入点,对不同产地何首乌及制何首乌药材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药材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期已经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4批不同产地、性状的生、制何首乌药材为样品,同时测定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3种活性成分,并观察记录药材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及蒽醌类成分含量明显不同.生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高于制何首乌,但是游离蒽醌类成分难以检测出,而制何首乌中可检出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制何首乌性状特征与活性成分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 制何首乌外观颜色浅,丝络明显,其中含有的二苯乙烯苷较多,但大黄素含量较低;若颜色深,丝络不明显,则二苯乙烯苷含量较低,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
作者:王焱;侯连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分析在初中生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旨在提高应急救护培训教学效果.
作者:陈丽贤;陈梓珊;杜佐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医事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院校医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作者:杨自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带教中发现大多数护生不愿主动与患者沟通.本文从护生、患者、带教教师、社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对策,以达到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 .
作者:陈静;丁钰;徐芸;江明珠;孙颖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法 以我校2015级护理9班(46人)为实验班,采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10班(50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班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和提问成绩,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班学生对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较高,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护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刘伟;贝家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文理科生是否存在学习差异,探讨护理专业文理兼收的可行性.方法 以我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大专班3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理科生组和文科生组,对研究对象在校期间学习并考核的42门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仅在3门护理专业理论课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9门课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专业文理科生不存在学习差异,护理专业文理兼收是科学、可行的.
作者:张妤;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基于福安市老年人养老现状,思考老年护理人员培养方式.方法 自设问卷对宁德地区15家医院、福安市各养老机构在职护理人员及闽东卫生学校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护士和护生认为需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29.7%的在校护生愿意就读老年护理专业,53.0%的愿意接受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结论 学校应当开设老年护理专业,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并加强老年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
作者:赖清华;李珍;缪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生物化学课程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本文从教学计划、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以及教师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旨在指导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和手段,并与药学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实用型、技能型高职药学人才的要求.
作者:吕会茹;刘卫兰;李姣锋;商留珂;何静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采用职业取向标准问卷对湖南4所本、专科院校的4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及原因.结果发现,大学生职业取向在性别、学历、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职业方面差异显著,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取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
作者:龚芸;贺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分析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学生学习态度、检索技能、形成性考核、终结性网络化考试等多元化考核模式,阐述网络化考试试题库建设过程,并讨论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网络化考试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激发学生参与检索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作者:唐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