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休区的优质护理应用研究

廖凤琼

关键词:产休区, 优质护理, 产科
摘要:目的 探讨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产休区产后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减少产后24小时出血量,值得借鉴.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不同程度水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剥离、脑血管意外,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1].由于我市农村孕产妇保健意识淡薄,系统性孕检缺失,使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不能及时被发现,终导致妊娠不良结局[2]. 为探讨系统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本文对2016年1月至12月6800例产妇中627例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瑾;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临夏市年龄20~74岁常住居民(5年及5年以上)1838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28%,男性为20.77%,女性为4.49%,男性高于女性(P<0.05).(2)血尿酸水平:整体人群中,男性为(313.05±90.41)μmol/L,女性为(232.88±63.85)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男性为(473.14±47.36)μmol/L,女性为(416.24±103.30)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5).(3)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性别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 减少肉类等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以及降低体重、控制血压等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蔡兴魁;安永东;王芳;赵钰;郭天蓉;王琴;杨英;李永涛;王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舒适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癌因性疲乏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指数(BF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2周时,观察组BF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全程舒适护理可促进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也能降低癌因性疲乏指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惠明;陈素红;彭喜枝;王庆;余秀萍;杨小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学人文教学如何延伸至临床 ——一名血液科临床医生的思考

    快速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但是滞后的医学人文教育显然无法与之相适应.医学人文的回归,也不能仅停留于笔端.医学人文教学应从课堂教授延伸至临床的践行.

    作者:倪蓓文;方怡;殷婷玉;王婷;陈芳源;韩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议如何将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新形势下,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分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并提出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的途径.

    作者:刘利;陈晨;卢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高校药学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分析

    对湖北省某高校药学专业在校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药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针对目前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张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在中职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护理教育的研究 ——以肌内注射教学设计为例

    以肌内注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中职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薛;皮流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导向、育人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努力探索适应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实践教学形式,才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王洪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科大学教学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发和推动着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结合锦州医科大学教学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应用,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法,对于探索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姜华;杨景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蕴育在医患矛盾中的思维方式及应对策略研究

    就医患矛盾中存在的逻辑思维及与客观事实间的冲突,对医患矛盾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医患矛盾中隐含的思想观念,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为促进当代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发展,已进行多种多样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模式改革,其中PBL教学法受到比较多的注意和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工作中开展PBL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对比,发现PBL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张永春;马鹏飞;王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多,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手机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班主任需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助手.

    作者:邓祥敏;阮仁余;张翠;杨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设计 ——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建构主义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重视情境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卫生统计学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为调剂生,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欠佳.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统计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作者:刘海霞;王玖;胡乃宝;孙红卫;罗文海;李新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男生学习情况、职业规划及就业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男生的学习、职业规划和就业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7—2011届58名护理专业男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对2012—2015届77名在校护理专业男生进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学习态度、职业规划调查.结果 2007—2011年,护理专业男生毕业当年就业率为100%,转岗率为5.17%;77名在校男生中,16.88%为主动选择护理专业,83.12%为被动选择;男生学习态度普遍比较端正,认为将来会从事护理工作的只占25.97%.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就业形势好,但是专业稳定性不强,建议加强男生职业认同感教育.

    作者:金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学多学科综合实验设计与探讨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各主要专业课程实验之间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以阿司匹林为研究对象,进行药学多学科综合实验设计与探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药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代佳;蒋琳;杨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应用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究护理技能培训中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校16名主考教师与90名护理专业大专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9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5名.参照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并实施常规出科考试;在实验组学生的护理技能培训及出科考试中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对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健康教育、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以及病史采集成绩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持肯定态度;主考教师也普遍认为这种新型的考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法.结论 在对护理专业大专学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及出科考试时,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提升学生考核成绩的同时,还能使考核更为有效、科学、真实、客观.

    作者:王钰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80例回盲部病变的结肠镜特点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回盲部病变的结肠镜特点,评价结肠镜活检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995—2014年间用结肠镜活检的回盲部病变患者180人,了解回盲部病变的情况,并分析回盲部病变结肠镜下的形态、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及其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肠镜结合病理活检后发现回盲部病变以慢性炎症常见,共48例,占26.7%;其次为克罗恩病,共26例,占14.4%,且其检出率较结肠镜结合病理活检显著增高;回盲部恶性肿瘤10例,占5.6%.结论 回盲部病变中,以慢性炎症常见,其中克罗恩病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作者:庄永艿;周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PBL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此种教学模式运用的现状、优势及不足等,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提供思路.

    作者: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休区的优质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产休区产后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减少产后24小时出血量,值得借鉴.

    作者:廖凤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