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7年12期文献
  • Sandwich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2016级本科班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效果较好.

    作者:温雯静;刘晓东;畅灵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卫生统计学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为调剂生,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欠佳.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统计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作者:刘海霞;王玖;胡乃宝;孙红卫;罗文海;李新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PBL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此种教学模式运用的现状、优势及不足等,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提供思路.

    作者: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探讨利用微课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方法.微课具有形象生动、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可提供高数背景知识,破解教学难点,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杨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中职学校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介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分析对中职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有效增强中职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李玉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职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探讨

    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建立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教学实施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则分为评价方法和结果反馈.通过对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设计,并加入创新性内容,使得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大为缩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陈芊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中医儿科学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在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背景下,我校儿科团队在中医儿科学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探究.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指南,将通用型学习与翻转课堂结合、专题型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结合,改革考试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作者:谢东霞;付卫云;卞华;侯紫君;谢瑞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学专业与中医学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体会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开设药用植物学或类似课程.笔者在不同专业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理论与实践是否能真正相结合极大影响教学效果,且根据专业的差异,建议该领域的专家考虑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不同版本的、更具针对性的《药用植物学》教材,更充分地展现药用植物学在相应专业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宋军娜;侯芳洁;王乾;严玉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职药物分析技术课程优化教学实践浅析

    药物分析技术是中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教授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根据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等对药学技术人才的需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所需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质量控制等一般技术性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及影响下,比如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学设施落后以及教学课时紧张等,如何做到课程的优化教学,尽可能培养出符合医药行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呢?介绍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以求共同进步.

    作者:陆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改变语文教师观念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以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分析大学语文教师中存在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学科观、教材观、讲台观、空间观、考核观,指出改变7个不正确观念的设想,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李士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ESP理论指导下中职学生医护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

    我国中职教育护理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护理人才能够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普通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无法做到把专业技能和英语两者结合在一起,无法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在专业上对英语的特殊需求,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不一致.所以有必要在医护英语口语教学中引进ESP模式,以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不一致的矛盾.主要分析中职学生医护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并提出ESP教学在中职医护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李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导向、育人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努力探索适应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实践教学形式,才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王洪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在中职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护理教育的研究 ——以肌内注射教学设计为例

    以肌内注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中职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薛;皮流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建构主义理论下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设计 ——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建构主义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重视情境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验式教学在宁波中医药文化史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具有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和创新性.宁波中医药文化史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适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符合课程教学要求,主要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景模拟、寻访中医药名家名胜和开展社会实践5种方式进行.

    作者:郭慧;崔明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医学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临床教学是医学生教育生涯中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职业修养的关键阶段.主要论述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递进式教育模式,期望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姜元喜;许树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探究

    在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应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解译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总结3个方面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学人文教学如何延伸至临床 ——一名血液科临床医生的思考

    快速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但是滞后的医学人文教育显然无法与之相适应.医学人文的回归,也不能仅停留于笔端.医学人文教学应从课堂教授延伸至临床的践行.

    作者:倪蓓文;方怡;殷婷玉;王婷;陈芳源;韩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技能比赛学生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在技能比赛学生心理训练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参赛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人.对照组沿用以往的训练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自我效能水平进行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得分(P<0.05),干预后对照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低(P<0.05).结论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可有效提高技能比赛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水平,为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作者:彭爱霞;严彩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组OSCE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组OSCE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级护理专业1班和2班的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小组OSCE,通过OSCE和问卷调查评价小组OSCE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结果 大部分学生对小组OSCE持肯定态度.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小组OSCE,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学生临床实践进行良好准备,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作者:王利平;王静娴;李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验证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集中测试,并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方法的认可情况,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客观试题及格率和平均分、主观试题及格率和平均分、总分及格率、总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认可并满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结论 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作者:邓仁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行业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营养相关行业岗位需求、职业核心能力以及京津冀地区营养相关行业对高职医学营养人才的新需求,以提高高职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京津冀地区抽取13家医院的营养科以及29家非医院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营养专业就业岗位群广泛,不同岗位对相应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除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之外,无论是医院营养科还是非医院营养相关行业,对高职营养专业学生素质与通用能力的要求相似,非医院营养相关行业还要求具有管理能力等.结论 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时开展行业培训是提高高职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医学营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包焜;李研;杨艳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应用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究护理技能培训中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校16名主考教师与90名护理专业大专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9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5名.参照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并实施常规出科考试;在实验组学生的护理技能培训及出科考试中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对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健康教育、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以及病史采集成绩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持肯定态度;主考教师也普遍认为这种新型的考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法.结论 在对护理专业大专学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及出科考试时,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提升学生考核成绩的同时,还能使考核更为有效、科学、真实、客观.

    作者:王钰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健康干预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干预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研究者在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地区部分18~64岁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发放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护理干预;于2016年6月护理干预后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干预后农村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3个方面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护理健康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

    作者:张静;王甜甜;王雪;董慧慧;赵淑霞;邓凤鸾;郭红红;张雪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海南省卫生中职学生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海南省卫生中职在校生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借助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1](WHOQOL-BREF)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2](SCL-90量表)对海南省卫生中职学校2012级、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SCL-90量表中总分和各因子分别与WHOQOL-BREF中的心理领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卫生中职学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为(63.57±15.91)分;环境领域得分低,为(51.97±15.07)分.总生活质量和总健康状况得分均低于60分.海南省卫生中职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SCL-90量表各因子与心理领域呈负相关(P<0.01),总生活质量和总健康状况与心理领域呈正相关(P<0.01).结论 海南省卫生中职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质量得分总体偏低,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改善其整体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娟娟;李俊芳;周凡冰;林秀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涉日护生压力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涉日护生压力应对方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某高校涉日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问卷和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涉日护生自责、幻想维度得分与普通护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招本科生、高职本科生、专科生3种学历层次涉日护生自责维度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一和大四涉日护生解决问题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大三涉日护生(P<0.05);不谈恋爱涉日护生解决问题、求助维度得分明显高于谈恋爱涉日护生(P<0.05);农村户口涉日护生自责、退避维度得分与非农村户口涉日护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亲家庭涉日护生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维度得分与非单亲家庭涉日护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使涉日护生面对压力时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晓丽;张瑜;崔保华;李新征;高秀娟;郝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级仿真综合护理模型人在护理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级仿真综合护理模型人在护理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二年级大专学生218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6名)和观察组(112名).对照组采用普通模型人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高级仿真综合护理模型人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实习前技能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对实习前技能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高级仿真综合护理模型人对临床实习前护生进行技能强化培训,不仅有助于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对护生综合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教学中尝试和推广.

    作者:要雪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空气注入法对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时尿道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空气注入法对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时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腹部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管拔除法;实验组采用空气注入法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拔管时的舒适度和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出现排尿困难、尿道不适、血尿和继发性尿潴留等症状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拔除导尿管时的舒适度以及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困难、尿道不适、血尿和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注入法应用在腹部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拔管中,可以减少导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出现的异常症状,减轻对尿道的损伤和刺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华;顾玉生;孙晓楠;李玲;卞传朋;李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案例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教学实践中的异同,并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案例综合教学法的满意率达89.47%,在激发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典型疾病的系统性、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评价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实验组毕业后愿意从事耳鼻咽喉科护理工作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案例综合教学法有利于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素质,且88.89%的教师对案例综合教学法满意.结论 案例综合教学法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较好的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带教模式.

    作者:温兰英;黄建国;谢莉萍;孙薇;胡丽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高校药学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分析

    对湖北省某高校药学专业在校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药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针对目前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张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专业三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成绩和对Sandwich教学法评价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andwich教学法引入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董兆;徐纪勇;陈静;顾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级护理2班、5班学生随机分为翻转班与对照班.翻转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班实施传统教学.结果 翻转班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教学后,翻转班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翻转班对本班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郭雅静;张妤;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弟子规》教育的效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孝、悌、信、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某高职院校开展《弟子规》教育的效能,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潘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课堂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期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张强;卓晓华;孙剑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生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 调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生屈光状态,了解近视发病的趋势及探讨诱发近视的因素,为有效预防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抽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眼科检查.通过Excel软件录入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对象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学生1613人(3223只眼,其中3人为单眼),屈光不正总患病率为60.6%,其中近视患病率为55.8%.一年级至三年级小学生、四年级至六年级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屈光不正总患病率分别为:41.1%、54.6%、71.5%、72.2%,其中近视的患病率分别为:32.2%、50.3%、67.8%、69.7%.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屈光不正患病率分别为:69.9%、41.0%,近视的患病率分别为65.2%、36.0%.汉族、 藏族、 回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屈光不正患病率分别为:72.0%、52.8%、52.1%,近视的患病率分别为:66.2%、48.7%、48.4%.结论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近视患病率高,汉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于藏族、回族及其他民族.

    作者:李春丽;张文芳;杨义;夏锦涛;曹光;张冬梅;周然;李志;李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为促进当代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发展,已进行多种多样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模式改革,其中PBL教学法受到比较多的注意和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工作中开展PBL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对比,发现PBL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张永春;马鹏飞;王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在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儿科见习的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013级麻醉学专业两个本科班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班,57人)和实验组(2班,54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法,实验组学生采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见习结束,比较两组学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及临床见习前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组所采用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临床见习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较临床见习前提高(P<0.05或P<0.01),且临床见习后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见习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式实践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作者:刘丹莉;高顺利;莫运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孟鲁司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为儿童HSPN的治疗提供循证科学的治疗方法.方法 检索CNKI、CBM、VIP、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孟鲁司特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文献.制订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经两名研究人员筛选与评价,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m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文献353篇,终纳入11篇文献.10篇文献有中度偏倚风险,1篇文献有低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孟鲁司特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196/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154/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次要指标除尿LTE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尿β2-MG、尿IgG、尿ALb、尿TRF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变化不大,基本稳定.结论 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可一定程度地减轻肾脏损害,不良反应较轻,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实验进一步确定.

    作者:谢岚;凌继祖;李宇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职学生护理技能水平星级多元评价的研究

    目的 探索构建更为适合中职学生护理技能水平特点的星级多元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配对实验研究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干预前后的实训课程学习情况及实验班两次实施星级多元评价结果的差异分别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干预后实验班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第二次星级多元评价的各项评分均高于第一次(P<0.05或P<0.01),实验班第二次的评价星级(除任课教师评分外)均优于第一次(P<0.05或P<0.01).结论 应用星级多元评价方式对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中职学生护理技能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黄蕊;周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男生学习情况、职业规划及就业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男生的学习、职业规划和就业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7—2011届58名护理专业男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对2012—2015届77名在校护理专业男生进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学习态度、职业规划调查.结果 2007—2011年,护理专业男生毕业当年就业率为100%,转岗率为5.17%;77名在校男生中,16.88%为主动选择护理专业,83.12%为被动选择;男生学习态度普遍比较端正,认为将来会从事护理工作的只占25.97%.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就业形势好,但是专业稳定性不强,建议加强男生职业认同感教育.

    作者:金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舒适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术后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癌因性疲乏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指数(BF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2周时,观察组BF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全程舒适护理可促进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也能降低癌因性疲乏指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惠明;陈素红;彭喜枝;王庆;余秀萍;杨小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护生参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参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鹤壁市某4个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人为研究对象,经培训后的高职护生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6个月后,运用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在护生参与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生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张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TBL、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借鉴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经验,结合医学免疫学教学特点,对应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进行比较.实践结果表明,在L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应用TBL或PBL教学模式可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颖;姜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高职院校护生职业态度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护生的职业态度,为高职院校护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潍坊市高职护理院校的13名护生进行调查,并运用Giorg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护生职业态度不够稳定,择业意向呈现多样化.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培养,促使其形成稳定、积极的职业态度,降低护理人员流失率,保障护理队伍有序发展.

    作者:高青;于圣娟;许桂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临夏市年龄20~74岁常住居民(5年及5年以上)1838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28%,男性为20.77%,女性为4.49%,男性高于女性(P<0.05).(2)血尿酸水平:整体人群中,男性为(313.05±90.41)μmol/L,女性为(232.88±63.85)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男性为(473.14±47.36)μmol/L,女性为(416.24±103.30)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5).(3)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性别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临夏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 减少肉类等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以及降低体重、控制血压等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蔡兴魁;安永东;王芳;赵钰;郭天蓉;王琴;杨英;李永涛;王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论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的课堂变化及教学应对

    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走进高职医学院校课堂已成为常态,对教师的授课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随之改变的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新媒体对高职医学课堂的全面渗透也是利弊兼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初探

    从德育学分制内涵、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不足,提出今后在推行德育学分制中所应注重的一些问题.初步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德育学分制过程中取得的进展、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袁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前,已全面实施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为医学研究生基本的素质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杜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杜开先;董燕;贾天明;宋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科大学教学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发和推动着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结合锦州医科大学教学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应用,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法,对于探索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姜华;杨景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基于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

    在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引领下,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助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期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作者:包莉;徐伟刚;丁秋玲;张卫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议如何将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新形势下,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分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并提出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的途径.

    作者:刘利;陈晨;卢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党建工作视野下卫生类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积极探究新形式、新思路,使党建工作更有成效,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实际情况,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阐述卫生类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学生党员素质.

    作者:葛萍;童佳红;洪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专业建设下卫生类中职学校社团活动研究

    以服务学校专业建设为核心,在立足当前卫生类中职学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社团活动服务于专业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理性思考,积极探索卫生类中职学校有效的社团管理办法,为卫生类中职学校基于专业建设的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邵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学多学科综合实验设计与探讨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各主要专业课程实验之间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以阿司匹林为研究对象,进行药学多学科综合实验设计与探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药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代佳;蒋琳;杨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休区的优质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产休区产后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减少产后24小时出血量,值得借鉴.

    作者:廖凤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骨科的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进行PFLCP(32例)和DHS(22例)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显示,PFLCP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PFL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 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骨膜剥离少,固定可靠,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患者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肢体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爱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术后服用短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短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和生化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月再次妊娠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闭经及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月再次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具有使用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出血时间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雍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80例回盲部病变的结肠镜特点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回盲部病变的结肠镜特点,评价结肠镜活检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995—2014年间用结肠镜活检的回盲部病变患者180人,了解回盲部病变的情况,并分析回盲部病变结肠镜下的形态、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及其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肠镜结合病理活检后发现回盲部病变以慢性炎症常见,共48例,占26.7%;其次为克罗恩病,共26例,占14.4%,且其检出率较结肠镜结合病理活检显著增高;回盲部恶性肿瘤10例,占5.6%.结论 回盲部病变中,以慢性炎症常见,其中克罗恩病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作者:庄永艿;周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不同程度水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剥离、脑血管意外,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1].由于我市农村孕产妇保健意识淡薄,系统性孕检缺失,使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不能及时被发现,终导致妊娠不良结局[2]. 为探讨系统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本文对2016年1月至12月6800例产妇中627例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瑾;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孕妇82例为对照组,分别在两组孕妇孕早期与孕晚期行血脂水平检测,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根据血脂检出结果将观察组分为高血脂组与正常血脂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在孕早期时的TG、TC、HDL-C、LDL-C、ApoAI、Apo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时,观察组TC、TG、LDL-C、Apo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且两组孕晚期TG、TC、LDL-C、ApoAI、ApoB水平均较孕早期高(P<0.05),对照组孕晚期的HDL-C水平也较孕早期高(P<0.05).观察组出现早产、巨大儿、手术产、子痫前期、新生儿低血糖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高血脂39例,正常血脂43例,高血脂组巨大儿、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较正常血脂组高(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晚期检测血脂水平,可提高高脂血症检出率,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且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欧阳菱菱;郭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清胰汤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清胰汤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其中25例采用清胰汤辅助奥曲肽治疗(观察组),19例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住院天数、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及影像学变化,并应用APACHEⅡ评分标准于入院第1、第3、第7、第10天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症状和体征缓解天数、血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天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7、第10天的APACHEⅡ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清胰汤辅助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窦来喜;马宝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提升中小学校园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以烟台市为例

    以烟台市为例,了解中小学校园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初步提出对策与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二是依托卫生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应急救护能力;三是完善制度建设.提出卫生职业院校可以发挥师资和场地优势,面向中小学开展大规模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培训,提高师生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

    作者:刘志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讨

    在新媒体环境下,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逐渐走进大学校园,主要针对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及实施来进行阐述.

    作者:丁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多,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手机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班主任需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助手.

    作者:邓祥敏;阮仁余;张翠;杨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理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与应用

    论述素材库建设的具体意义、基本原则、基本过程与内容以及教学应用等问题.建设一个完备的多媒体素材库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崔丹;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研究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以形态学为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徐秋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微课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微课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实践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在云端学习、课堂教学、实训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发展4个方面探讨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蒋诚;刘汉;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探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正逐渐改变着当今医学教育模式.着重分析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3种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3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白雪;李志军;张少杰;蔡永强;梁涛;王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将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在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学资源条件不足及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多种因素限制,仍面临各种挑战.结论 应用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我国的高等护理教学能取得巨大的发展.

    作者:许周茵;李明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蕴育在医患矛盾中的思维方式及应对策略研究

    就医患矛盾中存在的逻辑思维及与客观事实间的冲突,对医患矛盾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医患矛盾中隐含的思想观念,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细节教育决定医疗技术创新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效果 ——在美国坦帕总医院的访学见闻与启示

    通过在美国坦帕总医院的访问学习发现,美国坦帕总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生规范化培训、医院学术交流、优质护理、医院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关注细节,细节成就了创新和品质.美国坦帕总医院在细节方面的努力促进了医疗技术创新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借鉴与学习.

    作者:郝相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地方性中医药文化产业构建的思考

    南阳地方中医药文化产业优势明显: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生产运营模式增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地方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存在问题有:中药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缺乏规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政策不完善,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药材开发产品受制约.对策和建议:完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对中医药科学内涵的宣传;提高中药标准化水平,建设重点品牌中药产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中医药与旅游业的发展融合.

    作者:梁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麻醉术前检查与访视对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

    目的 探讨麻醉术前检查和访视对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实施的麻醉病例1523例,其中采用全麻术1020例,椎管内麻醉术225例,腰硬联合麻醉术151例,局麻监测117例,神经阻滞麻醉术10例.在术前进行检查,术后进行访视.结果 86例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内感染、贫血等暂停手术.结论 从统计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完备、准确的术前检查和合理、规范、科学的术前访视是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麻醉质量控制效果的增强,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陈金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 测定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 利用RP-HPLC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穿心莲内酯)、254 nm(脱水穿心莲内酯).结果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分别在0.31~2.38μg和0.29~2.5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3%和99.98%,RSD分别为2.06%和2.45%.结论 RP-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简便,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作为穿心莲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纪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职医学技术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为例

    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理论,开发并重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实践中,根据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区域的资源、设备和人力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社会调研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

    作者:于雪黔;艾颖;安乐;徐联;杨文才;程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做出一系列的转变.课程整合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建设改革,横向整合课程内容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大变革.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使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初期就接触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方面考虑问题出现的原因,也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解决办法,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经验进行总结介绍,以便更好地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整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丁晓慧;全景梁;解辉;江敏;丛敬;王忠华;邢海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在课程建设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得到逐步提高.

    作者:张士发;魏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