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陈显春;杨英;宋爽;颜贤惠;王泽惠;王寅欢

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静脉炎
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全身性疾病,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前化疗的目的是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力,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肿瘤转移扩散机会;估计化疗敏感性,以便选择后续化疗药物[1],术后化疗目的是防止复发和转移.由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周期长,药物刺激性大以及自身特点容易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Wnt5a与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Wnt5a在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以及外源性Wnt5a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及白血病细胞系中Wnt5a的表达.用AdWnt5a和AdGFP腺病毒转染CHO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液分别处理K562细胞1~5 d,采用细胞计数、台盼蓝染色、细胞形态等方法观察Wnt5a对K562细胞生长影响.结果 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均未表达Wnt5a,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4例不表达或弱表达,仅1例完全缓解的病人高表达Wnt5a.K562、HL-60细胞中Wnt5a也不表达,Jurkat细胞高表达.以GFP条件培养液处理细胞为对照,Wnt5a条件培养液处理K56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但未影响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相比细胞形态上出现了分化的表型.结论 Wnt5a在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或骨髓中以及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均表达缺失或降低,并且外源性的Wnt5a可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有诱导其分化的现象,提示Wnt5a的表达下调可能与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袁媛;李招权;司维柯;潘静;赵宸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全身性疾病,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前化疗的目的是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力,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肿瘤转移扩散机会;估计化疗敏感性,以便选择后续化疗药物[1],术后化疗目的是防止复发和转移.由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周期长,药物刺激性大以及自身特点容易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显春;杨英;宋爽;颜贤惠;王泽惠;王寅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延缓大鼠进展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进行干预,研究EPC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大鼠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培养6 d,经鉴定为EPC.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和EPC移植组.肾病组、EPC组单肾切除,术后1周和2周分别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假手术并在相同时间注射生理盐水.EPC组于第二次注射后1周,5 Gy X线全身照射后静脉移植1×106的EPCs,对照组和肾病组仅行同等剂量的照射和生理盐水注射.在切肾前(0周)和切肾后的第4(即EPC移植后1周)、8、12、16周测大鼠体重、尿蛋白定量,眼球取血测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原位杂交观察肾组织中Y染色体阳性细胞整合情况;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和组织学变化,图像分析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开放程度及毛细血管襻截面积.结果 第4周和16周,肾组织中均可见Y染色体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16周时肾病组肾小球轻度至中度系膜细胞增生,基质中度至重度增生并呈弥漫性分布,肾小球节段性或球性硬化;EPC组部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呈局灶性轻度增生,硬化的肾小球数量少,间质纤维组织较肾病组轻;电镜结果显示EPC组病变较肾病组轻微,足细胞修复出现早;图像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指数肾病组显著高于EPC组,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与毛细血管襻截面积EPC组显著高于肾病组,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EPC移植可以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延缓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作者:赵洪雯;余荣杰;刘宏;彭侃夫;吴雄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射频消融联合醋酸加氯化钠对消融体积影响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联合醋酸加氯化钠治疗肝肿瘤对消融体积的影响.方法 12例直径>5 cm的肝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6例)和对照组(6例),治疗组在术中先行单次RFA联合醋酸加氯化钠治疗,对照组行单纯RFA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切除肿瘤,观察毁损体积.结果 治疗组单次治疗后肿瘤毁损长径6.11 cm,短径5.26 cm;对照组肿瘤毁损长径3.66 cm,短径3.25 cm.结论 RFA联合醋酸加氯化钠治疗肝肿瘤可使一次性毁损体积增加,治疗时间相对延长.

    作者:陈敏;高峻;马宽生;刘念洲;王曙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转录因子AP-2α对脑外伤后蓝斑神经元TH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激动蛋白-2α(activator protein 2α, AP-2α)对脑外伤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脑外伤组,脑外伤组又分为外伤后1、3、6、24、72 h共5个组(n=15).用Feeney氏法制作机械性脑外伤大鼠模型,分别于脑外伤后各相应时间点取出脑干,对蓝斑(locus ceruleus, LC)所在部位作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检测TH和AP-2的表达,观察二者在外伤后各相应时间点LC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脑外伤后各时段,LC神经元的TH和AP-2α 阳性细胞数量和荧光强度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但72 h仍然高于对照组;而且TH和AP-2α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同一神经元可以共表达.结论 机械性脑外伤使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TH表达增加,使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合成增多,NE在外伤应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P-2α参与了TH的表达调控,AP-2α上调可能是导致了TH表达增加的重要原因.

    作者:余维华;孙善全;汪克建;杨美;刘辉;贺桂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特异性stealth siRNA抑制小鼠肺成纤维细胞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设计特异性stealth siRNA并检测其对TGF-β1的抑制作用.方法 针对BALB/c小鼠TGF-β1基因组,选择不同位点设计3套siRNA基因序列,并经化学修饰合成3种stealth 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结果 3种stealth siRNA对TGF-β1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stealth_166效果更为明显;抑制效果与转染时间长短相关,48 h后就可检测出明显抑制,72 h达到高峰,96 h后开始减弱.结论 合成的特异性stealth siRNA可以抑制TGF-β1在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种手段.

    作者:余维涛;崔社怀;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基于MRI、CT图像HIFU治疗靶区自动勾画的研究

    目的 以MRI等图像为基础,进行HIFU治疗靶区的自动勾画研究,其勾画精确度希望达到1 mm以内,为以后的三维成像、HIFU治疗精确控制提供依据,为完整的HIFU治疗计划系统的基础. 方法以MRI等原始图像为基础,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识别技术对靶区组织进行自动识别、勾画,采用点、面结合的组合图像处理技术方案,应用了包括图像分割阈值获取、多项分割技术的联合应用、组织结构提取等方法的原理与具体算法. 结果通过试验发现,此技术方案能够对边界相对不模糊的医学图像(MRI、CT等),比较快速、准确的勾画出目标靶区的效果. 结论此方案能够比较准确识别诸如MRI类图像中的指定组织结构,能够比较快速、准确的勾画其边界,在HIFU、放射等医学治疗中有助于精确定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

    作者:温海燕;陈文直;王智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比较

    由于配组红细胞有效期较短、对运输条件要求较严格,目前大多用混合O型红细胞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我们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使3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浆、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分别都与配组筛检红细胞和混合O型红细胞反应,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结果混合O型红细胞漏检2例抗-M,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吴远军;刘兴玲;刘彦慧;朱学海;李重江;卢庆晖;周皓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微阵列检测血样感染相关四项指标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样感染相关四项指标,并与ELISA酶联免疫技术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方法 对230份国家参比品同时进行蛋白芯片与ELISA酶联免疫的检测,并观察蛋白芯片对诊断血样感染四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用统计学的配对计数资料检验得出:χ2=0.5,P=0.125,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蛋白微阵列检测结果无论是与参比品本身还是与ELISA试剂盒都有极高的符合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验技术.

    作者:黄敏;张敏丽;蒲晓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治疗

    癌症患者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癌症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是临床护理工作感到棘手的问题[1].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围手术期间的DM处理已成为临床各科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面对的难题.现总结近10 年来癌症合并DM营养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明秀;王建;樊荣;姜学英;刘俊;卿鑫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人β3肾上腺素受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 构建人β3肾上腺素受体 (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使之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 以pENTR_ADRB3-Sto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人β3-AR 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将该质粒转染HEK293真核细胞,通过RT-PCR检测β3-AR mRNA在HEK293细胞内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β3-AR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均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β3-AR编码区全长.在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β3-AR的HEK293细胞中检测到了β3-AR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产物.结论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成功构建了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为进一步建立β3-AR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用于筛选高效、高选择性β3-AR激动剂奠定了基础.

    作者:曾凡新;董志;傅洁民;刘晓海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Nd:YAG激光辅助去除陶瓷托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去除陶瓷托槽的佳技术参数.方法 利用激光照射去除陶瓷托槽的方法进行离体牙实验,依据激光照射的条件、所施加的外力及托槽表面涂剂的不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 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约降低48%,6组间的平均黏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激光照射后各组温度均升高,各组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激光功率3 W照射时间2 s组髓腔温度只升高3.71 ℃、3.94 ℃(托槽涂黑),较其它两组低.③激光照射可以去除托槽及牙齿表面的黏接剂,其脱落时间与激光照射功率及表面涂剂有关.结论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去除陶瓷托槽的佳参数是激光功率3 W、照射时间2 s,Nd:YAG激光照射可以作为去除正畸陶瓷托槽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黎;刘鲁川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第十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在我校召开

    由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于2007年9月21日到23日在重庆召开.大会共收到来自101个单位的稿件1 438篇,参会代表千余名.

    作者: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两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

    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常因进食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腌肉、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以及食用豆瓣酱、臭豆腐及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等而发病.在已报道的各类食物中毒中,肉毒中毒的报道相对不多见.

    作者:蓝弘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bFGF-PLA-Ns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制备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聚乳酸纳米微球缓释系统(bFGF-PLA-Ns)对体外培养的兔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并鉴定,将bFGF-PLA-Ns和第4代成骨细胞一起培养,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并与单纯bFGF和空白组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bFGF-PLA-Ns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显著促进兔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其效应高于单纯施加bFGF和空白组的效应.结论 制备的bFGF-PLA-Ns比单纯的bFGF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有更为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在骨创伤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张纲;亓连军;谭颖徽;卢来春;裘松波;何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在上调HepG2细胞HLAⅡ类分子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 Ⅱ transactivator , CⅡTA)在调控HepG2细胞HLAⅡ类分子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将含CⅡTA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EBS-NPL-CⅡTA和不含CⅡTA cDNA的空载体EBS-NPL分别转染至HepG2细胞.用RT-PCR技术检测未经转染的HepG2细胞、转染EBS-NPL-CⅡTA及空载体EBS-NPL的HepG2细胞CⅡTA mRNA的表达,并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3种HLAⅡ类分子(HLA-DR、DP、DQ)的表达.结果 未经转染的HepG2细胞和转染空载体EBS-NPL的HepG2细胞均无CⅡTA mRNA和HLAⅡ类分子的表达.转染EBS-NPL-CⅡTA后的HepG2细胞出现CⅡTA mRNA表达,并表达3种HLAⅡ类分子.结论 CⅡTA是调控HepG2细胞是否表达HLAⅡ类分子的关键因子,HepG2细胞不表达HLA-Ⅱ类分子与其缺乏CⅡTA表达有关,为进一步研究CⅡTA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柏秀娟;张绪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18例的疗效观察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一组以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和色素减退并伴有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疾病.2003年来本科对11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玉香;袁吉钊;吴凤英;廖湘如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大鼠肺放射性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 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超微病理变化,并探讨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77只,分实验组63只和正常对照组14只,实验组用8 MV直线加速器30、20、10 Gy 3个剂量一次性照射右半胸,左半胸作为实验对照,分7个时相点(1、3、7、14、28、90、180 d)活杀动物,取右肺中叶组织作光、电镜观察.结果 各实验组放射损伤早期(1~30 d)Ⅰ型上皮损伤,吞噬细胞增多、活跃;Ⅱ型上皮激活;肺泡隔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增生,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间质水肿.后期(60~180 d)Ⅱ型上皮异常增殖,成纤维细胞/胶原增生,血管萎缩减少,肺泡纤维化.各实验组损伤病变程度与照射剂量相关.结论 肺泡隔血管内皮病变、血液循环障碍和间质水肿是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纤维化的始动因素;成纤维细胞激活、Ⅱ型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吞噬细胞等分别参与肺纤维化进程,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肖桃元;王久惠;陶忠芬;韦建;可金星;李涛;路菊;田路;谭永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松果体先天性囊肿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松果体先天性囊肿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诊断特征.方法 搜集26 例松果体先天性囊肿病例,回顾性对照分析其CT与MRI表现,研究其诊断特征.结果 26 例松果体先天性囊肿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有完整光滑的囊壁,囊壁信号强度变化或CT值类似于脑灰质,囊壁可有轻微强化改变,囊液为长T1 长T2 水样信号,CT值与脑脊液近似.结论 CT平扫易遗漏诊断,MRI 诊断松果体先天性囊肿优于CT,特别是矢状位图像, 有助于明确囊肿与第三脑室后部的关系,MRI应作为本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戴书华;刘卫金;张冬;戚跃勇;张启川;孙清荣;文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某市10区县2004-2005年饮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市2004-2005年农村饮水水质现状.方法 选定了某市有代表性的10个区县共100个监测点对农村饮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水源水合格率丰水期为13.0% ~15.0%、枯水期为30.0% ~48.0%,总大肠菌群超标十分突出,出厂水合格率丰水期为32.5% ~46.0%、枯水期为36.4% ~45.0%,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丰水期为10.0% ~41.7%、枯水期为38.9% ~45.0%,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耗氧量三类指标.结论 农村饮水缺乏有效的净化消毒措施,农村饮水水质差,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我们应高度关注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加强农村改水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作者:李莹;刘剑光;向新志;肖邦忠;罗书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