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简易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及临床实习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李晓婷;吕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护生实施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内部优势包括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专业优势、教育对象是护士队伍的主力军、教育者潜力大;劣势包括双语教学模式效果不佳、缺乏合适教材、教育对象英语水平较差和学习兴趣不高、合格双语师资短缺;外部机会包括信息化教学的促进、国家政策推动、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威胁因素包括我国双语教学起步晚、缺乏双语语言环境、院校对教学投入力度不足等.结论 在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根据SWOT分析法提出的建议,可为高职基础护理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何夏阳;宋文娟;黄婉霞;钱耀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云计算技术和Moodle的出现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分析Moodle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优化Moodle平台的方法.
作者:陈嘉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阐述SPOC的概念、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优势及相关建议.SPOC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程鹏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方法 深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各个专业课教研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医院等,调查其对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职业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结果 医学专业课教师职业基本素质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育人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爱生之心.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知识获取、储备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较高的实验操作与指导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材建设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自我评估、不断学习发展的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应具有较高的科研选题能力,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转化、创新能力.结论 按照此模型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将有助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阻力运动训练,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前的生活方式.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过12周阻力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训练后,训练组HRV的LF/HF较训练前高(P<0.05),BPV的TP和LFn较训练前低(P<0.05).结论 合理安排阻力训练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iniQuest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教学中实施MiniQuest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教学前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的得分,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对MiniQuest教学的反馈情况.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以上的学生喜欢本组教学模式;80%以上的学生认为MiniQuest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将MiniQuest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体验经济理念的核心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而且通过提供终体验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体验经济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学生组织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育人功能,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实现自我价值.以体验经济理念指导学生组织,才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重视体验经济理念的建设路径,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校园文化.
作者:吴庆;史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等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香艳;王燕;钟明芳;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分析我校机能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现状,提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预防实验室废弃物引发疾病及造成环境污染,保障师生员工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染色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行染色内镜检查,并对异常黏膜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早期食管癌、胃癌检出率,非典型增生检出率及良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中41例患者的黏膜经染色后存在形态学改变,12例未见形态学改变;对照组中36例患者胃镜下肉眼观察存在可疑病变,17例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早期食管癌、胃癌检出率共计15.09%,与对照组的3.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P<0.05);两组患者轻度、中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良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4.53%、41.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内镜对提高食管癌、胃癌早期检出率有确切价值,并对癌前病变有显著诊断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婵;马东升;于林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理工医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认可的一项标准,是考查、鉴定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依据.对我校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程静;赵挚;李文芳;荣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无缝隙护理措施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5年1月—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焦虑、抑郁的心理情况,抢救期间的遵医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急诊观察室时、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观期间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关爱、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满意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慧霞;朱丹玲;杨琴;黄敏;严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质量,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方法 将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实验组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完成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任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授课结束后,对两组的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学生对所授课程满意度、授课教师评优率及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对所授课程的满意度、授课教师的评优率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姚军;钱翠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探讨教师的创作性思维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消化系统疾病内容多且繁杂,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任课教师的创作性思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作者:赵刚;贾淼;赵红莉;鲁晓岚;郭晓燕;王进海;董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参与研究,A班63人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反馈法教学;B班58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多次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菌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图片反馈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图片反馈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图片反馈法有助于增强无菌技术的实训教学效果.
作者:郑艳楠;谢世发;罗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入学生的视角探究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从学习者、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4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对本院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药物检验技术课程APP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丹;尹秀娟;仇洁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推进其教学改革的开展,探讨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分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魏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于癌症晚期及严重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镇痛,但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故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防止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主要危害及应对策略做如下综述,以期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规范管理与使用提供借鉴.
作者:陈金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