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教学法在五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科见习带教过程中的对比研究

吴旋;陈垲钿;张伟红;刘敏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 见习教学,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摘要: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和案例教学法(CBL)在五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比较CTTM和C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将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CTTM组)与对照组(CBL组),见习结束后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考试总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CTTM满意率达88.5%;在典型疾病具有系统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病例分析与理解能力、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增加见习教学信息量等指标上,CTTM教学效果均优于CBL(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CTTM组毕业后愿意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或报考耳鼻咽喉科研究生的人数比例明显较高.结论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适应现代医学教学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临床思维,是一种较好的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兼职教师开展床旁教学说课实践

    目的 通过开展床旁教学说课活动,以期缩短临床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在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与综合教学能力.方法 学校专家作专题讲座与说课示范,临床兼职教师进行床旁教学说课竞赛(先小组选拔,再大组推优,后全院竞赛).结果 临床兼职教师对此次床旁教学说课活动评价很高,学生对临床兼职教师床旁教学满意度由说课前的88%提高到96%(χ2=8.51,P<0.05).结论 开展床旁教学说课活动,提高了临床兼职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加了教学实践经验,促进其能动地、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杨德全;李勇华;杨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维口腔护理方法在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口腔护理方法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三维口腔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细菌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维口腔护理方法能有效保持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雯娟;胡欣;李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位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2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体位活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48 h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及胃肠道恢复蠕动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后48 h腹胀发生率为39.22%,低于对照组的60.78%(P<0.05),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蠕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活动可促使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飞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中职护生痤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网络平台对惠州市某卫校护理专业9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为50.5%,其中15~16岁护生痤疮患病率(54.8%)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患病率逐渐降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食用油腻食品、甜食,熄灯后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使用化妆品、油性护肤品,经常便秘、腹泻、腹部不适,痤疮家族史,压力等因素可能与痤疮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使用油性护肤品、痤疮家族史是痤疮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较高,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痤疮的重要措施.

    作者:向晓莉;童小珍;黄蓉;吴库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及效果研究

    目的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并探讨其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多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从我校2015级护理、助产专业平均成绩≥85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再进行第二轮操作和理论考核,根据平均成绩进行阶梯式组合,将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试验组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原有策略进行培训.结果 试验组护理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优化策略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高选手护理技能竞赛成绩.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有机化学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

    对开发多种优质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阐述,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总结并展望医学有机化学微课在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和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亮;杨殿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在神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选择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15名成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其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活动前瞳孔测量准确率为73.81%,活动后为93.90%,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前后护理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云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从肾病内科临床疾病特征、中医院校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作者:彭贵军;王峥;崔冰;张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不同基础课程教学适应护理岗位要求的实证研究

    探讨高职不同基础课程针对护理岗位要求的适应性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高职基础课程教学对护理岗位要求的适应性问题,以此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紧贴护理岗位要求,以操作性知识和技能为主,通过调整教学课时及改变教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使基础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护理岗位要求.

    作者:李惠民;刘永记;王懿;陈锋;刘洛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病例库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枯燥且抽象,较难理解和记忆,教学中合理应用病例库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我校内科护理学病例库的建立及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省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并对病例库的改进提出设想.

    作者:彭扬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改进药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需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采用调查分析法了解我校2015级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理实验课程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考核也有助于对学生能力作出公正评价.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喘乐宁联合治疗;另外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50例,对比各组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大峰流速、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抗体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发热及哮喘较无MP感染的小儿哮喘更加复杂,部分患儿病情较重,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喘乐宁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32人与同期临床进修医师37人进行消化内科微课教学,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及进修医师对微课的认识及消化内科微课教学体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既往有无接触过微课、能接受的微课视频时间、微课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及网络学习中得到教师指导方面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但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愿意接受微课学习(P<0.05).大多数学生及进修医师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学习环境轻松,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兴趣.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赵平;王玲珠;王燕;鲁晓岚;郭晓燕;董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师生自评互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师生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实习、带教方法 ,提高实习、带教质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从收治病人、书写病历、疾病鉴别诊断、实践技能操作、医疗查房、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7个环节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数据.结果 教师带教和学生实习都存在一些问题,师生自评、互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自评分明显高于互评分.结论 强化带教教师教学意识、改进带教方法,增强医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临床技能等需要重点关注.

    作者:瞿生;陈锡霖;李红;陈锦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评价以及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比较传统教学体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阐述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原则、方法 、思路和内涵.实践表明,构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树阳;赵贵清;付聪;吴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辖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归纳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多数人基本了解健康危险因素,但有15.8%的人没有测量过血糖或血压等,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结论 应加强社区健康危险因素宣传,控制慢性病发病率.

    作者:杨新荣;王正银;王明华;杨柳;龙行菊;周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缓解对策探析

    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医学生围绕如何实现就业而表现出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焦虑状态,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缓解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应结合当前基层医学人才市场需求和医学生个性特征,依靠个体主动与外力推动,从社会支持、高校援助、自我调适、政府援助、家庭援助等方面进行.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途径

    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必须适应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终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块的有机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重构,以互动性教学过程为主体培养学生习得性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多种能力开发和展示的平台与机会,使其具备职业关键能力.

    作者:李毅彩;陈婷;金浩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构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体系的实践探索——基于云南省曲靖市的调查

    家庭成员患大病或慢性病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主要原因.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防病治病需要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能促进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作者:史祝云;雷芸;王家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例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深奥的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而言,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谷存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