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在高职院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团队学习的思考

张旻

关键词:团队学习, 高职院校, 干部教育培训
摘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从团队学习的作用、内涵以及学习团队的组建阐述团队学习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方式,并对如何开展团队学习进行初步探讨,从而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HACCP理念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念探讨中医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13个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控制关键环节、建立关键限值、制订纠正措施等手段实施质量风险管理,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作者:郭新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信息时代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医学基础课程作为医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医药高职院校系统医学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课程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对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全面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和内在联系,开展关联课程整合、微课、形象比喻、临床案例应用、任务驱动等多种立体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能显著提高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作者:潘建萍;钟禹霖;凌志杰;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说课探析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集体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主要从课程概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改革思路7方面对护理学基础说课加以探究.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以医药商品学课程为例

    目的 探寻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方法 以医药商品技术课程为例,构建导学案、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并制定有效的考评方案,对学生课外学习进行引导.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学习,学习热情很高.结论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和考核方案有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玉霞;谭敏;魏来;王宪庆;涂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资源库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的 探究护理资源库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3级试验班中选取4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取问题式方法(PBL)学习基础护理学;从我校2014级试验班中选取45名学生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护理资源库学习基础护理学.对比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分及闭卷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闭卷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分析能力、自主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护理资源库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成绩.

    作者:郭云;于冠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网络信息时代既给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谢雨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罗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探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微课的开发、应用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汉;蒋诚;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09级和2010级大专各3个班共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学生根据预先创设的情景分别进行外科洗手、刷手和穿脱手术衣、手术区皮肤消毒实训操作,2010级学生则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讲授、演示和练习).比较两个年级学生实训成绩并在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级学生外科洗手、刷手和穿脱手术衣、手术区皮肤消毒操作平均成绩(90.1分)高于2010级学生(76.3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对两个操作印象深刻的2009级学生占93.3%,2010级学生占51.7%,差异有显著性(P<0.01);喜欢情景模拟教学法的2009级学生占96.7%,喜欢传统教学方法的2010级学生占6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外科护理实训技能水平.

    作者:刘建晓;王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393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比较.结果 某部新兵SCL-90量表阳性项目为(24.45±15.23)个,总分为(132.85±33.80)分;阳性项目数、总分与中国新兵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大学生新兵下连前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3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新兵(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与普通新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大学生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新兵.

    作者:范晓岚;王伟蔚;刘宗敏;李红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信息管理学需求及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卫生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应用和管理能力.由于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面对特殊的就业岗位,因此开展卫生信息管理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和医疗模式转变方面出发,结合美国课程开设情况,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以及质量调控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作者:赵鑫源;杨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思考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实施对大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学生通识教育,对居民良好素质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注重社会和自然基本知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男女平等理念教育及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笔者在致理技术学院参观学习期间,深刻感受到该院通识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致理技术学院乃至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高职院校深刻反思以及借鉴学习.

    作者:陈毓;李锋涛;陈晓兰;陈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类中职教育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是中医药类中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然而,中医药类中职学校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因此,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发挥其优势,同时注意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终取得良好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师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学校学困生学习困难影响因素调查——以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为例

    目的 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比较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差异,为制定学困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名学困生及120名学优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困生在学习态度、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方面与学优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专业兴趣、课堂笔记、人际关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学困生普遍对护理专业课有较高兴趣、人际关系良好,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淼;原永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专药剂专业药理学教法改进初探

    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对药剂专业药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力求培养实用型人才.

    作者:彭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日喀则地区某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统计日喀则地区某三级医院2013—2015年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23例,常见类型为管路滑脱(5例,21.74%),药物不良反应(5例,21.74%),难免压疮事件(3例,13.04%);护理不良事件常见的原因为护理人员个人素质(7例,30.43%),宣教不到位(7例,30.43%).结论 日喀则地区某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低,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创建无惩罚性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医院管理者应强化过程管理,做到事前控制,以降低管路滑脱、药物不良反应及难免压疮事件等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德吉;杨丽君;廖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附属医院兼具教学和医疗双重职能.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本文就在医疗改革和商品经济新形势下,大学附属医院如何搞好临床教学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目标,进行合理的药剂学教学改革,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振华;骆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矿区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矿区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我院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将现有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工作年资、工作能力分为5层10级.通过岗位分析,制定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工作质量考核奖惩及护士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完善激励机制,比较实施前后一年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价值评定.结果 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层级管理工作组对护理工作、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树立矿区医院品牌形象,获得良好收益.

    作者:李琼;李萍;冯玉彩;赵军霞;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