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友
护生走上临床岗位前既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质.我们抽取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一个班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训练.结果显示,课外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巩固课堂知识,促进护生对技能的掌握,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
作者:王琼;马鸣;张熙媛;张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基于高职高专医药经管类实训课现状,采用TBL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但运用TBL教学法时,需注意分组的合理性、实训项目的适应性、组长的权威性和考核结果的全面性.
作者:张平;彭攸灵;刘叶飞;刘群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甘肃省中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复杂Pilon骨折患者52例,其中观察组2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治疗的26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3%、73.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7.2±1.9)w,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9.9±2.7)w,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3.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具有提高关节功能优良率,损伤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减少住院时间的优点,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理想手段.
作者:王久夏;冯康虎;李盛华;申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阐述留学生生理学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及改革,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使生理学教学达到佳效果.
作者:胡淑婷;李光华;聂黎虹;周永忠;扈启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部分郑州大学本科生进行营养KAP(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大学生健康教育和营养知识普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连续4年对郑州大学选修营养与健康课程的学生(总计1340人)进行营养KAP调查.结果收回问卷1205份,回收率89.9%.97.1%的学生认为营养很重要,但98.8%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在中低分范围;53.2%的学生能每天坚持吃早餐,20.2%的学生有吃夜宵的习惯;女生营养KAP得分高于男生(P<0.05),理工类学生营养KAP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者众多,不吃早餐、常吃夜宵的学生比例较高,但营养态度良好,对营养知识需求迫切且具有主动性.
作者:丁书明;张书杰;李娜娜;李倩文;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卫生类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为全国重点专业.对该校护理专业1837名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其专业认同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具有仁爱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成长成才.
作者:李春萍;潘琪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做好中高职有效衔接工作,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也是保证职业教育连续性、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前提条件.目前,中高职联合培养在招生、选拔、管理、教学、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不规范、不到位、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本文就卫生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邱模昌;吴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解决人体解剖学课堂内外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网络微课形式开展教学改革,对人体解剖学网络微课的知识点选取、课程设计、录制整合、网络发布等进行研究,并对网络微课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微课受到广大学生欢迎,能够帮助学生解答课上遗留问题,与课程疑难点之间的契合度较高.结论 网络微课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创新意识、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伟;章明星;潘建明;刘建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结合学生所学化学知识,通过日常班级管理和教育,帮助其了解和分析染发剂与烫发剂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伤害,教育学生不染发烫发.
作者:陈长应;朱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与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在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各环节渗透医德意识、医患沟通方法、法律意识、文化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还可全面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促使其成长为优秀的临床医生.
作者:党辉;孙士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以我校中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现状,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作者:陈纪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中药科普文化活动具体措施和中药专业建设现状.立足实际情况,从文化氛围营造、学生专业学习、教师教学能力3方面分析中药科普文化活动对中药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作者:麦艳珍;祁银德;李大炜;申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探讨医学实习生职业成熟度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采用职业成熟度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370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医学实习生有较高职业成熟度和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做事负责、人情练达而遵守常规的人格特征.提高职业成熟度与培育优秀职业人格是培养优秀医学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谭健烽;蔡静怡;王双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从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点选择、教学设计、知识结构图构建等环节介绍微生物学检验微课设计,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及教学效果.
作者:李琴;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祁雅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药学专业文化建设方法和措施.
作者:刘汉;蒋诚;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使外科护理课程对接护理岗位,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突出高职高专特色,培养优秀技能型护理人才.
作者:葛虹;吴利平;朱丽;王秀邦;朱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改善卫生职业院校临床实训教学现状,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在临床实训教学中引入高清录播系统,改革卫生职业院校临床实训教学模式.
作者:闵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利用临床案例导入妇产科疾病护理新课,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疾病评估要点,使学生学会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以及护理措施.
作者:侯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玉林市卫生学校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中选取8名护理中专生开展小讲课模式,课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小讲课的看法.结果 8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表达能力和演讲水平,9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桂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应用多元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生药园地、举办知识竞赛和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生药学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曹瑞竹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