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黄妍
在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药卫生高职院校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师资培养的挑战.为保证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建立切实有效的师资培养路径,培养一批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健康服务业发展要求的优秀职业技术教育人才迫在眉睫.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一方面可考虑借鉴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普遍路径,另一方面要体现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特色.
作者:吴华;邓艳芳;张梦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新生口腔健康认知及保健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自制调查表对江西卫生职业学院589名三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口腔健康认知保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589名护理新生中,患龋齿者占36.0%,患牙周病者占57.2%,知道菌斑是龋齿、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者占38.9%,了解龋齿、牙周病早期表现者不足50%;在口腔保健行为方面,大部分新生存在每次刷牙时长<3 min、刷牙不刷舌面和硬腭、不使用牙线、不定期洁牙、不做常规口腔检查、睡前进食及爱吃含糖食物等现象.结论 高职护理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一般,对口腔健康认知不足,口腔保健行为有待改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早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胡欣;李青;方雷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从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点选择、教学设计、知识结构图构建等环节介绍微生物学检验微课设计,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及教学效果.
作者:李琴;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祁雅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课程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程品质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基于学生学习实际开展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健康评估课程资源建设实现三方受益:教师在课程理念更新、课程改革能力、资源筛选与加工能力、教学能力及实践教学指导能力5方面获得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实践操作成绩明显提高,自主学习愿望和能力得以增强;资源建设为课程注入活力,既丰富了课程内涵,又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集体备课、互听互评及经常性顶岗实践是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建设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姜海斌;蒋锐;杨丽洁;金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从医德概念的界定出发,明确医德培养要从医学生开始;分析当前医德教育现状,根据医德教育现状及不足,从开设医德相关课程、建立医德标准体系、树立道德模范、建立道德档案等方面给出医德教育实施途径.
作者:胡树煜;张筠莉;付纯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护生走上临床岗位前既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质.我们抽取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一个班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训练.结果显示,课外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巩固课堂知识,促进护生对技能的掌握,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
作者:王琼;马鸣;张熙媛;张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玉林市卫生学校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中选取8名护理中专生开展小讲课模式,课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小讲课的看法.结果 8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表达能力和演讲水平,9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桂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一些问题,微视频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微视频时间短、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形态多样,易于接受,可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柳青;战明侨;隋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就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本文主要论述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期提升医学生医术、医德水平.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结合中职示范学校建设中关于职教发展的目标要求,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课程改革,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达到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
作者:杨小霞;冯宜蒀;王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Sandwich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2人).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开展护理伦理学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采用满意度评价问卷、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自设的核心能力表进行调查;通过期末理论考试及平时课堂考核结果分析两种方法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核心能力、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与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解决护理实践中的道德困惑,增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葛圆;蓝红霞;廖喜琳;吴清爱;阳绿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预防医学人才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是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对以往教学形式、方案及观念进行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基于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王良君;陈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将二维码技术引入医学院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快速、有效获取数字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效率,解决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与医用物理学理论教学脱节问题.
作者:曲典;刘志翔;李延玲;张智河;许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药事管理与法规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政策法规性强,用语严谨,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仅靠课上讲授难免枯燥,学生不易理解.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使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更加生动,使学生很自然地把药事法规与药品生产、经营等实践环节联系起来,且具备运用药事法规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王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阐述留学生生理学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及改革,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使生理学教学达到佳效果.
作者:胡淑婷;李光华;聂黎虹;周永忠;扈启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探讨传统儿科临床带教中潜在的问题,如留学生中文应用能力和带教教师英文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带教不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重视医德教育,临床教学辅助设施有待改善.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方案,探索适合留学生的儿科临床带教模式,加强留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提高留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王晓华;赵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甘肃省中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复杂Pilon骨折患者52例,其中观察组2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治疗的26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3%、73.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7.2±1.9)w,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9.9±2.7)w,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3.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具有提高关节功能优良率,损伤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减少住院时间的优点,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理想手段.
作者:王久夏;冯康虎;李盛华;申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住院老年患者就医体验现况及其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480名住院老年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的因素:病区健康教育(10.00%)、护士操作技能(9.79%)、医德医风(9.58%)和医疗护理费用(8.13%)等,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关注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不断提高住院老年患者满意度.结论 患者就医经历、就医体验及医患护患沟通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驱动因素.医护人员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梁良;商琼琼;程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解决人体解剖学课堂内外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网络微课形式开展教学改革,对人体解剖学网络微课的知识点选取、课程设计、录制整合、网络发布等进行研究,并对网络微课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微课受到广大学生欢迎,能够帮助学生解答课上遗留问题,与课程疑难点之间的契合度较高.结论 网络微课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创新意识、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伟;章明星;潘建明;刘建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临床教学中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实习学生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小儿麻醉临床教学;以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实习学生为观察组,在小儿麻醉临床教学中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对比两组教学质量.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麻醉安全意识教学、麻醉技能教学、麻醉记录教学3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小儿麻醉临床教学中加强风险防范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风险防范知识,提高小儿麻醉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平春枝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