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崔艳红;李改军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领域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促进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各地培养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临床与科研水平是医学教育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多年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初步探索一种基于临床问题的医学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它是以临床问题为基础(CPBL,Clinical Problem Based Learning),同时又使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互补发展,协同促进各自临床与科研水平提高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作者:赵凤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医疗模式改变、医疗产业发展和公众健康需求的提高,新的健康服务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培养更多掌握药学服务技能的药学专业人才,就需要改革传统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医学和人文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从而培养具有药学服务技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曾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利用CiteSpace分析CNKI中社区卫生服务文献的研究现状、 热点及趋势.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从CNKI中获得的13046条目标文献进行共现分析、 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 获得70个频次50次以上的关键词,18个主题系列,257个突现词.结论 社区卫生研究范围广泛、内容分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体系建设为热点研究内容,调查研究是热点研究方式.推测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儿为研究的重点人群,慢性病、中医药的研究比例逐渐增高,研究方式向综合化发展.
作者:张学仕;陈若冰;于晓璐;易佳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 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设计基础护理学见习课,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见习的三年制高职护生98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在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引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并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学习效率、沟通技巧、综合分析能力及带教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成绩.
作者:朱勍;骆金铠;于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是其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主题班会存在选题无针对性、形式僵化、学生参与性差等诸多问题.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举办一场好的主题班会,其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班会主题;创新班会模式、合理设计内容和环节;提前组织实施、前期充分准备;开展第二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现场总结解惑、辅导员精辟总结;把握终目的,让学生有所触、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变,以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目的.
作者:宋巧;保晓美;彭涛;路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为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学人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 以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的2013级40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方法;以2014级40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实习结束比较两组护生患者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护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教学适应性、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利用CBCT三维重建成人上、下颌骨并与标本对照观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成人中选择25人为观察组,均接受颌面部CBCT扫描,并选择25名成人全牙上、下颌骨标本作为参照组,对上颌窦下壁凸起结构以及下颌管走行、上颌窦下壁至牙根以及下颌管至牙根的距离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上颌窦下壁及下颌管上壁至第1、2前磨牙,至第1、2、3磨牙牙根的左右距离并无明显区别,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牙根至上颌管、上颌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选择长度适宜的牙种植体,可有效避免下牙槽神经受损以及误入上颌窦的情况发生.
作者:杜新光;李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全国技能大赛是专业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大赛所考核的岗位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相关专业及其核心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分析中药技能大赛中药显微鉴别项目竞赛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实训条件配置、教学效果评价4个方面,对中药显微鉴别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和思考.
作者:蒋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学习现状及课程整合效果,探讨课程整合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8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分析了解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认识及整合后的学习效果.结果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医学的重视程度不够,76.8%的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感兴趣,42.2%的学生认为整合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良好.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679,P>0.05);两组实验考试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5.644,P<0.01);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作者:武新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大学生留级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留级生教育管理涉及的问题多,情况复杂,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大学留级学生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我控制力差等现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对留级生的学业进行引导教育.认真分析留级生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制订有效的帮助方案,在真心关怀的基础上,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郑华;谢琴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高职助产专业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级专科助产专业1班(68人)作为对照组,2班(67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在实训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的实训教学采用TSP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实验组学生对TSP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TSP教学满意度高.结论 TSP用于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有效可行,TSP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训考试成绩,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作者:李立伟;侯建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工程制图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使用方便等优点.根据遵义医学院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中并进行效果研究.
作者:向广艳;韩文勇;熊军;姜建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提高药学专业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索高职药剂学自主创新性实验设计,以达到全面培养药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梁清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自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尿潴留、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术后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评分,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婷;陈宝红;龙璐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突破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的实践平台固定、实践课时不足、师生沟通不畅、仪器配置不全等现实教学困境,从教学内容、授课和评价模式、信息化授课资源和教师信息化授课能力等方面,探讨该课程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刘永飞;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技能或心智技能的数学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数学技能与数学知识共同构成数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数学技能习得与能力培养是高职数学重要的教学目的.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技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值得探究.
作者:李自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机能学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实验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往所采取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方面.本次采用CBL-Seminar教学模式,以解决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方法,促进了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善,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刘佳云;刘爱东;刘波;李丽娟;王曜晖;徐海燕;唐薇薇;张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对培养中职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 学生在学完助产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于实习前一个学期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在教学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测评,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学生寻找真理、开放思想、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结论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可实现教学和临床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宏;詹惠琴;苑芯瑕;张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慕课目前已经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慕课的建设,慕课的建设和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在分析国家级慕课背景、护理专业慕课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护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慕课,总结并分析慕课在实践应用中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影响,认为通过对慕课的不断实践,可以推动护理教育改革.在享受优质护理教育资源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并发挥资源优势,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者:张淑艳;赵文慧;张方;申洁;高雅琪;董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对病理学实验成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口腔医学31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1人)、实验1组(10人)及实验2组(1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教学,实验1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实验2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教学,对比3组医学生实验成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医学生各轮实验成绩和平均成绩明显更高(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各轮实验成绩和平均成绩明显更高(P<0.05).结论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成绩.
作者:张英博;费洪新;柏青杨;韩丽君;张晓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