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图谱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可视化分析

张学仕;陈若冰;于晓璐;易佳丽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摘要:目的 利用CiteSpace分析CNKI中社区卫生服务文献的研究现状、 热点及趋势.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从CNKI中获得的13046条目标文献进行共现分析、 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 获得70个频次50次以上的关键词,18个主题系列,257个突现词.结论 社区卫生研究范围广泛、内容分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体系建设为热点研究内容,调查研究是热点研究方式.推测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儿为研究的重点人群,慢性病、中医药的研究比例逐渐增高,研究方式向综合化发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顶目教学法在药品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药品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尤为必要.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综合药品鉴别、检查和含量检测等单项实验的基础上,精选适合学生自行检测的实验项目开展项目教学.就项目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总结3个方面对药品检测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院校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裘兰兰;孟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问题学生的学业引导教育

    大学生留级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留级生教育管理涉及的问题多,情况复杂,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大学留级学生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我控制力差等现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对留级生的学业进行引导教育.认真分析留级生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制订有效的帮助方案,在真心关怀的基础上,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郑华;谢琴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免疫功能 和叶酸、VitB12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免疫功能和叶酸、VitB12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5次以上,且每2周捐献单采血小板1次的男性献血者20名,在血小板采集前后检测IgG、IgM、IgA和叶酸、VitB12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献血后献血者IgG、叶酸和VitB12均低于献血前水平(P<0.01).结论 长期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免疫功能和叶酸、VitB12会受到影响,虽然结果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导致献血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作为采供血机构,应更加关注献血者健康,捐献后指导献血者适当补充叶酸,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饮食和健康指导.

    作者:王英;崔艳红;李改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思路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医学人文课程应该有新气象、新作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一起协同育人,自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学懂、弄通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政治理论,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找准结合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胡爱明;杨芳;周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大健康背景下高职院校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为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及全民健康的需求,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人才缺乏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多方协调的人才培养及整合优化资源方面对高职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轶楠;沈国安;赫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在班级管理中提高中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近年来就业竞争加剧,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中职生班级管理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目前中职院校高度重视的问题.1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班主任除了关注两课教学(即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外,更应该重视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班级各项管理工作中. 如利用班会宣传护理行业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满足岗位需求,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同时,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当好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当学生看到老师弯腰捡起学生随意扔在操作室地上的棉签,下班后及时关闭教室的门窗、电灯,工作时间不随意接听手机时,学生也会自觉地注意卫生、爱岗敬业、尊重病患.

    作者:孟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叙事教育法在高职护生 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法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级三年制高职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如欣赏文学作品、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期末考核成绩、人文关怀品质进行对比,并调查实验组护生对叙事教育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核成绩、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护生对本组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何晓璐;谭小燕;冯亮;唐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元认知策略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时伟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探析

    中高职衔接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新的要求,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在现行体制下对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必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重视并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中高职衔接教育顺利实现.

    作者:党春明;刘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情景模拟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 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 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设计基础护理学见习课,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见习的三年制高职护生98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在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引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并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学习效率、沟通技巧、综合分析能力及带教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见习课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成绩.

    作者:朱勍;骆金铠;于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在校医学生对介入呼吸病学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在校就读的医学本科生对于介入呼吸病学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69名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介入呼吸病学听说过的学生占52.03%,对气管镜检查很了解的学生占7.32%,认为气管镜检查痛苦和比较痛苦的学生比例达到78.32%,听说过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的学生占10.84%,77.51%的学生未将纵隔淋巴结肿大列为介入呼吸病学的适应证,认为冷冻和电凝不是介入呼吸病学常用技术的学生占83.74%和78.59%.结论 在校就读的医学生对介入呼吸病学的认知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内科,尤其是呼吸内科吸引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需要.

    作者:吴健;曲丹;李钰;郑伟;叶蕊;卢烨;王媛;范晶晶;李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CBL-Seminar教学模式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

    机能学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实验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往所采取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方面.本次采用CBL-Seminar教学模式,以解决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方法,促进了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善,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刘佳云;刘爱东;刘波;李丽娟;王曜晖;徐海燕;唐薇薇;张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成人上、下颌骨的CBCT三维重建 与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利用CBCT三维重建成人上、下颌骨并与标本对照观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成人中选择25人为观察组,均接受颌面部CBCT扫描,并选择25名成人全牙上、下颌骨标本作为参照组,对上颌窦下壁凸起结构以及下颌管走行、上颌窦下壁至牙根以及下颌管至牙根的距离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上颌窦下壁及下颌管上壁至第1、2前磨牙,至第1、2、3磨牙牙根的左右距离并无明显区别,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牙根至上颌管、上颌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选择长度适宜的牙种植体,可有效避免下牙槽神经受损以及误入上颌窦的情况发生.

    作者:杜新光;李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校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顶目活动的认知与体验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对本科生创新项目活动的认识与指导实践,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分析有效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兰州大学带教过创新项目活动的专业教师,对教师指导创新项目活动的基本观点、完成过程相关资料进行描述及分析.结果 297位指导教师中,65.32%的教师认为三年级本科生适宜参加创新项目活动;59.60%的教师认为开展创新项目活动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和大;80.13%的教师承认对创新教育感兴趣、 有热情是指导学生创新项目活动的动机;97.31%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和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为面对面讨论;78.45%的教师能将创新教育与能力训练紧密和非常紧密地结合,将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紧密和非常紧密地结合者仅占53.54%;91.25%的创新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积极性越高、教师投入精力越多,项目的完成情况越好(P<0.05);教师认为应加强对本科生创新活动立项、过程、结果以及远期影响的评价,尤其是过程评价.结论 应完善创新教育机制,以提高高校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积极性;改善创新项目活动的条件、改进评估体系,以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

    作者:裴泓波;张瑜;李嘉佳;常璞;赵娜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职高专层次的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到医院放疗科工作为主要就业方向,但目前就业面临很大挑战.通过调查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以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以期促进放射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王军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课辅助教学 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工程制图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使用方便等优点.根据遵义医学院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中并进行效果研究.

    作者:向广艳;韩文勇;熊军;姜建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小组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它在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相比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有更多优势.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得到多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1].

    作者:睢超霞;徐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药物化学课程改革

    为满足职业发展需求,2007年教育部提出对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进行认证试点工作.药学本科专业认证试点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专业认证试点项目之一.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考察的课程之一.近年来,笔者以《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为准则,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冬梅;张维芬;盛继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 Hcy、PTH、β2-M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维持性腹膜透析Hcy、PTH、β2-M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腹膜透析及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泄浊中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CRP)、IL-6、TNF-α、Hcy、PTH及β2-MG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腻及脉涩或细涩评分和Hcy、PTH、β2-MG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可有效缓解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营养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关新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诊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治疗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的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入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及院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入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流程对于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十分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经乐;洪文彬;赵杰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