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顶目教学法在药品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裘兰兰;孟姝

关键词:药品检测技术, 项目教学法, 课程改革
摘要:药品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尤为必要.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综合药品鉴别、检查和含量检测等单项实验的基础上,精选适合学生自行检测的实验项目开展项目教学.就项目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总结3个方面对药品检测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院校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药剂学自主创新性实验设计初探及反思

    为提高药学专业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索高职药剂学自主创新性实验设计,以达到全面培养药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梁清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活动的探讨

    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而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从激发好学生学习的情感点、定位好认知的停靠点、把握好思维的展开点、处理好心灵的交流点4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作者:罗玉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基于PBL法和翻转课堂融合的 口腔材料学教学新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授课形式的一种颠倒.PBL教学法是西方发达国家顺应教学改革创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均已在国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将这些已获得良好成效的教学方法引入我国教育教学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提出翻转课堂与PBL法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并尝试将其应用在口腔材料学教学中,旨在有效提高口腔材料学教学效果.

    作者:田菊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诊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治疗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的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入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及院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入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流程对于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十分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经乐;洪文彬;赵杰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顶目教学法在药品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药品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尤为必要.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综合药品鉴别、检查和含量检测等单项实验的基础上,精选适合学生自行检测的实验项目开展项目教学.就项目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总结3个方面对药品检测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院校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裘兰兰;孟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情绪管理能力对自我和谐性影响的探究 ——基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的调查

    自我和谐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尤其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情绪管理能力是一种个体以有效适当的方法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有研究指出,情绪是个体自我和谐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却鲜有研究提及个体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和谐性之间的关系.现以903名医科高职学生为被试,通过收集获得这些学生的自我和谐性、情绪管理能力以及人口学变量的数据,探究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和谐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直接影响或通过健康状况和外倾性间接影响自我和谐性,这为未来医科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

    作者:丁月娥;李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职高专层次的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到医院放疗科工作为主要就业方向,但目前就业面临很大挑战.通过调查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以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以期促进放射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王军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依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天内疼痛程度、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后,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3天内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方面起到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

    作者:张静涛;朱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参与式教学法 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为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学人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 以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的2013级40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方法;以2014级40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实习结束比较两组护生患者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护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教学适应性、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于慕课理念的医学电子学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迅速发展,慕课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师生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团队提出了融合慕课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层级化、教学内容视频化、教学活动个性化、学业评价全程化、学习社区制度化5个方面.教学实践发现课程改革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医学电子学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作者:闫鹏;秦丹;李光仲;邢娟;安郁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于高职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探析

    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技能或心智技能的数学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数学技能与数学知识共同构成数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数学技能习得与能力培养是高职数学重要的教学目的.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技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值得探究.

    作者:李自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职体育教学对中职护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中职护生即将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是基层医院的骨干力量,其体质健康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现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2017级在校中职护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寻找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职护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并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作者:周小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某民族院校全科医学生人体形态学教学策略

    培养合格、优秀的全科医学生是西藏民族大学临床本科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对西藏全科医学生特点、人体形态学学科特点和教学策略等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红艳;郑瑶;李旭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教师标准化病人 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高职助产专业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级专科助产专业1班(68人)作为对照组,2班(67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在实训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的实训教学采用TSP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实验组学生对TSP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TSP教学满意度高.结论 TSP用于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有效可行,TSP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训考试成绩,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作者:李立伟;侯建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免疫功能 和叶酸、VitB12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免疫功能和叶酸、VitB12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5次以上,且每2周捐献单采血小板1次的男性献血者20名,在血小板采集前后检测IgG、IgM、IgA和叶酸、VitB12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献血后献血者IgG、叶酸和VitB12均低于献血前水平(P<0.01).结论 长期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免疫功能和叶酸、VitB12会受到影响,虽然结果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导致献血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作为采供血机构,应更加关注献血者健康,捐献后指导献血者适当补充叶酸,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饮食和健康指导.

    作者:王英;崔艳红;李改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持续宫腔胚胎残留的临床对比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方式治疗持续宫腔胚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持续宫腔胚胎残留患者中选取1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清宫术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与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持续宫腔胚胎残留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芝;胡文芳;陈沛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碎片化学习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碎片化学习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中职内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碎片化学习特点以及学生在内科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碎片化学习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明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改进穿刺方法 对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进穿刺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到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置管的人次先后顺序,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共106人次,改进组共117人次,常规组按照标准方法和流程实施[1],改进组按照穿刺针在血管内潜行方法穿刺,比较两组的操作准备时间(t1)、操作时间(t2)、穿刺置管成功率(n1)、引导丝置入失败率(n2)、引导丝变形率(n3)、术后局部血肿形成率(n4).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改进组n1显著提高(P<0.05),t2显著缩短(P<0.05),n2、n3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t1、n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穿刺针在血管内潜行的改进法,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节约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月华;李连弟;滕金龙;王淑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为突破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的实践平台固定、实践课时不足、师生沟通不畅、仪器配置不全等现实教学困境,从教学内容、授课和评价模式、信息化授课资源和教师信息化授课能力等方面,探讨该课程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刘永飞;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思路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医学人文课程应该有新气象、新作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一起协同育人,自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学懂、弄通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政治理论,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找准结合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胡爱明;杨芳;周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