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学习现状及课程整合效果,探讨课程整合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8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分析了解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认识及整合后的学习效果.结果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医学的重视程度不够,76.8%的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感兴趣,42.2%的学生认为整合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良好.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679,P>0.05);两组实验考试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5.644,P<0.01);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作者:武新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改革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中的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后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教材传统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理实一体化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能显著提高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奠定基础.
作者:詹文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近年来就业竞争加剧,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中职生班级管理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目前中职院校高度重视的问题.1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班主任除了关注两课教学(即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外,更应该重视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班级各项管理工作中. 如利用班会宣传护理行业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满足岗位需求,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同时,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当好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当学生看到老师弯腰捡起学生随意扔在操作室地上的棉签,下班后及时关闭教室的门窗、电灯,工作时间不随意接听手机时,学生也会自觉地注意卫生、爱岗敬业、尊重病患.
作者:孟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迅速发展,慕课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师生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团队提出了融合慕课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层级化、教学内容视频化、教学活动个性化、学业评价全程化、学习社区制度化5个方面.教学实践发现课程改革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医学电子学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作者:闫鹏;秦丹;李光仲;邢娟;安郁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医药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能够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更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医药文化在医学院校传承现状的分析是为了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它的发展状况、传承现状和改革创新,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刘毅;陈姝静;王德瑜;吴文豪;余慧娟;曾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维持性腹膜透析Hcy、PTH、β2-M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腹膜透析及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泄浊中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CRP)、IL-6、TNF-α、Hcy、PTH及β2-MG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腻及脉涩或细涩评分和Hcy、PTH、β2-MG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可有效缓解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营养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关新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自我和谐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尤其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情绪管理能力是一种个体以有效适当的方法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有研究指出,情绪是个体自我和谐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却鲜有研究提及个体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和谐性之间的关系.现以903名医科高职学生为被试,通过收集获得这些学生的自我和谐性、情绪管理能力以及人口学变量的数据,探究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和谐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直接影响或通过健康状况和外倾性间接影响自我和谐性,这为未来医科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
作者:丁月娥;李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出了与职业岗位零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黄翔静;樊先茂;谢应朗;周刚;聂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目标反馈联合导师制教学法在重症监护(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参加2016年、2017年重症监护(ICU)专科护士培训的8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和2017年的培训学员分别作为对照组(43人)和实验组(44人).实验组采用目标反馈联合导师制带教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质量、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3个维度得分及培训效果总分上,实验组学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反馈联合导师制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参加重症监护(ICU)专科培训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重症监护(ICU)的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王玲;王宇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突破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的实践平台固定、实践课时不足、师生沟通不畅、仪器配置不全等现实教学困境,从教学内容、授课和评价模式、信息化授课资源和教师信息化授课能力等方面,探讨该课程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刘永飞;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培养合格、优秀的全科医学生是西藏民族大学临床本科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对西藏全科医学生特点、人体形态学学科特点和教学策略等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红艳;郑瑶;李旭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对病理学实验成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口腔医学31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1人)、实验1组(10人)及实验2组(1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教学,实验1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实验2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教学,对比3组医学生实验成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医学生各轮实验成绩和平均成绩明显更高(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各轮实验成绩和平均成绩明显更高(P<0.05).结论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成绩.
作者:张英博;费洪新;柏青杨;韩丽君;张晓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对本校2015级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400名护生的心理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护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为心理问题、操作技能及人际关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用团体辅导技术,帮助护生获得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改变,达到助人和自助的目的,缓解护生紧张心理、提高技术技能、增强人际沟通与情绪控制能力,并探索将团体辅导技术用于护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效果,从而为今后护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作者:林广婷;陈亭伊;卢斯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临床上对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医技能操作,而且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中尝试应用基于PBL的微格教学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适应临床发展需求.
作者:刘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职护生即将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是基层医院的骨干力量,其体质健康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现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2017级在校中职护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寻找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职护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并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作者:周小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依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天内疼痛程度、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后,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3天内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方面起到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
作者:张静涛;朱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超声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超声科实习学生50名,采用自制量表对带教学生实施调查,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对超声科临床带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超声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解决对策.结果 超声科临床带教改进后,学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学生对带教教师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评分较高,合格率分别为96%和94%;对带教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评分较高,合格率分别为98%和86%;对带教教师学习积极性评分较高,合格率为82%.结论 对超声科临床带教实际情况予以调查和了解后,总结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针对性解决对策,能有效提升超声科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曾诚;洪永强;吴秀琴;陈重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控制达标率、视力水平评价、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而言,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并稳定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提高血糖达标率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程晓容;陈诗君;韩霞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探索了解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对策.
作者: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碎片化学习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中职内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碎片化学习特点以及学生在内科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碎片化学习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明瑶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