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 导向教学模式的效果

易鹤;唐玉花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教学, 情境导向教学模式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临床妇产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1].情境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目前已被妇产科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文就情境导向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模式探索

    为保证临床实习工作有序开展,必须采取规范化管理模式.探索临床实习教学目标规范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规范化、临床实习考核评价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期提高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视角的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健康监测技术为例

    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拥有使自身职业素质持续增长的能力.以贯穿健康管理全过程的健康监测技术及其课程为切入点,按照职业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开展教学改革,使我校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形成对健康管理全过程的认识,并重点培养我校健康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的职业发展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赵凌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浅谈医疗热点事件在中职医学生中的教育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更,医患关系也发生变化,当代中职学生对医疗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与日俱增.医疗热点事件反映的医疗现象和折射的伦理道德问题对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教学中准确把握医疗事件的传播规律,化解负面影响,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运用时下医疗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欧金雨;徐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目的 了解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方法 参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从国家规定题库中抽取50道科学素质测评试题,对郑州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专业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分析.结果 护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具备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但对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了解不够、创新意识亟待加强、缺乏科学精神等.结论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当前护生科学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各部门包括一线的任课教师,应充分关注护生的身心和学习成长,对护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暴露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护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护生的科学素质.

    作者:段岩;张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生理学教学语言技巧运用浅析

    优化生理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基本的是要提高语言技巧的运用.语言技巧运用得当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语言技巧的运用要遵循目标性原则、认知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好的语言技巧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还能产生很好的语言艺术效果.从生理学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教师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

    作者:李安娜;卢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临床专业医学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调查——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以帮助医学生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更好地胜任临终关怀服务工作.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268名2015级临床专业医学生进行调查,对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宗教信仰背景的比例不高;(2)公开谈论死亡障碍犹存;(3)死亡教育课程开设不足;(4)死亡知识掌握尤为薄弱;(5)死亡教育备受学生期待;(6)课程讲授和专题讲座方式受欢迎.结论 结合医学生的死亡态度和教育需求状况,设定死亡教育课程,确定死亡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及授课内容.

    作者:张海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医学生心理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生心理素质与人文素养的现状和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心理弹性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医学生人文素养问卷,对某中医学院311名中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均高于中等水平(P<0.001);(2)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总均分和4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等水平(P<0.001),且各因子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人文知识相对缺乏;(3)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和年级方面存在群体差异(P<0.05).结论(1)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整体较高,也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需要通过心理课等方式进行培养.(2)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中,人文知识相对缺乏,需要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代景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 《义齿制作实训教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为推进我校口腔修复工艺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口腔修复工艺数字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特点和定位,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以及职业资格鉴定要求,进行《义齿制作实训教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以期保障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顺利开展,满足当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介绍开发该校本教材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该校本教材的开发在推进专业建设上取得的成效.

    作者:黄莉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是当今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唐赛赛;孟繁伟;张钦德;王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CBL移动课堂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ase-Based Learning(CBL)移动课堂在妇产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的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0人,采用基于CBL结合网络平台即CBL移动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50人,采用C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 对照组男生的操作成绩、笔试成绩及总成绩显著低于女生(P<0.05).实验组操作成绩、笔试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男生的操作成绩、笔试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生(P<0.05);实验组女生的操作成绩、笔试成绩和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女生(P<0.05).实验组教学内容广度的好评率、学生接受程度的好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移动课堂可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和实习质量,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尧芳;廖运梅;詹平;傅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培养与训练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思维、研究能力,树立独立严谨的科研态度的重要途径.阐述依托医学高校优质的师资、科研平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作者:吴惠慧;麻微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对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课程 设置的思考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结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情况及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培养原则,对我校药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对课程设置的改革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作者:张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同伴互助在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 课堂教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课堂教学诊断的有效提升途径,提高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在同伴互助组的组织下,借助《有效教学理念册》、课堂教学诊断评价表及课堂教学诊断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同伴互助式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实践时间为一个学年.比较研究实施前后(实施前定为对照组,实施后定为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及同事对教师课堂的评分、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的认识及实践能力,探索同伴互助提高课堂教学诊断力的有效性.结果 9门课程期末考试总成绩的班级平均值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学生对教师课堂评分、同事对教师课堂评分、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测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同伴互助式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及同事对教师课堂的评价、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马建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以主体性教育理念推进卫生士官 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卫生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具有高度契合性,践行主体性教育理念,探寻与卫生士官主体性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实施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构建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对当前卫生士官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郄文娟;孙红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 的实践与评价 ——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休克肠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学生在病理生理学课堂上学习休克、酸碱平衡紊乱、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基本知识,但对它们在临床疾病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乏认识.通过实验,可以使各个知识点相互衔接.学生复制动物模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及观察指标,并独立完成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袁文丹;李小辰;张颖;马月;毛慧琳;杨程程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结合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在大学医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对部分班级的大学医学物理教学展开结合微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收到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在教学中应用此项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彭永进;王昌军;赵晓艳;田秀娜;刘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中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 指标建构的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拥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学校宝贵的智慧资产,此种智慧资产的持续增长是确保学校教育不断进步的关键.现今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扮演学生专业能力的引领者与推动者,教师工作也从课堂延伸到行政事务,甚至多项改革工作要求教师同时担任行动者及研究者,使教师必须加强个人的综合素养.基于此,以中职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建构一套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估指标,希望以此作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参照,也可作为学校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的依据.

    作者:夏晓辉;罗天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假肢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研究

    假肢是用工程技术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全者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制造和安装的人工假体,用于代替整体或部分缺失或缺陷的体外使用装置,使患者恢复或重建一定的生活自理、工作和社交能力.假肢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的一门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解剖学、运动学、心理学、假肢处方、假肢标准、康复训练等内容.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假肢学在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新型材料应用、制造和配置工艺等方面发展较快.针对假肢技术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理念、兴趣培养、理实融合、新技术运用、扩大学生知识面等环节着手,探讨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作者:沈凌;张琳琳;朱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对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提高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业、友谊等方面的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方法 选择本校二年级的两个护理班,一个班采用常规的传统方式进行班级管理,为对照班;另一个班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进行班级管理,为实验班.实验前后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后实验班学业满意度、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维度得分和幸福感总分较对照班高(P<0.05或P<0.01).结论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可以增加学生对学校、学业、友谊及自由的满意度,提升总体幸福感.

    作者:刘伊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星学习通在高职健康评估翻转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成为新时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介绍如何应用超星学习通这一信息技术平台对健康评估课程进行翻转教学,同时阐述超星学习通在高职健康评估翻转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施秋桃;何晓彬;谢炎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