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佐亚;温彬斌
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落后于其他学科高校或综合型高校,将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结合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把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教育相融合,是提升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安益强;滕大才;张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针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学生对于统计学课程的认知态度、教材使用感受、对教材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采用多元化分析给出学习统计学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调查者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对统计学的理论学习兴趣一般;教师的上课模式、教材编写的逻辑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学生的基础等是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教材的编写工作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注重内容的深度与逻辑性,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优化目前的《统计学》教材和教学模式.
作者:滕文君;许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素质全面的科研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分析民族院校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为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苏露;顾巧玲;周云松;张雅青;马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祁爱琴;高明海;孔杨;刘琳;刘守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对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进行探讨,以眼科学为例,针对慕课视频具有时间短、主题相对完整、制作手段多样、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设计.同时,应用模块化教学设计思想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发现,慕课学习易使学生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健;黄啸林;张南华;李海燕;唐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帮助实习生将输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输血人才,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结合输血专业特点和带教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制订计划、科学统筹施教,加强培训交流、提高能力水平,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安全用血等带教体会.
作者:周媛;江威;何川;李佳;刘洋;安仕刚;王飞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2015级全日制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 形成性评价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形成性评价实施后,学生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形成性评价实施前(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能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佟玉荣;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CBL教学法在本科生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CBL和LBL教学法对他们进行神经病学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获益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学习效果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方面的获益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教学法在本科生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王艳玲;王雪梅;孟繁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问卷调查药品零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开发情况、人才需求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医药公司的用人标准、员工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为药学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周煌辉;刘叶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的不足显现,传统教育形式成本高、传播有限的问题愈加突出.对微信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移动学习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网络化、移动化、信息化、高效化的需求,因此研究移动学习方式下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意义重大.提出移动学习方式下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及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现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移动学习方式下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作者:黄倩;谭白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与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他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晚期各关节发生骨性融合、韧带钙化,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
作者:杨晶;郭少华;杨彦;豆欣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RVG数字成像系统是口腔医学影像领域比较成熟的系统之一,凭借诸多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口内X线摄影技术.就RVG数字成像系统在口腔学科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卢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TBL教学法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种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T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现总结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的经验,以期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作者:郑松;郭洁梅;徐丽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既给劳动者本身造成伤害,又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加之职业病患者多为青壮年,也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劳动者受限于年龄、文化水平等原因,对职业病防控知识了解较少[1].
作者:罗健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深入了解产后抑郁患者对疾病和健康的真实感受,以引导护士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1名产后抑郁患者,并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生活的乐趣和信心;情绪变化显著(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行为上面临多重挑战(母婴关系恶化、家庭关系紧张、社会压力巨大)三大主题.结论 在护理和关注产后抑郁患者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方法 选取学院、医院老年病房、养老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6人,组成教学专家团队,探讨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任务,形成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模块,编写校本教材,运用于两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中.结果 养老护理员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学员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优秀率达80.4%,100.0%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结论 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对社会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质量及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能力.
作者:蔡莉;刘佳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双T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2015级及2014级本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双TBL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及考核总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本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听说能力成绩及总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双T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改良双T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作者:王新红;杨凯;李倩;张翠翠;朱德星;葛林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腔解剖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旭东;李宁;孙旭;刘庆;陈瑞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介入上肢支撑装置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术肢护理的实际效果,探讨该产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PCI术的9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人)及对照组(46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术后生活护理、营养支持以及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介入上肢支撑装置护理术后上肢,对照组则不采用该介入上肢支撑装置,而采用常规肢体固定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肢肿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一年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肢肿胀、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一年生存质量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上肢支撑装置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术肢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肢肿胀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且应用范围广、经济负担轻、使用及收纳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筱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