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能型人才素质需求的调查分析

冯传平;彭攸灵;周煌辉;刘叶飞

关键词:药品零售企业, 药学技能型人才, 素质需求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药品零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开发情况、人才需求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医药公司的用人标准、员工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为药学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绿色制药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结合遵义医学院药学科研优势,基于绿色制药技术,将本院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成药物化学实验项目,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改良传统实验中所用的毒性和环境不友好试剂,实现实验绿色化;构建网络互动式实验教学及评价新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白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激发高职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跨文化教学方法探究

    当今社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高职学生有着诸多要求,英语能力是其中一个.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学校存在着部分英语学习稍微落后的后进生,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英语能力成为不少教师关注的话题.除内部因素以外,教师还应当利用外部因素来激发高职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文章主要探究激发高职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跨文化教学方法.

    作者:曾令怡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入职护士体验护理教学与临床需求差异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索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需求存在的差异.方法 运用焦点小组访谈法,以10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 研究对象认为新入职护士普遍沟通能力不足,心理素质需要加强,并肯定目前的护理教学效果.结论 护理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培养,注重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及时更新教师知识、教学设备.

    作者:申洪娇;吕海琴;张睿;杜鑫;王春玲;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法在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盲穿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来本院实习的2013级86名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名.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1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实习生穿刺误入动脉发生率、穿刺后血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提高临床穿刺教学质量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作者:马斌;王艺璇;冉婕;鲁琰;李天刚;杨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民族院校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素质全面的科研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分析民族院校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为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苏露;顾巧玲;周云松;张雅青;马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输血科实习生带教经验与体会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帮助实习生将输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输血人才,越来越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结合输血专业特点和带教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制订计划、科学统筹施教,加强培训交流、提高能力水平,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安全用血等带教体会.

    作者:周媛;江威;何川;李佳;刘洋;安仕刚;王飞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RVG数字成像系统在口腔学科的应用进展

    RVG数字成像系统是口腔医学影像领域比较成熟的系统之一,凭借诸多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口内X线摄影技术.就RVG数字成像系统在口腔学科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卢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职助产专业助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全国职业院校助产专业技能大赛的研究

    助产技术课程是我校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助产岗位相关专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全国职业院校助产专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比赛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难题急需解决.

    作者:黄媛媛;张馥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移动医学教育爱医课App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移动医学教育爱医课App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移动医学教育爱医课App,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养成随时学习的习惯,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周云燕;石芳;李崇武;李俭;梁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眼科学慕课建设中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的探讨

    对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进行探讨,以眼科学为例,针对慕课视频具有时间短、主题相对完整、制作手段多样、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设计.同时,应用模块化教学设计思想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眼科学慕课视频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发现,慕课学习易使学生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健;黄啸林;张南华;李海燕;唐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国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探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老龄人口生理机能的退化,对养老康复治疗师的需求激增.通过研究国内外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国内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任凯;叶陈;龚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研究

    目的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 以我院ICU呼吸机肺通气时间大于48小时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处理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ICU监测资料,采集所有患者痰液并培养.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APACHEI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VAP患者的痰液共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同时革兰氏阴性菌为ICU机械性通气VAP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唐林军;陈旭华;江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EV导管针改良后,在超声引导下对多房性胸腔积液进行穿刺抽液.结果 48例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共穿刺64次,穿刺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93.8%(45/48),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对厚分隔、尿激酶溶解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效且避免进行外科手术.对胸膜剥脱术后再次粘连的患者,能够做进一步治疗.此方法是介于内、外科之间的一种新的介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有才;杨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技能竞赛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是通过运用各种实验方法,为疾病诊断提供诊断依据的一个临床辅助诊断专业.该专业课程实践操作内容繁杂,手工操作多,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院的帮助下,举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对技能竞赛做经验总结,同时就此竞赛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陈宇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研究与探索

    目的 探讨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方法 选取学院、医院老年病房、养老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6人,组成教学专家团队,探讨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任务,形成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模块,编写校本教材,运用于两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中.结果 养老护理员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学员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优秀率达80.4%,100.0%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结论 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对社会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质量及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能力.

    作者:蔡莉;刘佳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课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针对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结合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实际,提出将微课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并从微课主题、教学方法 、微课素材搜集与制作及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给出微课教学的工作思路,为生物技术药物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李英华;邱磊;曹岩;许维恒;陆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评价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微信平台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2015级三年制研究生及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培医师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15例)及PBL+微信平台组(15例).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临床带教,教学结束后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实习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PBL+微信平台组实习医师对教学评价的6个方面的结果均显著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PBL+微信平台组的基础理论、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心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安宜沛;杜廷海;苏慧敏;陈鹏;王永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产后抑郁患者对疾病和健康的真实感受,以引导护士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1名产后抑郁患者,并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生活的乐趣和信心;情绪变化显著(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行为上面临多重挑战(母婴关系恶化、家庭关系紧张、社会压力巨大)三大主题.结论 在护理和关注产后抑郁患者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的12个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4人)对照组(64人),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采用TSP结合CBL教学法,观察两组教学效果并对比差异.结果 观察组各项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授课中的教学方法 、基本操作及知识贯通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TSP结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满意度.

    作者:曾彬;钟琳琳;覃晓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专科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专科护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当前专科护生学习倦怠现状.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许昌学院医学院在校护生共239名进行调查,分析各量表的得分水平及指标间的相关性,把得分高的前27%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正常教学,干预组在正常教学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专科护生学习倦怠总均分为(2.96±0.43)分,在志愿选择、成绩排名、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学习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后测时的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前测和中测(P<0.05);后测时干预组学习倦怠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实施干预措施后,学习倦怠得分逐渐降低,干预措施有效.

    作者:魏渊博;郗磊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