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李英华;邱磊;曹岩;许维恒;陆斌

关键词:微课, 实验课教学, 教学效果
摘要:针对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结合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实际,提出将微课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教学,并从微课主题、教学方法 、微课素材搜集与制作及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给出微课教学的工作思路,为生物技术药物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阐述就业能力相关概念,介绍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护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强化护理专业认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等措施来提升护生就业能力.

    作者:徐志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常见职业病防控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既给劳动者本身造成伤害,又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加之职业病患者多为青壮年,也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劳动者受限于年龄、文化水平等原因,对职业病防控知识了解较少[1].

    作者:罗健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祁爱琴;高明海;孔杨;刘琳;刘守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格列美脲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吡格列酮组胰岛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有所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HOMA-β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HOMA-β明显增高(P<0.05).结论 3种口服降糖药均能有效降血糖,盐酸吡格咧酮、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乌仁塔娜;刘丰民;章江南;雍玉国;杨冰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新途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

    作者:李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农村定向医科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

    为了解农村定向医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496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农村定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定向生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得分高于非定向生(P<0.05).农村定向医学生总体心理资本情况较好,能胜任回乡的医疗工作.

    作者:施玥;尹一力;刘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双T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双T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2015级及2014级本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双TBL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及考核总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本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听说能力成绩及总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双T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改良双T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作者:王新红;杨凯;李倩;张翠翠;朱德星;葛林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评价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微信平台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2015级三年制研究生及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培医师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15例)及PBL+微信平台组(15例).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临床带教,教学结束后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实习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PBL+微信平台组实习医师对教学评价的6个方面的结果均显著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PBL+微信平台组的基础理论、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心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安宜沛;杜廷海;苏慧敏;陈鹏;王永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问卷平台在大学课堂教学反馈中的应用

    为提高大学课堂教学反馈的效率,选用在线问卷平台进行随堂测试.课前教师在问卷平台设置好测试题并生成二维码,课堂上学生通过扫码答题,问卷平台自动批改并评分,教师根据答题结果进行针对性讲解,课后教师根据详细统计结果改进教学设计,学生可反复进行测试并查看解析.问卷调查表明,采用问卷平台进行大学课堂教学反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反馈效率.

    作者:徐洁;宋英;杨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D打印技术在血管超声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目的 评价3D打印技术在血管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班本科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把这5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3D打印血管模型的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正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具配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性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测验来评价两组间教学效果的差异.所有学生均须完成学习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测验成绩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的学习满意度均与成绩提高的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血管超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血管超声图像的识别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

    作者:宋光;乔伟;任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民族院校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素质全面的科研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分析民族院校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为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苏露;顾巧玲;周云松;张雅青;马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技能竞赛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是通过运用各种实验方法,为疾病诊断提供诊断依据的一个临床辅助诊断专业.该专业课程实践操作内容繁杂,手工操作多,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院的帮助下,举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对技能竞赛做经验总结,同时就此竞赛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陈宇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eminar双轨制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用于耳鼻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耳鼻科实习教学中应用Seminar双轨制教学法+翻转课堂的效果.方法 选取68名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耳鼻科实习的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2名以传统模式展开教学者为对照组,36名通过Sem-inar双轨制教学法+翻转课堂展开教学者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水平.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综合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 对教学法的认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Seminar双轨制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耳鼻科实习学生展开教学,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撒志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职助产专业助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全国职业院校助产专业技能大赛的研究

    助产技术课程是我校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助产岗位相关专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全国职业院校助产专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比赛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难题急需解决.

    作者:黄媛媛;张馥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1]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本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部分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法.两组授课教材、课时和授课教师均相同,临床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两组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2].结果 实习后实验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实习前(P<0.05或P<0.01).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杨雪梅;张玉芳;高祝英;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BOPPPS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探索BOPPPS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科两个教学班共195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法.结果 组织能力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各项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步骤、体位安置、综合评价的成绩及总分实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PPPS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语言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吕云玲;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研究

    目的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 以我院ICU呼吸机肺通气时间大于48小时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处理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ICU监测资料,采集所有患者痰液并培养.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APACHEI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VAP患者的痰液共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抗生素使用种类和连续使用天数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同时革兰氏阴性菌为ICU机械性通气VAP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唐林军;陈旭华;江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EV导管针改良后,在超声引导下对多房性胸腔积液进行穿刺抽液.结果 48例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共穿刺64次,穿刺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93.8%(45/48),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EV导管针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对厚分隔、尿激酶溶解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效且避免进行外科手术.对胸膜剥脱术后再次粘连的患者,能够做进一步治疗.此方法是介于内、外科之间的一种新的介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有才;杨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全程责任制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责任制助产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既能提高分娩质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华春;陈莉明;罗彩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能型人才素质需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药品零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开发情况、人才需求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医药公司的用人标准、员工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为药学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周煌辉;刘叶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